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点和难点,怀古诗作为诗歌的重要内容为出题者所青睐。但是,学生在鉴赏时经常是桃源叹无路,鉴于此,本文试图以高考语文试题中出现的以金陵(今南京)为创作背景的怀古诗为例,寻幽探秘,探究怀古诗的基本鉴赏方法。
关键词:金陵怀古 怀古诗 鉴赏
怀古诗是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出题者的宠儿,近几年各地高考就这一内容都有所涉及。尤其是以金陵为怀古内容的诗歌,更是受到出题者青睐。在2007、200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浙江(刘禹锡的《乌衣巷》,吴激的《人月圆》、《山坡羊·燕子》)、江西(高蟾的《金陵晚望》,韦庄的《金陵图》)、上海(张可久的《人月圆·山中书事》)、江苏(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的诗歌鉴赏题就涉及了此类诗歌。
古金陵,即今江苏南京市,曾称为建业、建康,是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和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建都的地方。这些朝代,如花苑中的昙花,匆匆一现。往往因为最后一两代君王贪图享受,沉醉于花天酒地,不恤国事而导致政治黑暗、国力渐衰,使政权更替,国主轮换。历史的现象常常引起人们的总结和思考,在悲恨相续的史实中包含极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金陵怀古后来几乎成了咏史诗中的一个专题。在国运衰微之际,更成为关心政治的诗人常取的题材。韦庄的《台城》就是其中一篇代表作品,“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免不了有“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之感。亡国的不祥预感,让作者在如梦似幻的氛围中流露了浓重的伤感情绪。刘禹锡的《金陵五题·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四周是沉寂的群山,耳畔是带凉意的潮声,天空是朦胧的月夜,这样的石头城更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这样的景色更强烈的表现了诗人因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怀古诗的着眼点是“古”,诗中涉及的“古”或是古迹或是古人名,诗人借古咏怀。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有很多历史遗迹,其中台城(一直是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中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结绮、临春、望仙阁(南朝陈后主修建,门窗全用极珍贵的檀木和沉香木做成,又用金玉装饰,极其奢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广为人知,这些都成为此类诗歌重要的吟咏对象,比如《金陵五题·台城》、《登金陵凤凰台》。
从历年的高考题看,此类诗选择的古迹的共同特点是体现出强烈的历史沧桑感,昔日的繁华和今朝的衰败形成鲜明的对比。例如2007年上海卷选取了张可久的《[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在这首诗里,当年繁华的孔林、吴宫、楚庙,如今已换做乔木、蔓草、寒鸦,让人顿生沧桑变化、人生无常之感,诗人的退隐情怀的表达也就水到渠成。再如《台城》“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繁华无边、极尽奢侈之能事的结绮临春,而今也难逃“成野草”的命运,读来怎不令人唏嘘?
综上所述,怀古诗的共同特点可归纳为下列几条:
一是内容上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渴望,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二是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文中提到的诗歌都具有这一特点。
三是此类题可从“对比”切入,古今对照是这类诗歌的共同特征。
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说过:“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学会欣赏诗歌,学会鉴赏诗歌,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趣味,使人生诗意盎然。万事皆有规律,在鉴赏有关怀古内容的诗歌时,如果有效的把握住这几点,一定能做到事半功倍。
(王玉华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三高级中学 45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