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2009-01-29 06:07王丽梅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9年8期
关键词:最后一课韩麦尔实景

教学设想:

传统的小说教学设计更多的是从情节入手,分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但是,很多的小说在情节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分层,如果仍然按部就班地去分析,就没有多少说服力。本文是以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的见闻和感受来表现“爱国”主题的,并没有贯穿始终的统一事件。按照教参上的“课前——上课——下课”的情节入手来分析,显得有些牵强。“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本文中韩麦尔先生是主要人物,小弗郎士是“穿针引线”的重要人物,郝叟是必不可少的陪衬,铁匠等镇上人是提升主题的点缀。从人物入手,瞻顾情节,揭示主题该是个不错的尝试。

教学目标:

1.体会作品的爱国主题。

2.学习文章独特的构思,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过程:

一、积累字词,初读感知大意

1.自读课文,圈出难字难词,好词好句。

预设举例:

易读错字:踱、挟、懊、字帖、郝叟

易写错字:祈祷、诧异、钥匙

好词好句: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动手查字典,小组讨论,解决难字难词。

3.选词造句。

预设举例:

用“懊悔”“诧异”“宛转”等词语造句。

4.教师简介写作背景。

5.用第一人称的形式复述课文。

二、从人物入手,探讨主题

1.联系课文思考:这是谁的“最后一课”?

预设板书: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的“最后一课”

以郝叟为代表的阿尔萨斯人

(教学实景:对这个问题,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小弗郎士的最后一课,但只要稍加停顿,无须点拨,学生的思维立刻就会打开,想到还是韩麦尔先生、郝叟、从前的镇长、邮递员等人的最后一课,甚至还有的学生想到了鸽子。(这是笔者所没想到的)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对后几个人做一个简单的归纳即可。)

2. 细读课文,用批注的方式说说这几个人在“最后一课”上各有怎样的表现。

①小弗郎士

(教学实景:生1:“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独句成段,表现最后一课对小弗郎士心灵震撼之大。

生2:“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直接抒发了小弗郎士的懊恼、痛惜之情。

生3:“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从“任何代价”看出小弗郎士对之前的错误深深的自责。

生4:“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表现了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上听得非常专注认真。)

②韩麦尔先生

(教学实景:生1: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从着装上表现韩麦尔先生对最后一课的重视。

生2:“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用语言描写来表现韩麦尔先生对法语和法国的挚爱。

生3:“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在动作描写里倾注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

③以郝叟为代表的阿尔萨斯人

(教学实景:生1:“郝叟老头儿已经戴上眼镜,两手捧着他那本初级读本,跟他们一起拼这些字母。他感情激动,连声音都发抖了。”表现他情绪激动,要抓紧这最后的机会学习法语,记住法国。

生2:“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个个看来都很忧愁。”从神态上表现镇上的人对丧失国土,被迫割让的忧虑和悲愤。

生3:“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表现镇上人对当时形势的关心,对国家的担忧。)

3.这些人一直都是这样的吗?之前有何表现?

(预设情景:无须深究,几句带过)

4.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预设答案:国土沦丧,爱国之情被激发,民族凝聚力得到空前的加强;通过对比突出爱国主题。学生思考的结果也与此大同小异)

5.总结小说的主题。

三、从主题出发,学习构思、选材

1.以战争为背景来表现爱国主题的文章,你会怎么写?

(教学实景:讨论后,生1:我会描写战争的场面,通过与敌人激战来表现爱国。

生2:我会描写一个英雄人物,像董存瑞炸碉堡那样。

生3:王二小、刘胡兰式的人物也可以。)

2.作者以一堂课来表现爱国有什么优点?

(教学实景:问题较难,设计的本意也就是引导学生能有多角度构思的意识,并不求有清晰的答案。学生讨论后得到了一些虽然是套话,但也有令人欣喜的答案:角度新颖、以小见大等。笔者补充道:“这样的人和事更具有普遍性,也就更具有代表性。以普通人物的平常事件、朴素思想来表现爱国,要比用英雄人物的任务式事件表现主题更具有说服力。)

3.作者所选取的人物如果加以分类的话,可以分别代表哪些不同类型?

(教学实景:生1:有学生、老师和市民。

笔者归纳:职业不同。

生2:有小孩、中年人和老年人。

笔者归纳:年龄不同。

生3:有男的,有……没有女的!他表情有些泄气,但突然昂起头理直气壮地问:“为什么没有女的呢?”笔者很高兴,笑着把他的问题重复给其他的同学:“为什么没有女的呢?”然后让学生自说观点。

这时笔者又想到当初提那个问题“这是谁的最后一课”时,有学生还想到了鸽子,笔者又来了灵感,补充说明作者不仅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不同的人,还选择了代表和平使者的物,选材典型性可见一斑。)

4.说说作者的构思和选材对自己的启示。

板书设计: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课→爱国

以郝叟为代表的阿尔萨斯人

选材典型深化主题

教学反思:

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点就是细致的描写,包括动作、神态、心理等,这本该作为这篇文章学习的重点。但是这些描写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观察和感受的,所以无论从表现内容还是语言形式来说,这些描写对于初二的同学来说理解起来都是较为容易的。因此,对此只需点到为止,再将它作为学习的重点笔者认为是没有必要的。

作为名家的经典之作,其可供学习的地方当然有很多,老师可以根据学情任选角度切入。不过,张志公老先生的一句话我们是不能忘记的:“要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要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教学设计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要引导学生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还要引导他们思考文章的表达形式。以战争为背景来表现爱国主题的优秀之作不胜枚举,可是都德先生的这篇却独辟蹊径,构思独特:从一个孩子的视角,以一堂课为载体,融合镇上的各色人等,并且突出人物的前后变化,不动声色之中主题得到了深化和升华。这种创作手法在鲁迅的名篇《孔乙己》一文中也发挥得淋漓尽致。鲁迅先生曾说在他的小说中,最喜欢的就是《孔乙己》。高尔基在谈到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时,指出他们的作品“在技巧上是典范的文学作品”。教学中如果我们把这个堪称经典的东西给遗漏了,不能让学生领略一二,那可真是有点暴殄天物了。所以把学习文章独特构思作为一个教学重点应该是适宜的,虽然之前很少有教者提到这个角度。

《皇帝的新装》中的那个小男孩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现实中的“小男孩”我们老师该怎样应付?在归纳文章人物的代表性时,有学生竟发现作品缺少了整整一个性别。“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可能有千万条理由来证明这个声音是幼稚无知的,但这难道不可能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结果吗?这个“小男孩”得到了笔者不遗余力的赞赏,“亲爱的,你呢”,你会怎么做?

(王丽梅 江苏省宿迁中学223800)

猜你喜欢
最后一课韩麦尔实景
金湖县创新“实景式”培训 提升精准执法水平
数字博物馆 线上实景游
下课之后
论山水实景剧与山水实景演出的区别
一种基于可量测影像的实景导航数据组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