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例侵及肌层直肠癌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09-02-09 01:06:37时伟锋周士福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09年5期
关键词:根治性肌层腺癌

时伟锋, 周士福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临床上常可见到已侵及肠壁肌层的直肠癌,但对其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临床分析的报告不多。现总结分析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行根治性手术的已侵及肠壁肌层的直肠癌患者93例,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3例直肠癌患者,男65例,女28例,年龄32~73岁,平均57.2岁。全组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至2008年12月。

1.2 手术方式 全组均行根治性直肠癌手术,其中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手术)的81例,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Miles手术)的12例。

1.3 肿瘤部位 腹膜返折平面以下的低位直肠癌80例,占全部病例86.0%;腹膜返折平面以上的直肠癌13例,占14.0%。

1.4 组织学类型 高分化管状腺癌及乳头状腺癌63例,占67.7%;黏液腺癌22例,占23.7%;印戒细胞癌8例,占8.6%。

1.5 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 有淋巴结转移34例,转移率为36.6%,其中1~3个淋巴结转移(N1)为30.1%(28/93),≥4个淋巴结转移(N2)为6.5%(6/93)。

1.6 化疗情况 全部病例均未行术前辅助化疗,进行术后化疗的85例,8例未行化疗。化疗方案:CF+5-FU+奥沙利铂72例,卡培他滨+奥沙利铂8例,卡培他滨单药化疗5例,4周为一疗程,共计6个疗程。

2 结果

2.1 手术方式选择与生存率的关系 93例直肠癌中不同手术方式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Dixon手术76.5%(62/81);Miles手术75.0%(9/1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肿瘤部位与生存率的关系 全部病例中,腹膜返折平面以下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为66.3%(53/80),腹膜返折平面以上的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为81.8%(18/2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组织学类型与生存率的关系 在本组所有病例中,高分化管状腺癌及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7.3%(55/63),59.0%(13/22),37.5%(3/8),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淋巴结转移情况与生存率的关系 淋巴结无转移和淋巴结有转移的直肠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88.1%(52/59)和55.9%(19/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1、N2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44.7%(17/38)、25.0%(2/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术后化疗与生存率的关系 术后化疗和未化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68/85)和37.5%(3/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众多。目前认为肿瘤侵犯深度(T)、淋巴结转移(N)及远处转移(M)是影响其预后重要的独立因素[1-2],这其中尤以肿瘤浸润深度为最重要的因素。Greene等[3]对50 042例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进行分析后认为, T分期是直肠癌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本组病例总的5年生存率为76.3%,而我院同期施行根治性手术的全部直肠癌为650例,其中T1期37例,5年生存率为90.3%,T3期435例,5年生存率为47.3%,T4期85例,5年生存率为10.3%。

INT-0089[4]试验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数目是影响直肠癌预后的一个独立因素。本文结果中淋巴结阴性和阳性两组之间以及N1和N2淋巴结转移之间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也说明了这一点。这是因为淋巴结阳性尤其是N2的病例在术后5年内局部复发率较高,发生肝转移等远处转移的可能性增加。

直肠癌的组织学类型和病变部位对预后也有重要影响。国内常将直肠癌分为腺癌(高、中、低分化与未分化)、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等。一般认为分化好的腺癌术后生存率较高。从本文所得到的结果分析可知,高分化腺癌的5年生存率最高,印戒细胞癌的5年生存率最低。有国内学者认为[5]不同部位的直肠癌预后有差异,距肛门越远,直肠癌预后越好,尤其下1/3直肠癌患者的预后最差。本文全部病例对腹膜返折平面上下的直肠癌5年生存率进行比较,发现腹膜返折平面以上的直肠癌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腹膜返折平面以下的直肠癌,与文献报道一致。

由于目前外科手术仍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所以手术对患者的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己成为直肠癌根治术中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因直肠癌侵及固有肌层后可能存在淋巴结转移与脉管浸润,故在行根治手术时,应努力做到标本切除完整,充分切除原发癌及其周边的正常组织,以防癌细胞从脉管内脱落。本组结果显示,不同手术方式其5年生存率无差异,故只要真正遵循根治性手术原则,术式不是其预后影响因素。

直肠癌的化疗主要用于术前术后辅助治疗、预防复发和晚期直肠癌的姑息治疗。单纯手术治疗对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的直肠癌具有良好的疗效,而化疗对于侵及肌层直肠癌,特别是对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具有重大意义。采用合理的化疗方案辅助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本文所列资料中可以看出术后化疗和未化疗的5年生存率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对此我们可以认为T2期直肠癌在行根治性手术以后,术后辅助化疗是其良好的适应证。

综上所述,侵及肌层的直肠癌总的生存率较好,肿瘤部位、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化疗是影响其生存率的重要因素。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提高侵及肌层直肠癌生存率的关键。

[1] Gunderson LL, Sargent DJ, Tepper JE, et al. Impact of T and N stage and treatment on survival and relapse in adjuvant rectal cancer: a pooled analysis[J]. J Clin Oncol, 2004, 22(10):1785-1796.

[2] Ju JH, Chang SC, Wang HS, et al. Changes in disease pattern and treatment outcome of colorectal cancer: a review of 5,474 cases in 20 years[J]. Int J Colorectal Dis, 2007, 22(8):855-862.

[3] Greene FL, Sobin LH. The TNM system: our language for cancer care[J]. J Surg Oncol, 2002, 80(3): 119-120.

[4] Le Voyer TE, Sigurdson ER, Hanlon AL, et al. Colon cancer survival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number of lymph nodes analyzed:a secondary survey of intergroup trial INT-0089 [J].J Clin Oncol, 2003, 21(15):2912-2919.

[5] 卿三华.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临床和病理危险因素[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4,7(6):434.

猜你喜欢
根治性肌层腺癌
益肺解毒方联合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影响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18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癌症进展(2016年10期)2016-03-20 13:15:48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1期)2016-01-23 02:22:28
HIF-1a和VEGF-A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47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
后腹腔镜下与开放式两种肾根治性切除术疗效对比
GSNO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作用
老年胃腺癌中FOXO3a、PTEN和E-cadherin表达的关系
西南军医(2014年5期)2014-04-25 07:42:32
HX-610-135L型钛夹在经尿道2μm激光切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