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盐田区居民艾滋病认知水平及知识需求调查

2009-02-18 09:11郁晓慧陈书文谢嬉姬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1期
关键词:传播途径知识艾滋病

郁晓慧 陈书文 苗 云 田 军 谢嬉姬

[摘要] 目的 了解未婚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及预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方式,抽取2005.8.~2008.3在盐田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婚前检查的人群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91.1%(653/717)的人听说过艾滋病,对艾滋病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知晓率分别为98.9%(646/653),91.6%(598/653),96.3%(629/653)。调查对象最希望获取艾滋病预防方面的知识(87.7%;573/653),其次为传播知识(53.3%;348/653)。调查对象主要通过电视上的公益广告、报刊或杂志及艾滋病专题报道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分别占84.7%(553/653)、83.3%(544/653)、64.6%(422/653)。 结论 受访男女婚前对艾滋病传播的知晓率较高,但对艾滋病的一般知识、传播和预防等方面的某些问题认识模糊不清,特别是对于艾滋病非传播途径认知水平较低,说明未婚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系统仍不够完善,因此注重艾滋病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纠正其片面和错误的认识很有必要。

[关键词] 艾滋病;婚前男女;传播途径;知识;预防

A exploring study of HIV understanding level with citizen of Yantian Shenzhen Yu Xiaohui,CHEN Shuwen, MIAO Yun,et at .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Institute of Yantian District, Shenzhen51808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understanding level of AIDS with unmarried people can provide references and evidences for prevention and improve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Method This study applied a random sample selection methodology with cryptonymous questionnaires. The data collection period started from Aug 2005 to Mar 2008. Additionally, all of participants had pre-married check a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Institute of Yantian District.ResultAccording to the data, 91.1%(653/717)participants had heard about HIV, especially in this group people, 98.9%(646/653)had general idea spread of AIDS , 91.6%(598/653)understood the spread of AIDSby infant-mother relationship, and 96.3%(629/653)realized the spread of HIV by blood contact. In addition, the most wanted aspect of AIDS by participants was prevention knowledge with 84.7%(553/653), the next one is knowledge of spread with (53.3%;348/653). Furthermore, the knowledge gaining channels were TV commonweal advertisement (84.7%(553/653)), newspaper and magazine (83.3%(544/653)), and AIDSspecial reports (64.6%(422/653)). Conclusion Our participants had high rate of understanding AIDSdisease. However, they only had limited knowledge of AIDSs spread and prevention, especially for non-spread knowledge. This phenomenon indicated that knowledge level of unmarried people still remained a large gap to improve. Therefore, public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on building a systematic and integrated AIDS s knowledge to people in order to correct unilateral and erroneous understanding.

[Key wor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Premarital people; The route of transmission; Knowledge; Prevention

艾滋病在我国已从扩散期进入快速增长期, 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防治艾滋病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流动人口已成为中国HIV感染和传播的重点人群,是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和人群行为干预的重要对象之一。深圳市人口流动频繁,部分外来人员工作不稳定、知识层次偏低、年轻且处于性活跃年龄、未婚居多,因而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易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或受外界诱惑而沦为吸毒者。为了解未婚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及预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于2005.8.~2007.8对717名前年本院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未婚人群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与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取2005.8.~2007.8在盐田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婚前检查的未婚男女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共调查患者717 人, 其中男328 人, 女389 人。

1.2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艾滋病的危害性、传播途径、对感染者态度以及预防意识等认识水平。

1.3 统计学处理将调查问卷用Excel建立数据库,核对后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 一般状况 调查对象年龄平均为(29±4)岁,最小者21岁,最大者56岁。21-35岁占92.6%。男性占45.7%,女性占54.3%。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66.2%,高中者占27.1%,初中者占6.4%,小学及以下者占0.3%。干部占54.0%,工人占9.5%,个体占7.3%,待业者占4.5%,餐饮业占2.2%,其他占21.1%。

2.2 艾滋病认知水平有8.9%(64/653)的被调查者表示未听说过艾滋病。深圳市盐田区653名未婚男女艾滋病认知情况见表1。

2.3知识需求及其获取途径 最希望获取艾滋病预防方面的知识(87.7%;573/653),其次为传播知识(53.3%;348/653)和其他知识(40.1%;262/653).最希望通过电视上的公益广告(84.7%;553/653)及报刊或杂志(83.3%;544/653)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其次为专题报道(64.6%;422/653)、医务人员(34.5%;225/653)及周围朋友(30.9%;202/653)。

3.讨论

医务人员担负治疗预防疾病的职责,健康教育是重要的职责之一。自觉来医院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未婚男女是医务人员健康教育的重要对象之一。深圳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并将呈现出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因此,医务人员应积极行动起来,对于来院的未婚男女实施有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减缓或控制艾滋病在深圳市的流行有重要意义 。

本调查发现,未婚对于艾滋病的认识尚处于“广泛听说但缺乏深入了解”的阶段:绝大多数(91.1%)未婚人群听说过艾滋病,并且多数人(89.0%)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相关知识,但是,只有64.2%的被调查者对艾滋病的预防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仅有37.2%的被调查者知道诸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餐饮具、共同进餐”、“共用办公用具”、“共用卫生间、浴室、游泳池”等日常接触行为以及蚊虫叮咬等方式均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仅有18.2%的被调查者知道艾滋病病人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是一回事。未婚男女对艾滋病缺乏了解更主要地体现在对于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存在很多认识误区并且艾滋病防范意识及防范能力严重不足上。

本组被调查人员文化程度较高,艾滋病认知水平亦较高,但对于艾滋病传播、预防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知晓率仍未完全达到《中国遏制与预防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所要求的在2005年以前城市需达到75.0%以上的水平。被调查者对艾滋病的一般知识、传播和预防等方面的某些问题认识模糊不清,特别是对于艾滋病非传播途径认知水平较低,说明未婚青年的艾滋病知识系统仍不够完善。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以及非预防途径的错误认识,会夸大艾滋病传播途径的不确定性,必然会导致对艾滋病及艾滋病人的过度恐慌。笔者建议,艾滋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纠正其片面和错误的认识,这对于消除恐慌心理,端正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查发现,未婚人群最希望获取艾滋病预防相关知识,最希望通过电视上的公益广告及报刊或杂志获取相关知识。因此,应对未婚人群进行以预防知识为主的健康教育活动,可在门诊候诊区播放艾滋病相关的公益广告,并放置艾滋病相关的报刊、杂志供病人阅读,可以提高未婚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及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1 许锐恒.遏制艾滋病流行,履行减少危害策略[J].华南预防医学,2006,32(1):1-4.

2 汪金,忘兆文. 艾滋病流行的动态研究[J].医学综述,2003,9(8):501-503.

3 张晓宇,王学良. 艾滋病流行趋势及防制措施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57-60。

4 王丽,张孔来。青年艾滋病和HIV感染的流行病学和预防[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2):187-190。

5 徐刚。同伴教育在艾滋病预防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3):183-186。

6 卫生部。2006艾滋病流行最新动态[J].中国艾滋病防治信息,2006,12(95):189。

猜你喜欢
传播途径知识艾滋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汉乐府古辞在唐代的传播
流行甚“High”的网络流行语
警惕环境恶化的新因素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题壁诗歌创作在自媒体时代下的存继与思考
爱与知识的力量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