曹雪荣 周化勇
[关键词]建构主义,历史情景,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1—0020—03
沉浸高中教育多年,已经习惯了历史教学的异化:历史人物脸谱化,历史事件概念化,历史分析规律化,历史问题政治化,历史教学试题化,历史答案标准化。课堂上没有了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物,没有了惊险突变的故事,也没有了学生的好奇和疑问,教学成了考试答案的灌输。除了考试,一切都是多余。有时在理科班上课,时间剩余,学生说,老师讲一个故事吧。我都只能尴尬的回答,不会了。历史老师不会讲故事,这是历史教育的莫大悲哀。
读了王英姿老师的《美国南北战争》的教学设计,顿觉一震:一种大学课堂的感觉,一种重回历史的隽永。好久没有读到如此内容充实而厚重,思维缜密而发散,方法朴实而精巧的好文章了。王老师文中没有时髦的理论,进口的洋词,也没有惯常的历史诸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影响、性质等)和面面俱到的分析,更没有标准答案和唯一结论,有的是引人入胜的故事,耳目一新的史料,丝丝入扣的设问,抽丝剥茧的分析,水到渠成的理解。王老师文中没有一处提到说:什么是重点,什么是考试常考,什么才是考试要求的标准答案(当然初中历史没有高考的压力)。这才是纯粹的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可能有的老师会觉得这太脱离现实,其实脱离现实的恰是我们当下无用、无效的教育。新课程改革要撬动这池死水,那就必须使考试不以教材为标准。倘若历史教育变为活水,王英姿式的教学就会是常态而不是“另类”了。
王英姿老师教学设计的最大亮点就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创设丰富而又有历史感的情境,把学生带人历史的现场,在重现历史背景下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感悟历史。
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有三点让我们感受颇深。
首先是王老师的勤奋。一堂课以6个故事展开,配以14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旁征博引大量的史料、图片、地图。讲故事的最大好处就是用情境吸引学生,使学生兴趣盎然。历史本身是多姿多彩的,故事是历史最好的呈现方式。讲好故事的前提是准确把握历史,构思生动的语言,精心设计情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广泛搜集材料,筛选整理材料。由于作者掌握了大量史料,充分了解了林肯与美国内战,因此才能设计出“一线串珠”——连贯的故事和材料、辅以相互关联的14个问题,而不是问题的堆砌。现行教科书论多史少,提纲挈领但乏可读性。历史学习的本质是对过去的回忆、理解、分析、感悟。如果没有生动的情节,光是干巴巴的叙述和结论,别说学生就是老师自己也会阅读疲劳。事实上,离开丰富的历史,教学也就不是教学生学,而是单向的教了。而寻找故事和史料,需要扎扎实实地阅读,不下苦功,做不出王英姿老师这样的教学设计。
其次是教学方法朴实、聪慧。看完王老师的教学设计,切身感受就是不尚空谈、贴近常态教学:没有花样翻新,学生不必作秀,更不需要事先准备和表演式的讨论探究,问题的层层深入完全可以诱导学生思考。从导人新课,到结尾留下悬念,中间环环相扣,问题一个个迎刃而解;从教师叙说故事到经典原文再现;王老师应用了建构主义理论,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到历史现场,把复杂的历史分解组合,用问题教学法进行诱思探究。王老师设计问题循循善诱,解决问题娓娓道来,可以想象,学生既有参与的激情,又能感受到历史的智慧。这才是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是王老师教学的鲜明特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应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过程,但长期以来教师越俎代庖,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过程,直接灌输结论。教学要给学生时间以思考,给学生以空间想象和感受。教师应鼓励学生置疑和独立思考。课堂上给学生的问题应该有思考的价值,通过问题学生能提高对历史的认识。我一直有一个想法:像语文一样编写一套历史读本:使学生能从史籍中自己感受历史的鲜活,从历史人物的回忆录里明白历史的复杂现场,从历史的评论中吸取智慧,从历史文物和影像中回忆逝去的年华。
再就是情感教育润物无声。王老师在教学中积极渗透了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既恰如其分、契合时宜,又水到渠成。从林肯的成长经历、忠诚自立的品格到执着奋斗的精神,从黑奴问题引起的人权观念、面对国家分裂的总统职责与废奴的道义选择,再到内战开始时李将军的艰难抉择;从林肯颁布解放宣言的时机把握,到内战结束时的宽容胸怀,无不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洗礼。值得效仿的是,王老师是用“事”来渗透情感教育,而不是生硬、空洞的说教。情感教育本应该润物细无声。历史课程不是政治课,陶冶学生的情操本应让历史事实说话。
可以说,王老师的教学设计还原了历史教育的本质功能,达到了新课程的要求。长期以来,我们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日常教学背离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使个体成长为具有独立自主人格的人。历史教育就是要从历史演变中汲取知识和智慧,要在历史学习中历练经验,要在历史的传承中培养爱国主义,要在对历史的尊敬中培养社会责任,要在对历史的感悟中区分是非善恶。从这个角度讲,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范例。
在具体操作中,王老师的教学设计也有少许瑕疵。试举几例与王老师讨论。
第一,导入用战争伤亡数字揭示战争的血腥惨烈,用意很好。但问题1中“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仅仅伤亡4000多人”,“仅仅”两字不妥。珍视生命是历史进步和文明的标志。过去人对生命价值认识与今天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同时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战争也不再是战场上面对面的冲杀。不能把现代战争的伤亡与过去比较,作为战争大小与惨烈的依据。
第二,问题4中对材料3、4的解读有误。材料3可以看出共和党反对的是奴隶制的扩大而不能简单理解为反对奴隶制,因为共和党不愿把摇摆州推出去,也不愿挑起自由州和奴隶州分裂。材料4反映的是民主党内部对奴隶制的不同意见,在南方拥有庞大势力的民主党内同样有代表反对奴隶制的存在,就是代表民主党南方利益的燕西也承认奴隶制是错误的,但为了赢得选举,赢得南方种植园主的支持而不能主张废除奴隶制。说美国当时最大社会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说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最大分歧是奴隶制问题,从给出材料看略微牵强。两党都把奴隶制问题作为选举的工具和噱头,两党最高目标是赢得选举。
第三,问题11下面分析内战开始后北方失利的原因2,不太有说服力。美国军事力量中正规军少,以民兵预备役为主,全民皆兵的状况对南北方都是公平的。
第四,引用材料注意准确性和规范性。如材料5中“我相信我没有合法的权力,而且我也不想那样做。……从宪法和法律角度看,联邦是不可分解的。”“权力”用错了。查林肯在1861年3月4日在国会大厦前的就职演说稿(见《美国读本——感动过一个国家的文字》325~331页,三联书店,1995年),材料5所引的中文翻译用词不当。这段材料的译文应该是:“我无意直接或间接地在有蓄奴制的州里干预蓄奴制度。我相信我没有这样做的合法权利,而且我也没有这样做的意愿……因此,我认为依照宪法和法律,联邦是不可分裂的……”
材料6同样有用词问题。原引文是“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
——1858年林肯的演讲
这段材料引自1858年6月16日,林肯在伊利诺伊州的斯普林菲尔德接受共和党的总统提名而发表的演说,同样出处的译文是:“……分裂之家无可持存。我认为这个政府不能在半奴隶制半自由的状态下长存。我不希望这个国家分崩离析——我不希望这个家庭灭顶倾覆,但我确实希望它结束分裂的状态。……”(同上书,第280页)
材料8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中的两句话,分别用两组引号分开,给人意思这是两句不相连的原文。而这是宣言第一段中用分号断开的一句话(见《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第362页)。一句话用两组引号,不妥。(因为人教版教科书如此引用,所以编辑没有改动。意见正确。——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