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伟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扰乱国民经济正常秩序,损害国家利益
首先,会计数据是税务机关征税的依据,会计信息失真、数据不准确,由此计算出的税金也不准确,纳税人又缺乏足够的纳税意识,长此以往必将造成税收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其次,国家每一项经济政策出台,都需要依据真实的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信息失真,使得有关核算资料发生扭曲,掩盖了某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容易造成政府经济政策出现偏差,导致国家宏观调控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扰乱国民经济正常秩序。
(二)侵害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
企业的资金来源于投资者和债权人,由于这些利益相关人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企业信息便成为他们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直接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同时也影响他们的投资利益和债权利益,使投资者得不到真实的回报或回报率很低。此外,虚假的会计信息还会影响社会公众利益,使公众投资产生误差,从而影响社会安定。
(三)损害企业自身的长远利益
真实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反映,而会计信息失真,则反映的是企业虚假的收支和盈亏,其实质关系到企业经济利益的分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能对其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使企业在宏观管理上陷入被动,势必影响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四)助长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诱发经济犯罪
会计信息失真给贪污腐化、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和不良风气提供了温床,经常伴随有大量的违法行为。社会上许多的单位和个人容易利用虚假的会计信息,谋取不正当利益或非法收入,如隐瞒收入、偷逃税金、私设“小金库”等,从而助长社会不良风气,导致腐败行为的发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策略
(一)完善会计法规建设,加强执法力度
通过完善会计法规建设,使各项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地修改、不断地完善,以保证各项法规自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注意健全各项法规的实施细则,尤其注意与有关法律的衔接,避免执法上的混乱,使会计法规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堵住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漏洞。此外各权利部门要充实力量,加大执法力度,改变以往“重查轻罚”的做法,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使全社会的会计工作真正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促进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二)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推行会计核算委任制
现行单位的会计人员都是由本单位经营管理者直接聘任的,会计人员没有相对独立的地位,由于利益驱动,会计人员的利益倾向于企业,这种管理体制不利于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针对这一点,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推行会计核算委任制。成立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会计服务机构,对单位派出会计,使会计人员与用人单位不再具有依附关系,改变会计人员对服务单位的依赖性,使委派的会计人员能站在委托人以及社会公众的立场上公正、客观地处理会计事务,从而使得会计人员能够真实地履行财务监督职能,达到尽量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监督控制体系,强化外部监督力度
首先,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是会计信息使用的职能部门,因此这些部门要开展经常性的财务监督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派设“财务总监”。其次要完善独立审计制度,整顿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行为,让国际审计界参与我国的审计事务,在竞争中大力发展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事业,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的专业性社会公证和监督作用。同时应加大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再监督工作,为促进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提供条件。
(四)强化会计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对会计人员要实行有效的在职培训制度,经常组织业务学习,学习新制度,研讨新问题,切实抓好会计人员的经常性管理和后续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财经法纪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才能得到根本保证,会计信息才能力求做到不失真。
(编辑/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