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娥
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体现文学的育人功能和人文情怀,让学生摆脱机械的文字训练,接受文学熏陶?我以为,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是语文教育也是文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加强诵读训练,重视阅读积累
1.采取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让学生接受文学熏陶。诵读即吟诵、朗读,是经千百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读书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而“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语文基本功的重要体现。所以我们可以定期找些课外的名篇名著,并把它推荐给学生,通过诵读,师生一起沉浸在美好的文学氛围中,互相启发、互相讨论,这样就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很多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古诗词是经久不衰的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永恒的经典。著名作家余秋雨曾经说过:“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古诗文的语言,是文化内蕴最丰富的语言,是形式最优美的语言,是最具灵性和想象力的语言,是最深刻最具感染力的语言。在不断的诵读中,不但可以领略到语言的美,同时能够感悟到意境的美,体会到蕴涵的情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青少年时期,记忆力最佳,应多背一些古诗词。所以,在初一年级时,我就利用早读时间每天要求一位学生向同学们介绍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词)名作。先把它抄在黑板上,然后谈这首诗(词)的意境,诗(词)中所表现的情感,并让学生记在专用本子上,朗读且背诵。经过一年的积累,学生心里已“烂”了近两百首古诗(词),课间课后,“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千古名句充盈着教室,其乐融融。古诗词的背诵,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他们的作品也透出浓浓的文学味道,还让他们品尝到文化积淀的智慧,精神生活的香甜,享受生活的诗意。
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优秀的文学作品语言生动优美,丰富多彩,蕴涵着语言艺术的精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名家名著,大都代表着语言艺术的高峰,在语言运用方面,堪称楷模。让学生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揣摩、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潜移默化,培养语感,能收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利于语文素质的提高。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语文基础好、成绩高的学生大都喜欢看文学书籍,这种现象在高中阶段尤为突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读多看文学作品,除了能把学生从枯燥的文字游戏式的“题海战”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去学习语言、感知语言外,也能把老师从肢解、分析课文、分析语段等机械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2.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一部好书,能影响几代人的成长,的确,作品中闪光的思想,能指明一代人前进的方向,激励无数人不断进取。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点和引导。教师在介绍课外阅读内容时,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主要是前沿性和经典性的作品,如古今中外的名著和传统的优秀古诗词。阅读名著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受到启迪,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作品中的语言精华也能让学生不断汲取,丰富自己的语言,有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我要求学生每学期阅读三部名著,并做好读书笔记。学生所做的读书笔记,有优美词句的摘抄,有对人物故事的评价,有抒写人生的感受……我把学生的读书笔记,分期中、期末两次在所教的两个平行班中交流、欣赏、评比,这样,课外阅读蔚然成风。
二、立足课堂教学,渗透文学知识
1.由名篇向名家拓展。例如在学习《窃读记》时,我就向学生介绍作者林海音的散文集和她的代表作《城南旧事》,进而介绍台湾文学发展状况,学生往往能对这种由此及彼的拓展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如学习吴敬梓的《范进中举》时,我介绍了作者生活上由富裕坠入贫困,思想上对于功名富贵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变化过程,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但不过是即将崩溃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于是,学生们主动找来《儒林外史》饶有兴趣地钻研起来。初中教材多为名家名作,这样的渗透几乎可以表现在每一篇新课开讲之际,只要教者有心,撒下粒粒文学种子总有开花结果之时。
2.由课文向文体拓展。初中学生初次接触某一文体时,如果单靠课本中那几篇课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户,使之能尽窥其中奥妙。如在学习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时,我意识到这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现代诗歌,应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现代诗歌的知识。于是我简单介绍了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介绍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我又介绍了当代的朦胧诗,学生从这些优美的诗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因此,每周专门开设一节朗读课,朗读的素材既可以来自于课内,也可以选自课外,题材也可以不限,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去品味文章的意境,体会其中的情感,日积月累,既可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诵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加工,所以要强调个人的创造性,尽量少用齐读的方式,而多要求每个人自己去朗读。
三、进行审美教育,陶冶学生情操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大都是情文并茂的佳作。这些作品的主要社会功能,不仅仅在于学生从中得到读写知识,受到思想教益,同时还在于陶冶他们的情操、美化他们的心灵。从这个角度讲,审美和语文是水乳交融的,而美育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以美育人的作用。
文学审美教育,不能像别的教育那样,由教师来传受,而只能由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起作用。教师只不过是一个导演而已,只是根据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文学审美教育的内容等情况来因势利导罢了。这样,在文学审美教育中,就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可用的欣赏经验。譬如以古代诗词来进行审美教育,学生就必须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懂得古文字和音韵格律知识,否则就品不出诗味,不知诗美之所在。所以,在文学审美教育活动中,我们必须让学生“多积累”,做到“知之深、爱之切”。
1.想象画面,进入意境。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描绘,展开想象,再现画面,感受生活,产生“身在画图中”的美感。它是由欣赏主体对欣赏对象的形象特征做具体再现,再以特定的想象促进知觉强度,使其中的感觉因素得到高度兴奋,使作品里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自然美、生活美的画图再现出来,从中得到美感。这时,教师应做进一步引导,使学生以自己所经历的相似情景进行想象,令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自己如痴似醉地在真实情景中欣赏。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身临其境”之美。
2.体验情感,产生共鸣。“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学审美教育的关键在于情感。一是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二是受教育者的情感。只有读者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时,文学审美教育才会起教育读者的作用;只有读者既有与作者同样的情感,又有由作品影响而产生出自己应有的情感,文学审美教育才能更有效。
因此,欣赏文学作品时,欣赏者不但要感知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形象、生活情景,而且要感受体现于这景物形象、生活情景中的作家的情感体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这时,引导学生不但感受着作家浸透于审美对象中的情感,还产生出自己不同与作家的情感。就像巴金在《祝贺与希望》中所说的那样了:“好作品能够帮助人,鼓舞人前进,激发人们身上美好的东西。”
3.感悟体验,内化提升。在文学审美教育中,如果只让学生从文章的语言文字入手,通过作品中所写的人物形象,运用联想和想象,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欣赏作品形象的美,达到对作者的理解和沟通,这样学生得到的教育不会是最有效的。所以,文学审美教育要收到更好的效果,就应引导学生去“悟”。“悟”是指哲理的思考,是对语言文字的深层哲理的揭示,是由形象感上升到理性认识,悟出同类中的规律、道理,悟出作品中、形象中的哲理。如果说“想象画面,进入意境”“体验情感,产生共鸣”,是引导学生把自己读进文章,达到物我合一,那么“悟理”,则是引导学生把自己从文章中读出来,站在作品之外,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作品怎么美,还要懂得它为什么美,怎样才使它更美。通过这样的“悟理”之后,才会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作者通联:武汉市吴家山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