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云 颜忠诚
依据学生的培养方向以及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特点,目前我国大学可大致分为4种类型: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但不论何种类型的大学,人才培养始终是学校的中心任务,是高等教育体系的核心价值。一般来讲,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包括教学和科研两个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教学与科研之间既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又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状况。长期以来,学术界、高校领导和教师一直力图协调和解决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在理论层面上,众多学者对教学与科研的相互关系作了大量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在实践中,很多学校的各级领导针对教学与科研失衡的现象也作过各种有益的尝试。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被称为大学发展中的“两难问题”,尤其是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成为学者们激烈讨论的话题。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及其工作本质,有助于建立起更科学、更和谐的工作机制,使教学和科研产生良性互动效应,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因此,对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大学职能的发展历程
最初的大学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只具有单一的培养人才功能。科研工作只是某些教授出于教学需要或个人兴趣的行为,具有较强的随意性。1853年,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指出: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大学的主要目标就是传授一般知识,而科研最好是在大学之外进行。我们可以认为,19世纪前的大学是以传授较高层次的知识为工作目标,教学工作是此时大学的主要职能甚至是唯一的职能。科研工作处于辅助性地位,其目的在于为教学工作服务。
科研职能的逐渐确立主要起源于德国的大学。哲学家费希特曾提出举办大学的两条原则,即“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18世纪初,洪堡按照上述原则提出了“教学与研究在国家保证的教学自由的前提下相结合”的办学理念。柏林大学首次明确了科研工作是大学的主要社会职能和主要任务之一,成为大学职能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要标志。自此以后,大学从单纯的文化与科技知识的传播机构,逐步具备了另一个职能,即文化与科技知识的创造机构。洪堡的办学理念,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迅速在英国、美国及全世界得以推广。“独立战争”之后, 美国借鉴德国大学的经验,把“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办学思想贯穿到实践中,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大学,科研与教学共同成为大学教育的主体。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威斯康星大学的范·希斯明确提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强调大学依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传播知识、专家咨询为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大学不仅是教学科研的中心,而且还应是社会服务的中心。这种大学职能论在洪堡“教学与科研统一”理念的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而被称为“威斯康星精神”。
现今,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高校的主要职能,尤其是教学和科研职能,已经成为高校工作中的核心事业。
二、教学与科研的相互关系
作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人们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近年来,众多学者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作了更深入的研究,一种观点认为,教学和科研之间是共生的、相关的,甚至是协同的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二者之间是独立的、不相关的,甚至是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关系。
既然教学与科研工作长久以来并存且不乏成功的经验,就说明这两项工作并非是完全独立的。简单地把二者割裂或者对立的做法是片面夸大了二者之间的矛盾,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共生性和相关性,是因噎废食、回避矛盾的消极行为。积极的方式应该是调和、解决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使二者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创造知识与传播知识本身就具有内在的、有机的相关性,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与科研并重是现今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可以从以下方面营造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1.教学与科研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创新知识尤其是自主创新知识是教学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知识的陈旧必然是教学水平低下的根源,而缺乏科研体验的知识传播同样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阻碍。大学是知识创新的主要承担者,是重大原创性成果和技术攻关的主要力量,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又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科研工作还是体现精神自由即学术自由、学术自治、学术中立的主要载体。此外,通过科研工作还可以了解到当代科技发展方向、学科前沿动态、最新研究成果等。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及时融入这些学术成果和知识,势必会使教学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也更符合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师自身学术水平的提高,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动态、学科发展趋势等体现在教学工作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内容更先进、更生动、更新颖。科研工作不仅可以促进专业和学科建设,促进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生的适应性。
教学工作是科研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学是对科学知识全面化和系统化的传授,有利于为科研整理思路;教学是科研的验证和传播,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科研存在的问题,并可以引发新的科研课题;教学还有利于相关学科的融合与借鉴,培育出新的交叉学科。
2.科技创新平台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高校的科研体系中具有完备的软硬件条件,包括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不同类型的实验室,以及各种类型的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同时也是高质量科技实践平台,在促进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高校特有的人才培养基地。
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要依托重点实验室和其它教学科研实验室,建立以学术带头人为主、跨学科和专业方向、优势互补的科研团队。团队成员既从事科学研究又承担本科教学,成为名副其实、和谐共进的教学科研团队。在教学的过程中,科研实验的方法可以直接转化为实验教学方法,创新的实验教学具有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的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科技创新平台为基础,通过实验室开放基金和科研立项,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创新实践条件。学生在创新与实践的环境和氛围中,自己选择科研项目、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步骤,自己动手做实验,这种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3.以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创建研究性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研究性教学模式是以科学原理形成过程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是在综合美国“发现学习模式”和瑞士皮亚杰“认知发展学说”基础上构建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的途径。
研究性教学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教师的科研成果渗透到教学中。即让学生接触到知识产生的起因和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参与科学研究的开放式教学。即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承担部分实验任务,以实践的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在研究性教学中,教学与科研始终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科研中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学生了解了学术前沿,丰富了知识。高层次学术会议、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座、系列论坛、发明创造的现场等学术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开拓了学生的学术视野,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在科研的氛围和实践中,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更符合实际工作的需求。
4.科研活动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科研精神
高等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会学习新知识,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具有直接的教育作用。
教师在科研工作中的严谨、探索精神是学生学习的榜样。科研任务的完成、科学结论的获得是一个辩证思维的过程,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思维,进行科学的抽象,这可培养学生论证的严密性,引导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研课题的难度、深度和广度有所增加,科研社会化趋势加大,个人单打独斗的科研方式已经不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在科研过程中要组建科研团队,这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顾全大局、互相配合的团队精神。
科研活动可引导学生树立追求真理的志向。挑战权威和传统观念,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不畏艰险、勇于探索、锲而不舍、坚持真理、团结合作的科研精神。
三、教学与科研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教学和科研中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实现教学科研互动作用。和谐的教学科研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提高。高校教师不仅应该具有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而且还应将它应用于教学,丰富完善教学内容,只有形成良性互动的协调发展态势,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才能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关系。我国高校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高校相比,科研工作开展的历史较短且科研水平较低,尤其是数量占有绝对优势的地方高校。我国高校应该合理定位,消除教学与科研冲突带来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科研的推动作用,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增强学校综合实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1.通过学科建设实现学科内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学科建设的目的之一是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发展。在学科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科研的职能,通过科学研究来带动学科发展、完善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知识结构,增强学科综合实力。学科建设的本质是对科学知识的发掘、综合、应用和传播,而这一目标要求教学和科研进行成分的融合,形成和谐的有机共存关系。因此,教学和科研统一在学科建设这个框架内,通过学科建设的过程,实现二者的交叉融合、和谐发展势在必行。
2.以激励机制改革完善现行教学与科研管理体制
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是由原有的教学管理体制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其目的主要是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这种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当前高校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指导作用。高校应尽快建立起一套既能适应新形势下教学与科研的需求,又能促进和保证二者之间良性互动的管理体制。
激励机制是完善现行教学科研体制的指挥棒,若激励机制注重教师的科学研究表现和成果,对于开展科学研究给予较高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在职称评定、考核等中占有重要比例,则教师们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重视科研活动,反之亦然。因此,高校可根据自身的教学与科研状况,以及二者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制定符合学校发展规律的管理激励机制。但不能忽视教学是立校之本,任何时候都不能摒弃教学这一基本职能。
3.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以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
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有两方面,除了有物质上的激励因素,如晋升、奖金等,还有与人的工作环境有关的因素,如工作的满意程度、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等。因此,高校的激励与约束机制除了要考虑物质奖励外,还应充分考虑教师的心理满足程度。教师的性格、爱好和能力各有不同,有的教师在性格和爱好上更适合从事教学工作,而有些教师对科研更有兴趣、更为关注,学校应充分考虑每位教师的情况,使他们的工作有所侧重,他们的教学科研成果得到同样的认可。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没有专职的科研人员,科研人员都承担着教学任务,而教师的职称评定、晋升也都与科研成效挂钩。学校可从教师实际情况出发,给予教师充分的自主性。对于那些教学能力较强,且热爱教学工作的教师,可让其专门从事人才培养工作;而对于那些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可让其在一定时期专门从事科研工作,成为专职科研人员。这样,既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学校综合实力的提高。
教学与科研是高等教育的两大支柱,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高校教学与科研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具有“源”和“流”的关系,没有教学的科研不是高校中的科研,没有科研的教学不是完整的大学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在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机制下,定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和谐发展。
注:本文系首都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高校的主要职能中教学与科研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科技处、教务处)
[责任编辑:蔡桂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