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白地黑绘纹饰题材分析

2009-03-06 05:18张伟英
山花 2009年4期
关键词:磁州窑龙凤纹饰

张伟英 李 烨 华 冰

磁州窑是宋代以来在我国北方兴起的一个巨大的民窑体系。白地黑绘装饰艺术是磁州窑最具特色的装饰艺术形式,它采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手段,结合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图形纹样和构图形式,创造出最具民族特色的陶瓷装饰艺术语言。

磁州窑的装饰内容不受官窑的限定,只为满足百姓的审美需求而设计表现,因此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纹饰表现有文有野,有雅有俗,富于创新,变化繁多,充满了一种流行于民间的自由气质:奔放、舒展、明朗。磁州窑常见的纹饰题材除了以各种花卉的折枝,缠枝花卉和萱草纹为主流外,还有人物故事、民间传说和灵活多样的虫鱼、兽禽、龙凤、鱼藻、花鸟、奔鹿、芦雁、鸳鸯、飞鹤、杂耍人物、诗词散文、单字,甚至还超常使用了简化字和别字、自造字等,民间生活气息极为浓烈。

在题材的表现方面首先是借鉴传统纹样题材进行的再创造,如作为器物主体纹饰来表现的缠枝牡丹、折枝牡丹、缠枝莲花、龙、凤等,还有作为边饰运用的几何纹、潇洒流畅的卷草纹,各种变形草叶、团花和花瓣纹等;其次是依据宋元时期的民俗民风在陶瓷装饰上创造的人物故事和诗词纹饰,如运用文字表现的大量的诗、词、曲、吉语、警语、等书法题材,大量根据戏曲、民间故事绘制的山石、婴戏和人物纹题材,以及具有吉祥寓意的“福、禄、寿”等题材,都表现出鲜活的民俗韵味。这些都是在等级森严的宗法神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人民大众奔放浪漫的情绪与自然真实的现实主义思想向社会禁锢的一种挑战。

一、几何纹

几何纹是指用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点、线、面等构成的各种图案的总称。自我国彩陶文化时期,几何纹作为主要装饰纹样便已出现。不仅在中国,几何纹样在世界各国原始的装饰纹样中也同样具有普遍性,成为共同的工艺文化现象。在磁州窑陶瓷纹饰中,几何纹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使用的极为广泛。主要包括弦纹、点纹、水波纹、网纹、螺旋纹、折线纹、万自流水等。但它们极少作为主纹,大多作为陪衬纹饰出现在器物的边缘,或作为底纹来衬托主要纹饰,或作为主要纹饰的分界起到分割的作用。因此几何纹不仅起到装饰的作用,而且是经营位置、组织图案关系的重要手段。

二、植物纹

宋元时期,磁州窑装饰题材大量延续使用了隋唐以来盛行的花草纹饰,缠枝纹、卷草纹、牡丹纹、莲纹等,这些成为磁州窑装饰中重要的表现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纹饰特点。

缠枝纹是磁州窑具有代表性的纹饰之一,缠枝纹又称“串枝”、“穿枝”,是继承了南北朝卷草纹连续不断的特点,同时受到中亚、西亚缠枝花鸟的影响而形成的装饰纹样。缠枝纹委婉多姿,生动优美,富有动感,寓意生生不息,万代绵长的美好愿望,是一种传统的瓷器装饰纹样。它兴起于宋代,以元、明、清三代尤为盛行,在陶瓷装饰中多作主体装饰,也有作辅助纹饰运用者。缠枝纹在构图中以花朵定位,以枝茎或藤蔓为骨架,向上下左右反复连续,形成波浪式二方连续纹样或四方连续纹样。其构图循环往复,严密规整,婉转流畅,节奏明快。缠枝纹之所以具有强盛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变化多端,婉转多姿。它与不同花卉组成不同的纹饰,磁州窑常见的形式有“缠枝牡丹”、“缠枝莲”、“缠枝菊”、“缠枝葡萄”、“缠枝石榴”、“缠枝百合”、“缠枝宝相花”,以及“人物鸟兽缠枝纹”等。

三、动物纹

动物纹饰在隋唐之前极为盛行,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工艺品的装饰之中。秦汉时期由于谶纬神学的泛滥,阴阳灾异和福瑞之说的流行,致使动物纹样具有较浓郁的神仙色彩。之后,动物纹饰风格由秦汉的神仙思想,过度到隋唐的贵族气质,直至两宋的平民化风格的表现。因此,宋代动物纹样虽大量沿用了秦汉、隋唐时期的龙凤、麒麟、狮、虎等动物形象,但动物纹饰的内在精神却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特别是在磁州窑的装饰表现中,动物题材的装饰纹样大多具有浓郁的平民化风格,形态亲切可爱、轻松自然、淳朴憨厚,就连代表帝王的龙凤纹样也失去了以往的威严与神圣,而具有了亲和之感。加之自然动物纹样的大量写生创作,使磁州窑动物纹饰在宋代平民化风格的基础上更加强化了地方所具有的独特民俗气韵。这一时期动物纹饰在磁州窑的瓷器上被大量使用,如龙凤纹、虎纹、鱼藻纹及花鸟纹等是其主要代表。例如,中国的龙代表着皇权,是天子的化身,因此在大多情况下应是威严的。但磁州窑装饰中所绘的龙纹却是别具平民色彩的龙,龙的形象并不凶恶,而是和善而俏皮,这和其它许多工艺装饰中的龙纹不同。龙的形象在磁州窑装饰中所反映的是另一种情趣,是一种和普通人能够沟通的形象。这也鲜明地证实了人民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对皇权的看法,传达着平和、质朴的情怀。

凤凰和龙一样,是古代人民想象中创造的一种神鸟,凤常与龙相配,凤纹代表皇后,象征着高贵、吉祥。磁州窑的凤纹装饰,简洁生动,并带有几分稚气。元代所绘凤纹笔法狂放,形态雄健、霸气,充分体现了元代草原民族的性格特征。凤纹常与卷云纹相呼应,形态自由,笔法劲练(图1)。

龙凤纹样往往单独装饰于器壁的主要部位活开光纹内。元代时期,龙凤纹罐极为盛行,有的采用白地黑绘剔划花装饰技法,用大笔绘出龙凤纹样后,再以锋锐刻刀剔出细白线来表现图案的细部特征。这种以大笔触绘成的黑花龙凤纹样,形态粗旷,不拘小节,甚至会冲破开光或上下弦纹的限制,显示出自由随性的豪放气质,令人感到在其朴素稚拙中有着无限的魅力。也有采用单线描绘的龙凤纹样,虽不如白地黑绘剔花装饰纹饰的粗旷,但也同样具有自由、张扬的精神。

四、人物故事纹

宋代以后,纹样不仅在风格上表现出平民化的气韵特征,而且在纹饰题材上也大量流行平民喜闻乐见的装饰内容,如人物故事、诗词纹、婴戏纹、天下乐等。这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创造的独具时代特色的装饰题材,充分展现出宋元时期千姿百态的民俗民风和生活情趣。也为后人充分认识和研究宋元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是时代独有的纹饰内容。

以历史人物故事情节为题材的人物故事纹流行于元、明、清时期,是陶瓷装饰的典型纹样。元代除景德镇窑青花瓷器,磁州窑白地黑花瓷器上也喜绘历史故事图。人物故事纹在绘画时往往先勾勒出开光边框,然后在开光内绘画。多表现下层社会人民,主要是劳动人民千姿百态的生活情状,题材则多来源于历史小说或戏曲。磁州窑所绘人物形态夸张、笔法简练概括,极少绘制人物细微之处的装饰内容,而是大胆强调人物动态变化。明代彭城出土白地黑花人物图碗残片(图2),人物头部只是略微勾点,便已生动传神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肩、臀部位严谨精练;袖管、衣褶、衣摆等处则表现得潇洒飘逸,挥洒自如;特别是腿部的螺旋纹形态的夸张处理,让人惊叹。

五、诗词纹

文字作为常用的装饰素材自古有之,特别是中国的象形文字艺术更加具有图案装饰性。我国书法艺术发展至宋代已相当盛行,甚至达到普及的程度。这为磁州窑书法装饰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首先是有了可以欣赏,接受这种装饰的广大市场,其次是磁州窑造就了不少有学问、擅书法的下层文人和民间艺人。宋金元时期,磁州窑陶瓷装饰中的诗词数量和规模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图3)。集诗书画于一体的纹饰是磁州窑的独特创新,它使文学艺术的传播在口头、书籍之外又有了一种新的传播形式。

磁州窑陶瓷上的诗词歌赋在陶瓷装饰中的作用来说又可分为如下二点:

首先是装饰作用。在陶瓷器物上书写诗、词、曲、句、字,既要有诗文的内容,又要有书法的表现形式。因此,最初的书法,是作为绘画装饰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出现的。文字可以表达和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比绘画更加直白,更能增强装饰纹样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磁州窑书法装饰的发展也促进了磁州窑图案形态的变化。

其次文字具有说明与促销作用。前文中我们已知磁州窑陶瓷器皿大多为日用陶瓷器皿中的盛装容器,即商品的外包装。因此随着文字装饰的使用,人们发现文字的说明促销功能更加直观,更能够刺激消费者的购买。元明时期大量的酒坛、酒罐之上开始书写具有说明和促销作用的文字装饰。在一些出土或传世的瓶罐上作为说明用途书写的文字大量出现,如“神芎丸”、“梨花白”、“酒”、“清沽美酒”、“醉乡酒海”、“省酒瓶”、“漫说杏花村”等,可知是盛药、盛酒所用,如同今天商品包装上的商品名称,使购买者一目了然地分清瓷罐、瓷瓶内所装何物,便于购买。又如“瑶池玉液”、“此酒填平闷海推倒愁山”、“三杯和万事,一杯解千愁”等,可谓酒的宣传广告语,促销作用不言自明。还有在瓷枕上写着“招财利市”,在灯盏上写有“牛羊千口”一类的商户吉利用语,或运用有趣的诗文等进行装饰,往往是为了迎合买主的心理,来刺激商品销售。因此文字不仅对商品有说明作用,而且起到招揽生意参与商品竞争的促销作用。

除以上创新纹饰外,还有许多取材于北方地区土生土长的纹饰,如鬼佛手、凤仙花、石榴花、打碗花、红陶、梨花、柿饼花、菜瓜花、蝴蝶花、豆芽菜等,它们反映出纯朴自然的平民风貌,是对陶瓷纹饰的极大丰富,也填补了过去官窑绘画艺术的空白。

【此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O812007】

参考文献:

[1] 马忠理.磁州窑独特装饰艺术研究[J].邯郸师专学报,2000.12.

[2] 郭学雷.明代磁州窑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张伟英(1973—),女,河北唐山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装饰纹饰研究;工作单位: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

李烨(1983—),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学院美术系助教。

华冰(1980—),女,河北邢台人,石家庄学院美术系助教。

猜你喜欢
磁州窑龙凤纹饰
带状纹饰的类型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5)
蜡染的纹饰探讨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4)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2)
磁州窑文物精品选(1)
传统龙凤纹在当今首饰中的应用
龙凤双胎
雕漆纹饰的修复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