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摇摆”走向和谐

2009-03-02 02:43林晓滨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2期
关键词:和谐实践课堂

林晓滨

[摘 要]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对《课标》理念解读与教学实践中,存在歪曲和不作为的弊端。为此,笔者通过课堂观察,收集教学案例,针对语文教学中的目标与过程、预设与生成、本体与“综合”、形式与“指向”、“经营”与“熏陶”等几个节点进行分析思考,以期从小处着手,提高对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思辩能力。

[关键词]实践 和谐 课堂

当前,在演绎、言说新课程语言的实践中,存在着两种弊端,一种是旧瓶装新酒,换汤不换药;一种是新瓶无酒,有汤无药。前者是对新课程的歪曲,后者表现为对新课程的无作为,而这都源于没有建立新的相应的教学方式、生活形态。据此,笔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力图通过记录教师课堂教学场景和案例的剖析研讨,分析课程从独立存在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经验的历程,追寻符合《课标》理念的有效教学行为,氤氲和谐、系统化、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氛围,以期收获新课程的精彩。

一、目标与过程——共存期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如何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呢?该如何实施语文教学呢?对这两个问题的预期,就是学习目标和过程。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目标即想达到的境界或目的;过程即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由此,教师应读透文本,预制目标,提升课堂对话品质。笔者试以浙教版六年制第八册《登山》两次实践案例进行阐述。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方向——教学目标的问题,尝试一根据目标采用线型结构设计,表面上看,教学设计流畅,突出对语句的朗读体会、揣摩和品读,但 “情趣是认识的前提,教学过程离不开良好的情感的参与,否则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尝试一教学环节虽环环紧扣,但显得机械,缺少应有的情趣和生命力。

尝试二围绕教学目标采用问题梳理来引导,在教学流程中突出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借助课件探究小路的危险,诱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感受山路之险;二是问题情境,通过探究“列宁第一次是怎么走过这条小路”和“第二次为什么还走小路”为话题展开辩论,同时借“写”把列宁“毅然”走过的情景写具体,落实“借助课文重点句子,学习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悟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教学目标,“把学习理解、学习表达统一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王雷英)。

由此,我们可以说: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将使课堂的过程显得更为充分,同时课堂应该是目标与过程相互依存的落脚点,是实现语文情趣与扎实双赢的大舞台。

二、预设与生成——共栖绿洲

“凡事预则立,”预设是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有效落实的保障。《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预设要关注生命体,适应各类学生的需求——做不止一种的预设,而这恰是有效生成的基础。“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显成效的学习时刻”(盖耶)。笔者以《惊弓之鸟》两则教例进行分析。

在A教师构思的教学预设中,突出的是如何使教学环节组合得环环相扣、无懈可击。然而,严密设计的结果是学生急匆匆地跟着老师跑,几乎没有了自主学习的时空,生成也就没有了时空。在B教师的教学预设中,体现的是如何让“教”更好地适应“学”的需要,怎样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以简约的导入,以认识更羸为主线生发,留足随机生成的时空,体现预设流程和生成需要。在学习“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中,教师紧扣“能手”的意思,在追问“能手”的“过程中”落实认识能手的“方法”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认同,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既要感悟人文内涵,又要感悟语言规律”的要求。从某个角度讲,充分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从来就不是对立的。

三、本体与“综合”——共性合作

“语言是语文学科的本体”,“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等语言的描述,道出了语文学科责无旁贷的任务是学习语言,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在小学教材中有许多科普选文,在教学这类选文时,教师挖掘科普性文章综合性特点的同时,应重点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凸现个性阅读,构建“潜心会文,积极语言实践”的“学习主题”。如果教学为突出“综合”仅体现科学情意目标,忽视语言实践,不仅是教学上的一种缺憾,而且也是对语文教材资源的一种浪费。如《新型玻璃》介绍几种新型玻璃,文中“也许……不是……而是”、“即使……仍然”等字里行间显现的各种形象和情感,是引导学生感悟生动、准确的语言,体悟情、理的好载体。故此笔者以共性整合的观点进行如下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和朗读课文,理解企图、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2)对描写新型玻璃的语言材料进行重组,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培养做生活的有心人。

2.教学流程:

(1)联系生活导入——有境。

(2)熟读文本感知——有效。

①读正确:自由读课文,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词语划出来,并试着解决它。

②读流利:自由练读,同桌互助,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词语与同桌交流,并试着解决它。

③读中悟:分组分段朗读,课文介绍的这些新型玻璃分别有什么特点?

相机落实:词句:企图也许……不是……而是

安然无恙藕断丝连即使……仍然(这种写法叫新旧对比)

却 尽管……还是消除

④读中“解”:这些新型玻璃解决了普通玻璃存在哪些问题?

人们发现玻璃 _____,发明了_____,把它用_____。

(3)情节冲突再现——有法

(4)课后设计拓展——有度

语文课程不仅是文本的课程,还依赖教师对学科本体教学资源敏锐的发现、整合和运用,更是一种“共性体验的课程”。

四、形式与“指向”——共情磁场

“课堂是一个多层面动态生成的师生交往场”,进行语文实践离不开双向互动的语言。因此,在课堂这一师生智慧演绎场中,教师对课堂信息指令理解、把握和处理,不但直接显现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学观念、教学基本功,而且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效。现以《亡羊补牢》教学片段进行分析:

师导入:请同学再读课文,找一找意思深刻的句子,小组讨论你对那句话最有感受?

以下是笔者聆听学生小组讨论的课堂记录:

小组长说:你想出来了没有?快点说。

生1:我们先分段读,2个人一起读。

生2插嘴:要读得生动。

生3:为什么要读得生动?

生2:表情“怏怏”,跑到组长后面。

小组自由读;

小组反馈读:

生4:读。

组员齐纠错:“结结实实”读错了;“牢”读错了……

小组讨论:

生5:这篇按照总写;

生6插嘴:真笨,按照总分总顺序写的。

生7:这两段读起来好象一样的。

这样5分钟自主合作学习的场景结束了。但我们应该思考:“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老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此教学片段整整5分钟,教师期望将个体的学习体验转换为大家的学习资源。但我们发现,学生的讨论不着边际,效率低下不言而喻。故此,有必要指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指令指向的有效性需要进行适当的规范与训练。因为,有了形式的保障,指向的节奏才会合拍,把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己“生产”知识,产生刻骨铭心的爱才有可能。

五、“经营”与“熏陶”——共筑“家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堂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这样家园似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经营和教学环境的熏陶。笔者试以特级教师卢雁红《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断来说明这种生命涌动和成长的课堂构建。

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改成一首诗)

师:到处都是血迹,从头到脚,这就是父亲。当你想到这些时,你就会问自己父亲怎么会变成这样,在这三十六小时会发生哪些触目惊心的场面,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什么?

生:他挖到瓦砾时,手会被扎破。

生:到处都是小孩的尸体。

师:当父亲在挖出一具尸体的一刹那,他会想什么?

生:这会不会是我儿子呀?

师:他会怎样?

生:浑身冰凉。

生:浑身发抖。

师:对,不是我的儿子,不是我的阿曼达,我的阿曼达还在等我,于是抹掉眼角的泪光继续挖。这位父亲就是这样,不断地在痛苦煎熬中继续挖。你会怎样读?

生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

师:很好,我听到你们有感觉了。我请一位同学来读。

生读。

师:读得真好。这是饱含着血泪的情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样一份令人心痛的爱啊,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

师:这位可怜的父亲,左肩扛着肉体的伤痛,右肩扛着精神的压力,是什么力量支持他这样做?

生:是爱的力量。

师:讲得好,还有吗?

生:是他对儿子讲的一句话。

师:什么话?

生: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父亲看到漂亮的三层教学楼,悲痛欲绝的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生读。(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

师:当他一次一次想放弃的时候,回想在他耳边的时候还是这句话。

生读。(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

师: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生读。(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

师:这句话让父亲成为一座大山,这首诗也是大山的写照,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

卢老师抓住“他挖了8小时,12小时……”这个关键的画面,营造故事发生的情境。通过引导语(“在这三十六小时会发生哪些触目惊心的场面,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什么?”)、追问语(“当父亲在挖出一具尸体的一刹那,他会想什么?”)、烘托语和学生的想象共同经营课堂基调,打造“学习共同体”的熏陶氛围,引导孩子进一步审视“是什么力量支持他这样做?”,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处境,补充了文本的空白,有效地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解决学生生活实际与课文相距较远的困难。父亲的高大形象逐渐由学生的眼中,自然过渡到脑中,继而镌刻在学生的心中。

摇摆者,顾左盼右,非此即彼。在新名词不断冲击我们眼球的时候,茫然或迷失语文的自我;和谐者,配合适当、协调,追寻生态。当我们热闹地讨论语文的性质时,我们是否也应该思辩地关注教学理念到教学行为的转化行动,锤炼教学“节点”的有效性,营造适当、协调的课堂双边互动,以促进语文教学改革迈向扎实、朴实、真实之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徐继存.追寻教学意义 重塑教学生活[J].教育科学研究,2002,(11).

[3]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新课程教学设计[M].2005.

猜你喜欢
和谐实践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