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泽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中国经济亦受到冲击,经济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新增就业机会减少。而 “611万”这个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克服当前困难,走出危机,实现突围,是摆在每一所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冷静观察、客观分析,充分了解目前就业工作面临的大环境
1.全球经济大环境对外语类人才需求的影响
外语类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为国家外事部门、国有企业的海外事业部门、对外贸易公司、外资企业、对外文化交流等单位。国际金融危机直接导致国家进出口贸易额下降、外来投资减少、外资企业裁员等后果,有效需求岗位严重减少,部分外贸企业因生存艰难而停止人才招聘,世界各国因经济不景气减少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等情况,对外语类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可以说,国际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尤其是外语类毕业生的就业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
2.大学生就业整体状况对外语类毕业生的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待值与有效需求之间的矛盾已经很突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矛盾。外语专业毕业生一直以来处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就业层次相对较高,个人期待值普遍居高不下。而全国外语类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几乎每一所大专院校均设有外语专业,非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外语水平也大大提高,这些无疑增加了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3.学生对危机的恐惧心理及较高的就业期望值之间矛盾突出
在危机面前,本来就对求职过程不确定性充满紧张感的毕业生再一次受到强烈冲击,他们普遍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部分毕业生存在失眠、易怒、悲观、绝望等严重负面情绪。即使如此,大多数人仍对一份高层次、高质量、高薪水的职业充满期待,不愿降低期望值。在一项针对外语专业毕业生的调查中了解到,75%的学生重视就业单位的知名度、薪资水平及高福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80%的学生渴望一份稳定的职业,尤其是女生。
二、科学应对、大胆创新,把高校建成保障外语类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屏障
面对困难,外语类院校应积极应对,整合资源,科学探索,立足学校办学特色,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创新机制,确保毕业生实现就业愿望,争取高层次、高质量就业。
1.构建健全的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
多年来的就业工作实践证明,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以及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的三级就业工作体系是就业工作取得圆满胜利的重要保证。在金融危机面前,学校党委只有始终站在就业工作的最前线,明确“全校上下齐努力,开辟就业工作新领域”这一重要目标,统一思想、统筹资源、统览全局,分阶段明确任务,分部门分解任务,才能形成全校师生员工“人人关心就业,就业工作关系人人”的局面。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把就业工作列为“365工程”,提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学校党政一把手多次主持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各部门发挥优势,从不同渠道推介毕业生,宣传学校就业工作,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努力使用人单位形成“一旦需要外语外贸人才就想到北外”的概念;学生工作系统及共青团,学联更是把就业作为核心工作,建立了一批实习见习基地,成为毕业生成长成才的助推器。
2.深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坚持精英化培养战略
学校招生部门应结合毕业生就业流向特点以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素质要求,本着“招生规模与学校精英培养的步幅协调,招生结构与社会需求合理匹配”的原则,在生源特点、优势特长、外语背景、性别结构等方面不断进行优化调整,将有志于祖国的外交外事外贸领域的优秀青年吸引过来,为学校教育教学及就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就业部门从2009年开始联合启动“人才战略”,到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联动宣传,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学校始终坚持“小班教学”,班级规模从16人至24人,保证了精英人才培养。在一项针对数十家用人单位的调研访谈中,99%的单位表示“之所以来北外招聘,主要是因为学生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出色的外语能力”。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更加苛刻,北外毕业生之所以能在严酷的竞争中获得用人单位青睐,也是学校实施复合型、复语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果。学校英语类学生除了出色的专业水平外,经贸、金融、外交、法律、新闻、中文等复合专业的学习使他们大大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许多参与竞争的机会;非通用语类专业除了本身的外语专业外,专业的英语水平为他们在竞争中增加了砝码,使他们成为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
3.与用人单位多渠道共建,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新的形势面前,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学校应围绕发展中的瓶颈问题,着力在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方面寻找突破口,不断探索与社会各界合作的方式和方法,摸索出一条有外语院校特色的与用人单位合作之路,即邀请用人单位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和就业的全过程,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近些年来,北京外国语大学与外交部、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等党和国家重要外事部门,新华社、中国外文局、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中国银行、中冶集团、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重汽集团等大型央企,以方大集团为代表的优秀民营企业,以及 “外办共建计划”中的全国省市外事办公室等用人单位,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合作共建关系,联合开展了用人单位代表和专家到学校授课、学生到用人单位参观交流、优秀校友返校招聘、毕业生参加就业实习实践等多种促进就业的活动。用人单位代表直接参与北外的建设和发展,为北外毕业生的成长成才建言献策,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帮助北外学子在就业竞争中增强了自信心与适应力。同时,北外的教学科研成果通过各种外语支持项目辐射到用人单位,学校教师对用人单位和就业市场了解程度不断加深,既有利于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有利于动员适合的毕业生到合适的岗位,实现“人职匹配”,降低求职和招聘成本,取得共赢。
三、积极实践、提升素质,帮助毕业生主动出击,保持就业优势
1.利用社会实践这个有效载体,锤炼自身意志品质
社会实践一直是锻炼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措施。外语类院校应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更多的毕业生在实习、见习等实践活动中锻炼成长。
一份北外毕业生的求职简历就能显示出学校精心搭建的社会实践大舞台的功效。 2006年以来,学校以“歆语工程”和“志愿奥运”两大体系为依托的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不仅锤炼了学生过硬的外语水平,向社会各界展现了北外学生吃苦耐劳、服务社会的良好品质,还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报国志、爱国情。“歆语”,即美妙的语言,带着传播美妙语言的光荣任务,学生走进边疆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和京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北京奥运会期间,陪同贵宾的志愿者64%来自北外,学生的外语水平、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团队精神高度提升。正是这些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使北外毕业生在2009年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表现出了强大的综合竞争力。
后奥运时代,奥运会多语言服务中心转化为北京多语言服务中心,继续为首都及全国提供优质高端的外语服务。北外学生在新的历史机遇中继续谱写青春之歌,其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必将成为就业竞争中的制胜法宝。
2.理解支持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调整自我就业心态
在就业工作实践中,毕业生求职前焦虑茫然,签约前不知如何选择以及入职前后违约等行为均是职业规划不清晰造成的。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就业信息,实现合理分流?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此,北外通过 “十个一”工程建设,即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工作队伍、一个由人力资源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一个就业必选课、一个学生职业发展社团、一条咨询热线、一批学生干部党员、一份《职场扬帆》报纸、一本《北外就业》杂志、一个就业网、一场“职场嘉年华”品牌活动,推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全程化、全员化建设,实现了科学指导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做到了“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多对一”的交互式立体化的指导服务,使毕业生的茫然与焦虑通过科学指导、成功就业而得到解决。
3、积极参与学校就业工作,变客体为主体。
学生作为就业工作的主体,他们的积极参与是学校就业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学校有效指导的基础上,学生应身体力行,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支持学校工作,响应国家号召。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生党员成立了志愿岗,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协助处理办公室事务,接待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了解就业政策、熟悉工作流程后,走到院系普通毕业生中间,和非毕业年级学生座谈,进行政策讲解和就业规划指导。他们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以切身体会现身说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既是党员先进性的集中表现,又起到了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在毕业生的积极参与下稳步有序地推进。
总之,金融危机下的高校就业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开动脑筋,科学筹划,在危机中寻找出路,是高校就业工作始终面临的课题。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责任编辑: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