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文化主体性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2009-02-25 06:32吕海升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制度管理创新型人才

[摘 要] 高等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指标之一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大学生文化主体性的确立、发挥和实现程度,大学生文化主体性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机制。高等教育中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确立大学生文化主体观,倡导文化多元化。

[关键词] 大学生文化主体性 创新型人才 制度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 (2009)01-0139-03

[作者简介]吕海升,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吉林长春 130012)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日常生活中,文化特指精神财富。所谓文化主体性,就是指具有提升认识、提升实践能力、提高自主意识的优良品质和关键因素。高等学校作为文化的传承中心,大学生理所当然地成为文化的主体,是不容置疑的。本文所论述的大学生文化主体性,是特指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作为综合素质提高、产生质变和飞跃的矛盾运动中的各种内部因素,它是制约大学生学习能力、创造力发挥的关键因素。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是民族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高等教育质量的生命线,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取决于大学生文化主体性的确立、发挥和实现程度,文化主体性是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机制。笔者认为,在高等教育中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确立大学生文化主体观,倡导文化多元化。

一、文化主体性是养成创新精神的条件和基础

大学生作为创新的主体,必须具有文化主体性,因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在于打破常规而开创新的局面”①。大学生的创新性是在教育目的的引领下、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育思维的支配下和教育价值的驱动下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求变、求异的主体品质,是对现实的超越。因此,创新性首先强调的是一种品质和态度。一个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行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不可能是一个没有主体人格的人。大量事实表明,大学生的创造精神有赖于他们主体性与能动性的发展②。

主体在自主思维中创新,逐渐形成思想习惯和个性化方式。思想是人的全部尊严,是人存在的高级体验和标识。没有独立、深刻、持久的思考和思想方式的转换、批判就没有创新意识和方法。创新型人才必然是有思想、会思考的人。没有思想就没有主体体验和新认识的生成,只能停留在前人的思维和认识水平上。思想的主体必须是自由、自主的主体。自由是创新的前提,思想本身往往是主体价值投射的过程,是主体的自主选择。创新精神依赖于人的自主意识,很难想像,一个没有自主性、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的人能有什么创造。创新精神呼唤人的自主意识,假如人的主体意识被淹没、侵蚀,甚至“集体无意识”,主体的力量不能被唤醒、价值不被认同,主体的创新性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丧失。

创新需要主体自由发展的制度环境。今天的高校教师、大学生和教学设施都在超负荷运行,轰轰烈烈的场面实际导致了大量的泡沫教学,没有思考,缺乏创新。大学生创新不足还同建立在大学生同质性假设基础上的现行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封闭和保守、规范和一体化以及削足适履的教育教学方式有关。美国拥有世界上最成熟、最灵活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其中的重要思想就是贯彻了以大学生为本、消费者第一的观念。

创新是个人主体性(个性)的重要表现。罗杰斯认为:“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思考是在岔路口上即在杜威提出的有名的‘困境中开始。”③只有具有个性的人才能把思想进行到底,因为没有个性的发展,就没有创造的活力;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特色;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创造主体成长的条件。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个性越发展,创新能力越突出。高尔顿在《遗传的天才》一书中曾特别指出个性因素在成才中的作用;特尔曼把75%的个人成就归因为人格因素;马克思把个性发展视为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推动力量。可以说,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个性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的阶梯,没有这个阶梯,人才成长就达不到相当的层次和境地。江泽民同志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④教育的真正对象是具体、生动的人,创新要实现从“抽象的人”向“具体个人”的转换。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责任意识,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具有不同兴趣、爱好与个性的大学生创造多样化的成长环境和成才之路。

二、文化主体性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机制

内在机制是指由大学生的内部动力因素所决定的内在结构机能,是指向需要与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大学生各种需要与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即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自励过程,当几种需要和动因同时存在于大学生的头脑中时,便有一种优势的需要和动因经过一系列的强化过程出现自励效应,在大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定向活力,并外化为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从文化发展和创新的角度来看,重视发扬大学生文化主体性尤为重要。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受到诸多的压制和阻挠与对大学生文化的自主性、选择性的价值认识不足密切相关。在学校教育中,我们一贯重视文化向心力的形成与锤炼,猎杀“出墙”、“出格”的异质文化,固守“文化秩序”思维方式。布瓦索认为:“从向心文化秩序到离心文化秩序的过渡掌握着有效现代化的关键。”现代化的文化,如果它们还趋同的话,“它们不是追求文化向心主义者所向往的某种同质的制度秩序,而是共同寻求对多样性和变化的处理方式”。离心文化是对世界开放的,是多元、敞开的,趋向于可能出现的东西而不是已经存在的东西。前者“将重音放在记忆上,后者则乐于遗忘。一个面对过去,一个面对未来”⑤。我们倡导大学生的创新,就是要宽容、接受具有离心性的大学生文化,鼓励向传统、过去和权威挑战,形成多元化的现代文化观,防止对大学生文化的打击与束缚。实际上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大学生反抗流行的理论和向传统进行挑战,从而促进学术的发展”⑥。要达到大学教育的最高境界,当前至少需要在三个方面营造宽松的教育环境。一是文化环境。文化环境主要包括:高校的历史传统、学术风尚、管理风格、课外活动、群体气氛、社团生活和景观设施等。创新型人才培养,一定要重视学校文化环境的营造,它不仅仅限于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而是要在整个校园营造浓烈的学习气氛。学生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一种文化的气息,受到美的感受与熏陶。这是一种激励奋进的环境,促进人才发展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⑦。二是学术环境。进一步为大学生创造学术自由、鼓励创新的学术环境,本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有了学术上的自由,才能活跃大学生的思想,激发学术创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三是精神环境。大学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创造适合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精神环境。高度的心理自由,是创造潜能极大显现的最重要因素。为了适应创造力的发展,需要保护大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三心”与创造力呈正比,合理地保护“三心”,能够为大学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精神支柱。

提升大学生文化主体性,就要保持文化弹性。文化弹性是检测特定文化活性的重要指标,它通常有两个方面的观测点:一是一种特定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受纳性、兼容性;二是这种文化对其他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前者表现为文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能力,后者表现为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生存能力⑧。我国高等学校文化中,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之于大学生文化的弹性、受纳性不足,而辐射力、“杀伤力”却有余,不仅有碍于文化的共存、融合与创新,而且容易导致文化暴力。一种文化的整体推进本是各种亚文化互化的过程,院校文化的发展必须保证三种文化之间必要的张力与弹性,在当前的形势下就是要确立大学生主体在文化共享与流变中的地位和作用,因为现有大学生文化的处境不足以同学科文化和管理文化形成张力,从而构成独立的文化单元。

要善待文化冲突,促进文化创新。文化冲突是文化弹性的外在表现。文化发展的动力不仅在于潜在的文化滋生、蔓延和融合,更得益于不同性质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实际上,激荡的矛盾、斗争是推动包括大学文化组织在内的各种组织自律、重构的动力。在中国大学组织内,确实缺乏不同文化样式的合理碰撞和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导致管理文化压制学科专业文化和大学生文化,而大学生文化又在管理文化、学科专业文化两种文化的双重压制下成为弱势、边缘文化。

文化冲突是高等学校文化创新的动力。文化冲突对文化融合、渗透起到安全阀的作用。在开放的社会结构中冲突可以增加社会调节,而僵化的社会结构不允许冲突,结果造成矛盾、误解、怨恨集结叠加,一旦爆发将不可收拾。因此,应允许冲突的存在,它有利于不满情绪的表现和发泄。高等学校要敢于正视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差异,摈弃怕“出事”、要“管住”的陈旧观念,重视并发扬大学生文化,使之成为院校亚文化中的一极,形成多极文化争鸣的势头,有利于消除文化之间的隔阂与忧虑,促进文化的理解、宽容与渗透,对于管理文化、学术文化的繁荣与自我反思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三、确立大学生文化主体观,倡导文化多元化

对高校来说,走向文化多元化就要确立大学生文化在高校文化苑中的独特性价值,破除管理者和教师的文化霸权,反对文化歧视。只有形成多元化文化共同繁荣的氛围,才能真正确立大学生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为大学生主体性的存在和发挥提供文化底蕴和士气铺垫。文化多元化同生物多样性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由于学科文化独行其道,忽视大学生文化的存在和价值,教学中两种文化没有接触,更谈不上碰撞。教学中,教师洋洋得意地沉溺于学科专业文化里,大学生由于话语权的丧失而被抛弃在教师营造的背景和系统之外,交往双方不在统一语境中、同一“界面”下。“我们在许多课堂上发现,教师和大学生两者的期望相差甚远,有一条鸿沟使双方都不能达到目的。脑子里只装着学术的老师一心想着向大学生灌输他们的观点,希望大学生们能够欣赏他们所做的一切”⑨,教师不加思考地确信应把大学生都培养成像他们一样的学术接班人。这种强卖强买的“学术沙文主义”显然有悖于文化主体性的确立,应通过大学生文化因子的引入,丰富教师文化的内涵,促进教师与大学生的文化交流与互认,体现大学生作为文化价值主体的主体性。

由于我国大学组织机构越发臃肿豪华、严密规范,具有强烈的官僚主义色彩,管理文化成为高校中的强势文化在所难免。从制度设计来看,现有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属于一种外在的制度设计和安排⑩,教育的主体性和高校的主体性都受到压制,大学生文化主体性就更难以存在。加上教育制度全面走向“疲惫”,大学生创新不仅得不到文化鼓励和宽容,还极有可能遭到文化侵害和惩罚。有效的制度管理、健全的制度设计是对大学生文化主体性确认的根本要求。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三种文化的冲突是隐性的,根本原因是得到了政府权力的调和与控制。高校内在的行政权、学术权和大学生权利统一于外在的政府权力,因为政府权力解决了所有“利益关系人”的对立问题。市场经济从根本上打破了以往稳定的运作机制,集中表现为政府拨款的相对减少,要求学校提高效益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满足国家的需要。大学生则成为教育的直接投资者,分担了程度不等的办学成本,承担更大的“道德风险”,进入“竞争性流动”,投入成本的预期补偿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他们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需求增加,主体意识有了明显的增长。随着高教大众化的加深,三种文化的冲突,特别是大学生文化与教师文化、管理文化的摩擦、掣肘与对抗会经常性地显现出来。

为保证三种文化“共存”、融合,我们必须树立多元文化观。多元是民主、文明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尺度。“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生产、发展的重要性与“生物多样性”之于生态环境优化、提升的重要性具有等同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应提倡文化多样,避免文化霸权主义、孤立主义倾向。高等学校本是文化发展的场合,单一的文化存在显然不利于新文化的萌动和成长,应积极倡导“质量文化”理念来整合三种文化的视点与分歧。质量文化建设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制度环境治理、教学基本建设根本上是质量文化建设。在教育实践中,要破除既定陈规陋习,倡导一种新型的忠诚于消费者——大学生的文化主体观念,这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高等学校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注释:

①谷方.主体性哲学与文化问题[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4:136.

②陈玉琨.课程价值论[J].学术月刊,2000,(5).

③林方.人的潜能和价值[C].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54 .

④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抄)[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265.

⑤[英]马克斯•H•布瓦索.信息空间——认识组织、制度和文化的一种框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463-476 .

⑥[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63 .

⑦陈雪莹.论全面发挥大学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2).

⑧傅维利,刘民.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173 .

⑨[美]厄内斯物•博耶.大学——英国大学生的就读经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26.

⑩[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6.

(责任编辑:刘新才)

猜你喜欢
制度管理创新型人才
浅谈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的联系
电力经营中加强物资制度管理的重要作用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情感管理是最高效的管理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完善企业制度管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