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吉林大学和平校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例,从高校心理委员的科学定位、明确职责、构建体系及开展主题活动等方面,积极探索了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心理委员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 (2009)01-0051-03
[作者简介]何思彤,吉林大学农学部心理发展中心(吉林长春 130012)
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为全国高校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建设性指导意见。随后,各高校也都纷纷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健康教育在各高校迅速开展起来。但是,对于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和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问题,仅仅依靠个体面对面的心理咨询和个别的网络咨询、电话咨询,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的。各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也都很重视,但却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也无法将心理健康教育从更广的范围内宣传和深入到学生中间。班级心理委员制的试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也是高校寻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方法和新途径的有益探索。吉林大学农学部从2005年起,在所有学生班级中设立了班级心理委员,具体负责本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咨询和各种主题的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科学定位: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同学
班级心理委员是在班级专门开展有关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工作的学生骨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在大学生当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学部每年对新入学的大一新生采用相同的测试方法和测试量表(SCL-90),在入学一个月以后进行心理健康测试,通过连续三年的学生心理普查数据来看,绝大多数同学是积极向上的,心理是健康的。以农学部在籍本科生为例:
参加测试总人数为2 291人,有效数据为2 251人,有效率为98.3%。从数据显示来看,存在一定心理问题的(总分大于200分)学生占有效被测试人数的6.2%,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的(总分大于三个标准差)占有效被测试人数的1.4%。数据分析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多数是发展性和适应性问题,而非心理疾病。而这些问题又大多是由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所引起的。例如,对心理不适有不同程度的神秘感,有的暂时性心理不适后,出现恐慌、羞涩,不愿与人交流,有的导致症状加剧,出现心理障碍。另外还有的同学出现临时性和突发性心理不适后,难以得到及时的发现。
经过长期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大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面向所有同学,而不是坐在咨询室里等着学生来咨询。为此,学部从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入手,在全体学生中大力普及基础性的心理健康知识,用心理知识武装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和谐的氛围。
二、明确职责:心理委员的职责界定为“宣传、关注、倾听、报告”
心理委员与一般的学生干部不同,因为他们不是心理问题的专家,他们必须取得同学的高度信任,才能构建学生与辅导员、心理专家之间的桥梁。对此,我们制定了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1)认真学习并积极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2)协助学校和学院开展各种活动,并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讲座及活动中起骨干作用,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3)注意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并及时向辅导员、班主任和学院心理健康辅导员反映,使其能得到尽快解决。(4)帮助有心理困难的同学及时前往心理咨询室(辅导室)接受心理咨询,负责向心理辅导教师报告同学的表现,以便加强对接受咨询学生的跟踪及反馈。(5)协助心理健康教育者开展心理普查和问卷调查。(6)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担任学生助理,为老师和同学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总结起来就是:宣传、关注、倾听、报告四个层面。
所谓“关注”,主要是指关注同学的情绪、行为的变化及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不稳定的因素。
所谓“倾听”,主要是指倾听同学们的忧愁和烦恼,不发表评论。
所谓“宣传”,主要是指在同学们当中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所谓“报告”,是指要及时将不良状况向辅导员或心理专家反映,以便于他们为出现心理困惑的同学提供第一时间的帮助。
三、构建体系: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心理委员作用的发挥必须有好的体系作支撑,并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为此学部建立了“以心理咨询专家队伍为核心,以兼职心理辅导员为骨干,以学生会心理部为活动的组织者,以学生心语社团和班级心理委员为宣传员”的四级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网络。在这个体系当中,我们对心理委员的选拔、培训,以及辅导员和心理专家的工作任务等都作了具体的要求。当心理委员发现身边同学有心理不适后,应将情况及时反映给辅导员,辅导员可根据学生心理不适的程度向心理专家反馈,并建议同学向心理专家求助。
1.心理委员的选拔。吉林大学在2005年以党委的名义颁布了校党发(2005)135号《关于在各学院设立心理辅导室、在学生工作干部中选聘兼职心理辅导员及在学生班委中设立心理委员的意见》(以下简称《校135号文件》)。文件规定:“各学院在学生班委中增设心理卫生委员,心理卫生委员由班级学生选举产生,可单独选任,或由学生班委会中干部兼任,在本院心理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文件明确界定了班级心理委员的地位,他们是学生班委成员之一。文件还规定,心理委员同时也是心语社团的成员。这为心理委员有效地发挥职能作用奠定了基础。
2.心理委员的培训、管理和考核。在基础知识培训方面:每年大一新生的新任心理委员选上来以后,学校都要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并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核。培训内容涉及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人际沟通的技巧和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等。在日常管理和考核方面,为了激励班级心理委员更好地发挥作用,学校还制定了比较严格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并配备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措施。首先,是保证心理委员的稳定性。为维护心理委员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节约培训成本,对于没有重大过失的班级心理委员,在每年度的班级干部更换选举中一般不予调整。其次,是建立规范的工作制度。班级心理委员对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实行“月报告”和“应急报告”制度。再次,是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每位心理委员都有工作日志,对于日常组织的班级活动和班级同学心理健康状况都有明确的记载。工作日志每学期都要上交心理发展中心,作为心理委员年度考核日常工作成绩的主要参考,对于工作表现突出的心理委员,在每年的心理健康文化节中给予表彰,并直接授予为学年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对于工作不认真负责的心理委员,心理发展中心向所在学院出具更换班级心理委员的通知单。
3.成立心理部。经各学院团委推荐、学生工作处和学部团委考查,学部团委讨论决定,于2008年5月,在学部学生会和各学院学生会设立心理部,让所有心理委员有了自己的学生管理和领导组织,从而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目的。
四、工作成效
心理委员一般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亲和力,具有服务意识、善于与人沟通、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干部担任。经过心理委员搭建的桥梁,更多的同学越来越愿意主动地向心理委员和辅导员倾诉他们的心声。首先是心理委员成为了学生的朋友,在同学中起到朋辈咨询员的作用。由于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加之农科专业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甚至将咨询看作是见不得人的事,不愿主动上门求助。一些具有发展性和适应性等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轻易不会主动向老师诉说,他们更倾向于与同学沟通。针对这一特点,我们要求心理委员首先要和同学交朋友,建立基本的信任关系,然后再通过班级心理辅导等方式,充分调动心理委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学生朋辈咨询员的作用。例如,对大一新生适应性问题,我们让高年级心理委员带领新生班级心理委员和同学们一起做“心”连“新”活动,促进共同成长、适应训练;对人际交往问题,我们让心理委员组织班级同学召开讨论会或者做班级团体辅导。此举不但帮助学生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还初步树立了班级心理委员的威信,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此举使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得到了缓解和释放。其次是心理委员成为了老师的助手,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同学们认为,这是学校真正关爱每个学生心灵的具体表现,有助于激发大家积极向上的心态。当选为心理委员的同学认为,自己学到了更多的心理学知识,更加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并希望通过自己学到的心理知识去帮助身边的同学。在工作实践中,他们尽最大努力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每一个人,及时引导有异常心理状况的同学到心理发展中心咨询。对于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又不愿意去找心理辅导老师咨询的学生,心理委员就及时向老师反映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日常表现,与老师一起研究方案,在不引起对方怀疑的情况下,由心理教师主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委员在老师和同学之间架起一道七彩虹桥,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心理委员的带动下,在每年组织大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的时候,学生都能够踊跃参加,从而使受教育的人数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再次是心理委员成为了学校的哨兵,起到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作用。一些有严重心理问题而又不敢来咨询的学生,是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做工作后才来到心理发展中心咨询的。通过新生入学心理普查,筛查出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的重点关注对象,都是各班级心理委员日常工作的重点。其中有4名关注对象就是在心理委员与其一起谈心和学习的过程中,被发现有异常反应的。经心理教师初步鉴定,两名学生具有严重的心理疾病,被医疗机构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另外两名具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经其家长同意办理了休学手续回家治疗,从而有效地维护了学校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贾晓明,陶勑恒.大学生心理健康——走向和谐与适应[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聂振伟.人生五章——研究生心理自助指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黄赐英.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4]方丽英.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5]邓基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11).
[6]王希华,刘辛丹.论网络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4).
(责任编辑:向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