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洁
摘 要:生活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可尝试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把抽象的教育理论转化为具体的选择性策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联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验)》明确提出,思想政治课“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人教版《思想政治》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调“生活逻辑”,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思想政治》不但在整体架构上充分体现了“以生活为基础”,而且在具体知识的呈现中充分做到了“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活题材之中,通过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范例来展示观点。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在体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并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指导生活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具体的操作环节如下。
一、关注生活,激发兴趣
学生在学校接触大量的教材,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科学世界,至于周围的生活是怎样的,学生既不愿关心,也无暇去关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出发并体现这种已有经验和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学科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如果教师能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有机地融通起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场景,激发兴趣,承前启后,导入新课,就有可能使政治理论恢复到鲜活的状态,就有可能激发、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兴趣、信心和提升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及能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细心观察,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可以和教材内容相联系。如可从中学生生日消费盲目攀比引出“消费心理面面观”;可由奥运文化来谈“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可经学生分析自己学习进步和倒退的原因来讲“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课堂教学只有满足了生活的需要,才有效果,才有意义。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教师在引入多种多样的生活材料后,可从中提出一些疑难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从材料提出问题的方式,可采取学生自主设疑,也可由教师设疑引导。但教师在设置疑问时需要合理恰当,要有层次性、针对性,问得有目的性、启发性和方向性,才能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高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例如,在教学 《供求影响价格》时,教师出示了两幅漫画:漫画一,中秋节前月饼柜台前人头攒动,月饼价格居高不下;漫画二,中秋节后月饼柜台前冷冷清清,商家降价促销。两幅生活中常见的生动形象的漫画,立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教师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商品节前价格高,节后价格低?导致价格变动的因素是什么?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导致价格变动?价格和价值、价格和供求等的关系是什么?对于一系列问题,学生首先独立探究,然后教师可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合作探究,把遗留的问题和新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当然,学生探究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演讲赛、辩论赛、专题讨论等均可在课堂中尝试。这一环节教师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搜集材料、自主思考、自主追问、自主探索的能力。
三、教师点拨,知识构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这就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点拨,知识构建”正是顺应建构主义理论要求而提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重在对知识本身的难点或学生理解的疑难处进行点拨,鼓励学生把书读通、读懂、读透,重建认知结构,增强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本框所学的基本知识之间有哪些内在联系?本框内容与本课前面几课的内容有哪些联系?本框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如何?以此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结构脉络,体验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辅导学生运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整合教材内容;也可指导学生运用制表归纳的方法,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纲要图示的方法。
通过这一步教学,教师旨在培养学生知识构建和综合归纳的能力,学会在知识建构中获取新信息,实现知识创新。
四、领悟生活,知识升华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例如,教学中“矛盾的观点”较为抽象,是历届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在学完这一原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2008年《食品安全法》的出台”如何体现生产与安全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学生经过分析得出结论: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生产只有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才能健康发展,才能为社会带来效益。安全意识的形成,安全措施的落实,反过来有利于生产的发展。由此,学生对“矛盾”真正做到心领神会,在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解释相关现象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捕捉问题、洞察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此时不再是隔绝于社会之外、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者,而是生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管理者。学生的角色由单一走向多元,习得的知识于学生而言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可以实际解决问题的工具。如果学生长期坚持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各种生活现象,会发现政治理论不像一般人所想的那么纷繁复杂,纷繁复杂的是我们的生活本身,而隐藏在生活背后的原理、规律是可以掌握的,学生练就了发现生活的慧眼,就能够运用理论分析政治现象,轻松掌握知识点和原理。
五、参与生活,学以致用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往往只能储存在学生的短时记忆之中,只有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融为一体的知识,才可能为学生所理解、接受与内化,并最终演变为学生的能力,从而与学生的长远发展融为一体。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到:“任何学习要是增加对生活的价值的关心,任何学习要是产生对社会幸福更大的敏感性和推进社会幸福的更大的能力,就是具有人本的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领悟生活的最终目的必须是培养、提高学生参与生活的能力。
例如:结合《经济生活》教材,教师可培养学生比较不同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提高消费选择的能力;从不同角度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正确把握经济趋势的能力;掌握就业技能,提高选择职业的实际能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能力;具体分析投资种类,善于考虑各种因素巧投资的能力;关注国家的财政和税收,监督政府部门的能力;参与小康社会建设,为本地出谋划策的能力等等。在一系列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立足于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复杂事物辩证思维,在多种可能的选择中,权衡利弊,果断作出正确选择,最终让学生赢得参与经济活动的种种智慧。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了教师以往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联系,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了理解能力、自学能力。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使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仍需继续深入探索。
[参 考 文 献]
[1]贺伟.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2008(8).
[2]李松华.在快乐中实现有效教学 在教学中追求人生快乐——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课堂“七步教学法”[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11).
[3]欧阳煜.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9(1).
[4]成洁.让《经济生活》走进学生生活[J].考试周刊,2008(25).
(责任编辑: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