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贞河
[摘 要]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新课程对历史学科做出了以下阐述:“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历史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对学生人格养成与文化熏陶起着基础作用。”把学习知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定位于学生成长的需要。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角色体验、情景体验、活动体验和生活体验的方式,发挥历史学科的价值功能,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成长。
[关键词]体验 成长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新课程对历史学科作了如下阐述:“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教育,历史课程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对学生人格养成与文化熏陶起着基础作用。”历史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形成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完善健康的人格和认识适应社会的能力。由此可见,历史新课程赋予了历史学科重要的任务,定位于学生成长的需求上,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思维能力等。
既然把学生的成长作为历史教学的着眼点,那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只注意历史学科知识的传授,而应把历史学科知识作为发展学生各种能力、智慧和情感的载体。而这一过程就是发动学生去体验历史的过程。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应通过以下途径,让学生能够在真切的体验中,实现历史学科的人文价值功能。
一、通过角色体验,让学生与历史人物产生共鸣
学生虽然还没有走进社会,但是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已经体验了许多人生的喜怒哀乐,教师可利用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化远为近,引导学生与历史人物融为一体,使学生与历史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例如,在学习“商鞅变法”一目时,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当时的地主阶级会对商鞅变法有怎样的看法?当时的旧奴隶主贵族将会有什么态度,为什么?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农民,请你谈一下商鞅变法后你的感受?这些问题新颖独特,很能吸引学生进入历史角色,如地主、奴隶主贵族、农民。他们能把历史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将自己融入历史角色,去体验商鞅变法的措施及意义和变法中的艰辛。
通过这种角色体验,使学生不再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历史”,而是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患难,从而能更好地把握历史跳动的脉搏。如此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人的价值和行为的分析,获得关于社会问题和社会价值的信息,又有利于促进学生获得人格的发展。
二、通过情境体验,让学生走进历史
要使学生获得某一历史认识,发展创造力,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还原历史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我们不可能还原真实历史情景,但是可以虚拟历史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获得历史能力的提高。
如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可以先从我国申办“世博会”为切入口,创设情境:如果我们参加1904年纽约博览会,你认为展馆应设立几个展区?可能看到哪些展品?这些展品有什么特点?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表现出非常高的兴趣,他们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并积极查找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既能在“做”中学,又能在“发现”中学。
虚拟教学情境,可以充分地开发和利用人的智慧、潜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过程,可以体验到学习知识和利用知识的乐趣,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促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变,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通过活动体验,让学生感受生动的“历史”
活动是学生体验的重要方式。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历史活动之中,才能使学生真切体验到历史的内涵所在。
如学习“百家争鸣”后,笔者开展了“如何遏制校园内破坏公物行为”的活动,将学生按其所欣赏的派别分为儒、道、法三组,用各派的学术观点讨论校园内“破坏公物”行为产生的原因和遏制方法,通过讨论,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儒、道、法、学派观点的认识。学生运用自己的观点与对方辩论,既养成了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的习惯,又让学生认识到只有相互吸收才能使本组的观点更为合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精神。
历史教学中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的,如主题辩论会、历史剧表演、历史考察等。通过以上这些历史活动,使课本上的枯燥叙述成为生动的“现实版”历史,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直接性,增强了学生在活动中的切身体验,从而产生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联系现实,体验身边的“历史”
老师必须启发学生,使他们学会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自己亲身经历的难题,并能有效地处理那些较生疏的问题,也就是要求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历史概念或原理应用到现实的问题中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提高新获得的知识。
如在学习“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时,笔者布置了一个调查任务:我镇经济的发展得益于哪些因素?请你为我镇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由于调查贴近生活,并且是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学生乐于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通过调查既印证了课本的观点,又能解决现实问题,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把握好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如由“863计划”联系到中国的登月计划,由美国经济大危机联想到当今的金融危机,由“罗斯福新政”的政府干预经济联想到当今的欧美各国注资救市等,使学生体会到身边就有历史的影子,从而达到学史明知、学以致用的效果,在生活体验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总之,历史课不应仅仅作用于学生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方式的体验,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历史教学中,要深入到学生的情意层面,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体验感知历史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情感、意志、心理、思维能力、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汉国,刘军.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师用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朱汉国,刘军.九年级上册历史教师用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杨扬.历史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