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新力
人类进入文明史后,随着国家的产生,历史与政治便相生相伴了,政治现象、政治制度、政治斗争、政治往来等构成了历史中政治史的重头戏。可以说,政治是对历史现象的理论概括与深化。因而,史政综合题不仅在文综测试中,就是在原先的高考模式中,也是常见的考查形式。根据近年文综史政综合题的特点,笔者将其大体分为五种形式,下面分别来阐述。
一、政治概念融于历史试题型
例1.(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21.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
解析:历史教学中经常用到一些诸如“政党、政体、国体、民族”之类的政治概念和术语,但由于历史教学的特点,课堂上不可能对这些概念或术语进行深入讲解。高考命题者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将政治概念穿插于历史题干之中,看似是历史试题,但其实只有掌握了相应的政治概念,才能顺利解答。如本题是完全的历史情境试题,若学生用历史知识去分析,是很难做出正确判断的。但只要能够迁移思维,把政治学科中有关“共和”的概念迁移过来,运用共和主义的中心内容“民族国家的构建和民主制度的建设”的特征去分析。即可得知,只有“共和主义”不仅反映了“不得授予贵族爵位”是防止和反对专制特权的,而且也体现了美国的政体是共和。那么就很容易确定正确答案为D。此题是一个标准的文综题,解答此题要用到政治学科的政治学部分“国体、政体”的知识。
启示:在文综学习中必须注重对史政交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把史政学科间“知识与方法的迁移”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中。
二、历史试题与哲学理论融合型
例2.(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22.韩国建立后,仿效欧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迟缓。20世纪60年代初,军人集团执掌政权,实行威权政治,经济高速发展。进入90年代后,韩国确立了政党政治。这反映出在韩国()
A.只有威权政治才能干预经济
B.欧美式政治体制不适合发展经济
C.经济发展与推行政党政治必须同步
D.民主体制的确立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
解析:中学历史教材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编写的,因而“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是中学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要求之一。但历史教材对这些原理是没有涉及的,它主要在政治学科的哲学常识部分进行学习。因而学生要把政治所学应用于历史问题分析之中,这既是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表现,也是史政综合学习的必然要求。此题中,学生只要深刻理解掌握了政治学科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唯物史观原理,就能准确地判断出其答案为D。
启示:进行历史学习时要有综合意识,要能够把政治学科中的某些原理应用到历史现象或历史事物的分析中,以加深对此历史现象或历史事物的深刻理解。学习时要特别注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掌握,尤其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并能用它们来指导自己分析历史问题。
三、时政热点切入历史试题型
例3.(2009年高考重庆文综卷)23.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解析:现实可以是历史的重演和再现,所以同学们不仅不能忘记历史,而且还要以历史来认识现实或以现实去探讨历史。本题就是在整个“新金融危机”的时政情境下,结合历史问题而设置的史政综合题。虽部分题干是政治情境,但选项又回到了历史学科之中,构成了一幅“现实一历史”的画面,是非常好的一道史政综合题。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的关税大战会危及各国经济利益,也就必然使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答案为B。
启示:在时政热点的学习中,尤其是对与历史有深刻渊源的重大时政热点,学生要能够以历史的眼光去分析,从而使历史学习达到“以古鉴今”的社会功效。
四、运用哲学观点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评析型
例4.(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39.阅读分析资料和图7(略),完成下列各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
(5)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维护国家独立的正义战争。运用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威廉·凯宁“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
解析:哲学观点一直以来常被用于分析或评析时事问题,是政治学科考查的重点。随着文科综合测试的推行,运用哲学观点评析历史现象也逐渐成为文综考试的重要命题点,如本题就是其典型的代表。内因决定外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起决定作用;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是战争朝胜利转化的内因;包括“驼峰航线”的开辟等在内的国际支持,是促使战局尽快实现转化的外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威廉·凯宁强调战争物资供应对于中国坚持抗日战争的重要性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因,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中国人民的坚持抗战,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改善了中国抗日武装的物资供应,有利于中国人民坚持抗战。这类试题很好地体现了文综测试下政治思维与历史思维相结合的新特点,对学生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启示:文科综合学习中要能够对历史事物进行正确评价,就必须时刻加强运用政治学科方法分析历史事物的训练,这也是综合考试下实现学科间“知识与方法”迁移运用的基本要求。
五、运用政治原理对古今历史事件的差异进行评析型
例5.(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39.……(5)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国际贸易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现代贸易与历史上的三角贸易相比有何区别?
解析:历史上相似的事件,不一定有相同的原因和结果,古今如此,中外亦然。如何去说明它们之间原因和结果的相同与相悖,除运用历史的史实去佐证外,更要求我们用政治学科知识去分析。正如此题,要准确辨析就要用经济学中有关贸易的原理和术语去分析解答:现代贸易的对象一般是商品、技术和劳务。三角贸易中除了商品外。还把奴隶当作“商品”进行交易。现代贸易以等价交换为基础原则,贸易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要学会互利合作。三角贸易中存在违反等价交换原则的行为,导致财富主要流向欧美。
启示:文综学习必须加强政治学科知识学习,尤其是要学会运用政治学、经济学原理去分析历史现象的异同,提高学生评判能力,做到“政”为统帅,“史”为依据。
以上只是笔者根据近年高考文科综合卷中所出现的史政综合题作了一下总结,随着文科综合命题技巧的日益成熟,必然会产生更多新的题型。不过只要学生在学习时善于总结,细心体会,探索出试题的解答规律与技巧,就必然能够大大提高解题效率与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