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虎
写作文,从审题到成文,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的过程。因而作文既是一个思维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心理过程。据研究表明,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是以其自身的个性心理特点(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方面)为中介物,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由内向外地进行转化,并运用文字进行表述的过程。这些心理因素有着思维因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如果忽视学生的这些心理因素,必然会影响学生的作文热情,最终使学生产生应付作文的心理。优化写作主体心理,快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势在必行。
一、优化写作心境——沐浴学生心灵的阳光
心理学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心境问题。特定的心境,对于人的活动有着重大影响。写作,理所当然也需要有良好的写作心境。所谓写作心境,就是指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所具有的持续的写作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的具体表现是:在写作前,有一种要写的心理冲动;在写作中,有一种一吐为快的情感;在写作后,有一种微妙的心理平衡与满足感。可见,写作心境能转化成写作动力。为获得良好的写作心境,在教学中可从以下两方面作尝试。
1.减压
影响学生写作水平正常发挥的心理因素主要是畏难恐惧心理。要克服这种畏难心理,就必须在作文教学中首先动减压手术。(1)引导学生摆脱应试的心理包袱。作文并非应付考试的工具,而是充分表现自己思想情感的法宝。(2)尊重学生,信赖学生,并提供给学生用作文来展现自我,展示个性的机会,充分肯定学生的成功,同学生共享成功的快乐。教育心理学表明:“一个成功常会引起另一个成功,多方面的悉心爱护那些小花,就能激发学生兴趣,逐步进入一种乐写的境界。”能进入这“乐写的境界”,就证明减压已成功。只有减轻学生的心理负荷,砸碎学生的心灵枷锁,重视学生的灵活性,活跃学生的思维,才能实现从苦学到乐学的飞跃。
2.激趣
良好的写作心境的形成,离不开对写作的一种积极心理倾向——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依赖于兴趣。”以下方法可作激趣的参考。
(1)促进需要。心理学表明,兴趣来源于需要。教学中,坚持每天给学生读名作及鉴赏文章,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心理愉悦。久之,学生自然就对文学产生一种心理需要。
(2)营造班级写作氛围。班上学生通过“口头作文”、“做小编辑”、“奇文共欣赏”等活动,形成谈作文、找作文、剪作文的好风气。
(3)借助其它学科以激趣。比如分析“深山藏古寺”这幅画的技巧与作文技巧的联系。
二、激发情感——点燃写作主体驱动力的火种
情感是写作心理动机的引爆者。当前的学生整天过着“教室——饭堂——宿舍”这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远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个写作的本源,从而缺少了对生活的真切感受,造成情感贫乏,甚至是假情或情感扭曲,写起文章来也就无异于做“无米之炊”。激发学生的情感,寻回写作的驱动力,这应是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1)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观察,改变他们视而不思,听而不闻的习惯,培养观察能力,使他们学会运用多种感觉器官,眼看、耳听、鼻嗅、手摸,掌握多种观察方法,并能够用心去感悟。
(2)教师做好导航与示范。教师自己应该写下水文。也就是说,在情感方面,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去点燃学生的情感,做好学生的导航与示范。
三、唤起学生的写作信心
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能对学生的心理起调控的作用,教师应尽量挖掘学生作文的成功之处,即带着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对文中不足之处,教师应本着尊重学生的态度,用委婉的口吻,采取谈心式的作文评语。遇到实在差的作文,可暂时不打分,而进行面批,指导修改,帮助他达到中等水平,让学生树立能写好作文的信心。
四、打开心灵之窗,从写随笔开始
现代语文教育之父、一代宗师叶圣陶曾说:“作文就是拿笔说话,写文章就是想心思。”我们要把握写作的本身规律,而随笔正是进行作文教学的一种很好的形式。高中生独特丰富而又多变的内心世界所蕴含的一切,是我们教师平常所不能体察到的。这时,我们就应该打开他们的心扉,给他们一个表露自己的窗口,他们可以尽情地抒写自己的耳闻目睹、喜怒哀乐,小至花草宠物、风雨雪月、家庭琐事、校园新闻、学习心得,大至天下大事,这样,学生也就不为作文无材料而苦恼了。对教师而言,这又可以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作文教学了。
五、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思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阅读量的多少与写作水平有直接关系,只有大量阅读,学生的作文材料库才会充实。因此,教师要鼓励他们多读课外书,引导他们进行语言的积累,做读书笔记。另外,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一题多作、一事多作,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通过相关的联想和追加联想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同时还可进行改写、续写、补写等训练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
总之,学生的写作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技能,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写作的心理障碍,优化写作主体心理,使作文心理活动规律与写作规律相协调,从而形成乐于写作、勤于写作的良好习惯,最终提高写作水平。
[作者通联:江苏如皋市搬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