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保持高校稳定的基础,也是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可靠保证。但是由于受传统思维习惯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管理理念落后,效率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群体;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4738(2009)06-0068-03
[收稿日期] 2009-11-05
[作者简介] 赵延君(1973-),女,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讲师,研究方向:金融保险。
做好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工程,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工程。对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重要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新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年代,成长于社会转型和各种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的时期。在时代变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不管在主观意识上,还是在具体行为上都产生了新的特点。
1.大学生的素质呈现出多层次性。1999年以后,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深化,高考报名条件进一步放宽和连年扩招,使得高校学生的结构日趋复杂,大学生素质呈现出了明显的多层次性。
2.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了多元的价值观念,使大学生的思想已不再像封闭年代那样简单,变得日益复杂化。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喜欢用灵活多样的眼光和心理审视社会,对时代的认识、对金钱的追求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另外,不同的经济条件、生活环境、就业机会和未来发展,使大学生们在经济、心理、学习、就业等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危机感,也使得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
3.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法律观念逐步增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伴随着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实行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不断深化来实现的,所以,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视为高等教育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另外,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学生住宿公寓化,住读与走读相结合,使大学与社会的界限进一步模糊,联系也更加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与学校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将自己视为与学校处于平等地位的法律主体。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教育的接受者,其主体意识和法治观念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
4.大学生就业形势呈现多元化。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的确立,使大学生就业真正实现了市场化和大众化。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生不再是“好职业”的代名词,他们要到基层、到一线去做“蓝领、灰领”工作,甚至要到农村去做新型农民。就业形势的严峻使大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大大加重,从而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二、客观环境的新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客观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
1.全球化的经济环境,要求我们解决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心的问题。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最显著的特点是全球化。在全球化背景下,怎么使我们的大学生既有国际眼光、世界意识,又有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尊心,这是一个挑战。
2.科技化的生活环境,要求我们帮助大学生树立更高道德责任。当前,科学技术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的各个角落。但历史一再证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未必能带来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搞不好就会人欲横流、物欲横流。鉴于此,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对人类要有更高的道德责任感、自律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和协作精神。
3.市场化的社会环境,要求我们帮助大学生培养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崇尚多元经济、多元利益。如何在多元之中有主导,多样之中有主体,多变之中有主线,特别是在利益多样化条件下如何坚持弘扬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这对大学生的培养又提出了挑战。
4.数字化的生存环境,要求我们帮助大学生形成具有对事物正确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维乃至话语系统。同时,每天面对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很多大学生不知所向,无所适从,陷入网络以至不能自拔,在心灵上产生了现实、理想和虚拟三个世界的激烈碰撞和尖锐冲突。如何引导学生处理好现实、理想与虚拟世界的关系,这是个更深层的问题。
5.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要求我们帮助大学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近几年高校招生的急剧扩大以及高校教育教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迅速推进,对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造成很大冲击,颠覆了完全学分制和以班级为主体的传统学习模式,也使学生群体发生了变化。学生群体越来越小型化、分散化、个体化,在相当多的大学生中产生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下滑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道德教育要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问题。
6.多样化的家庭环境,要求我们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现在的大学生家庭主要有四种类型: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单亲家庭、流动家庭。大学生之间的贫富差异、城乡差异、思想差异、兴趣差异越来越大,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特别是独生子女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现实。由于大学生群体多样化和差异扩大化,不少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素质脆弱和人格严重缺失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1]。
三、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针对性差。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只注重整体,忽视个体;注重普遍性,忽略特殊性;不善于挖掘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潜在思想意识。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思想的特殊性、复杂性缺乏必要认识,致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针对性教育上做得不够。
2.缺乏多样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样化,表现为政治需要更加直接,成功需要更加强烈,文化需要更加多样,社交需求更加广泛。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恰恰缺乏多样性,无法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差。
3.忽视了大学生的情感需要。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结构、人们的人生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还仅仅是理论的灌输,认识不到大学生强烈的主体独立意向,忽视对大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以至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缺乏情感的共鸣,缺乏激发学生情感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4.管理理念落后。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上仍然停留在人治的层面上,管理理念落后,对学生管理的规定过于严格,对学生的合法权益作出了过多的限制,缺乏对学生人性尊严的维护[2]。
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要积极构建与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大众化教育实际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以超前性和预见性面对现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创新教育观念。首先,要增强人本意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以人为本,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内容无不与人直接相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切实确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的核心。强化人本意识,就是要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把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更加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做到两个统一,即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统一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个性及人文精神培养统一起来。其次,要强化现代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和现代意识,以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必须使教育思想、观念、工作方式、装备设施和队伍建设等逐步走向现代化。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全面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和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体系。
2.创新教育内容。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新情况,必须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具体性、现实性。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科学精神、协作精神、传统文化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切实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把个人的人生价值与民族的振兴发展结合起来。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要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道德修养,着力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为其成人、成才和成功打下基础。在当前,尤其是要做好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荣辱观教育及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教育。
3.创新教育机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教育对象的变迁要求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首先,要保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的现代化、科学化,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所需要的现代化设备的增添和手段的更新。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待遇,确保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其次,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良好的辅导员队伍是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要把好入口关,要提高辅导员选聘标准,真正把思想政治素质高、学历层次高、管理能力强、热心并善于做学生工作的同志选到辅导员岗位上来。同时,要严格岗位培训,定期举行辅导员培训班,提高其理论修养,使他们能将“正己、敬业、爱生、奉献”的要求作为自身形象的标准,以保持良好的人格形象。第三,努力贯彻“支部建在班上”的学生党员组织工作模式。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学生骨干,可以有力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第四,建立一套有利于调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性的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一方面,针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一系列具有时代感、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另一方面,从理论学习、政治修养、道德水平、精神文明等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对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全方位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创新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多层次性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要由单向的工作方法转向多向的工作方法,由重点覆盖转向全面覆盖,由被动转向主动,由控制转向疏导。这就要求将传统的教育方法与使用新手段、拓展新领域统一起来,在抓好课堂教育的同时,还应与时俱进,以创新的精神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手段。首先,使网络的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有效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一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开展网上教育引导工作,把互联网建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需求,建立专门网站,通过信息发布、咨询服务、在线交流等形式,在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社团的工作。要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这块阵地,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把社团建设成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学校发展与稳定的积极力量。因此,需要配备优秀的指导老师,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在做好对学生社团业务指导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再次,要重视人文关怀,管理上要体现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有严格的、刻板的、固定的模式,必须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激励,创造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教育环境①。
[参考文献]
[1] 张珊莉.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学生工作之我见[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7):17.
[2] 王秋颖.情感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1):43.
On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HAO Yan-jun
(Dept. of Trade & Economics, Shiyan Technical Institute, Shiyan 442000, China)
Abstra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foundation to maintain stability of college routine work as well as a reliable guarantee for students' learning and growth. However, due to the impact of the traditional thoughts, there exist issues such as the weakening of students' subjectivity, loose target-orientation and low efficienc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erefore, we must implement people-oriented concept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its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s; education system
注: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