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拉克”来袭看两岸真情互动

2009-01-20 02:49刘世洋
中国报道 2009年9期
关键词:拉克台湾同胞同胞

刘世洋

8月8日,莫拉克台风抵台后,连日带来强降雨,引发百年一遇的严重水灾,给岛内民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然而,天灾虽无情,但同胞有大爱。大陆各界的爱心和善举,成为台湾同胞抵御水灾的坚强后盾。莫拉克台风激发出来的手足之情、同胞之爱,不仅是两岸同胞患难相扶、共克时艰的集中体现,更是未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凝聚民族情感、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源动力。

台风“莫拉克”重创台南

莫拉克台风8月9日的卫星云图酷似“一个人拿着水桶泼向台湾”。事实也确实如此。台风在高雄、台南、屏东等南部县市造成近3000毫米降雨,“3天下了整年的雨量”,14处雨量站单日降雨超过1000毫米,9处跻身历年前10强,屏东尾寮山以单日降雨1403毫米改写历史纪录。加之瞬间风速高达17级的强大风力,及100多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台风终于演变成百年一遇的严重水灾,其规模之大,伤害之深,救灾之难,远超过1959年的“八七水灾”及1999年的“9·21大地震”,给岛内社会生活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破坏。

此次台风灾害打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尤其是给南部居民带来严重困难。莫拉克台风登陆后,多数县市陆续停止上班上课,各种文体演出被迫取消,证券交易所与汇市宣布休市,“农委会”所辖森林园区全部封园,多个“部会”暂停日常工作……

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干扰:2.5万灾民被迫撤离,数万民众被困并断粮,部分市区生活必需品供应中断,累计超过159万户家庭停电,77万户停水。多数县市公交系统陷入瘫痪,台铁跨线夜车取消,主要机场和航空公司暂停航班,台北机场取消全部岛内航线,台北、高雄等两岸包机航班,及金门、马祖等“小三通”航线也全部停航……

不仅如此,水灾还重创岛内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市内绿化树折毁严重,直径1米的老树也被连根拔起,沿路停放车辆损毁无数。山体塌方阻断铁路、公路等交通命脉,100多座大型桥梁被毁,仅高雄港区就有近10艘轮船搁浅、翻覆或失踪。洪水共导致1305所学校严重受损,近万民宅和店铺被冲毁流失,部分村庄及良田一片汪洋大海,台南县全部31个乡镇悉数变成“泽国”,嘉义县10多个乡镇沦为“孤岛”。农业受损高达158亿元新台币,仅次于1996年的“贺伯”台风;本属旺季的旅游业大幅降温,“观光局”所属景区短短几天内损失6.7亿元新台币,旅馆订房率跌至谷底。

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办公室20日发布报告指出,全台经济损失高达34亿美元。

但令人尤其痛心的是,洪水吞噬了百条台湾同胞鲜活的生命。统计到25日下午6时为止,“莫拉克”台风造成全台共461人死亡、192人失踪、46人受伤,其中遭泥石流淹埋的高雄县小林村318人死亡、24人失踪,全台最终死亡人数可能超过650人。台风过后若再引发疫情,甚至与甲型H1N1流感合流,将进一步威胁岛内民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灾难面前,你们并不孤单”

在岛内民众生命财产遭受严重威胁的危难时刻,大陆各界心系灾区,纷纷展开赈灾捐助行动,为台湾同胞抗灾及重建奉献爱心和力量。

10日,中共中央台办在第一时间致函国民党中央党部,“对遇难同胞深表哀悼,并向受灾父老乡亲表达诚挚慰问,祈愿台湾同胞尽早度过灾难,回归安宁生活”。这是台湾收到的第一件慰问函。

巧合的是,国民党在去年汶川地震中致函中共中央,也是大陆收到的第一件慰问函。

紧接着,海协会、全国台联、台盟中央、中国红十字会、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海旅会、全国妇联等民间组织及许多地方党委、政府也纷纷向台湾有关方面致电、致函慰问,表示愿意为抢险救灾和重建工作提供援助。

13日,台“行政院”公布请求国际援助物资清单,中台办立即做出回应,强调“大陆愿意尽己所能提供协助”,提供包括俄制米-26型直升机在内的“任何型式”直升机给台湾救灾,也愿意派遣救援队、医疗卫生专家和重建队伍,参与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大陆同胞加班加点,连夜赶制出1000套活动板房,帮助安置屏东县佳冬乡及遭泥石流“灭村”的高雄县小林村等地村民。大陆还空运1000台消毒机、1万件毛毯、1万件睡袋,厦门驰援金门18吨蔬菜,厦门、泉州、漳州等港口协助9艘台籍船只紧急避风。

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接见高金素梅率领的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时表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台湾同胞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我们将继续向台湾同胞提供救灾援助,支持台湾同胞搞好灾后重建”。

台湾主流媒体对此给予高度评价,纷纷将“台湾同胞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放在显著版面,认为“大陆展现出愿意协助台湾灾后重建的高度诚意”。国民党副秘书长张荣恭指出,这是胡锦涛总书记今年除了与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会谈外,唯一接见的台湾民间团体,充分显示大陆对台湾水灾的高度关切。中台办主任王毅随后宣布,向受灾的台湾少数民族同胞专项捐助2000万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大陆各界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形成全民捐助抗灾的感人场面。

10日,正在台湾访问的福建经贸交流团和银联卡代表团分别捐款100万元人民币,成为大陆首批捐款;12日,海协会18家理事单位捐款1.06亿元人民币和500万元港币,是当时最大的一宗捐款;17日,大陆台商最大聚集区的广东省东莞市捐款5.6亿元新台币;19日,大陆首场援台赈灾晚会“闽台情深、共渡难关”在福州举行,共募款4.37亿元新台币;20日,东方卫视等6家电视台在京合办“跨越海峡的爱心”赈灾晚会,共筹得3.514亿元人民币。

截至22日,大陆共捐款7.818亿元人民币。

此外,大陆16个同名村庄针对遭遇“灭村”的小林村发起“我们都是小林人”爱心特别行动,大陆宗教界纷纷举办受灾同胞祈福法会,在台大陆游客在第一时间投入救灾。岛内舆论认为,大陆对台湾抗灾的捐助不仅数额庞大,而且民众参与性和代表性强,充分显示出大陆对台湾同胞“人溺己溺”的手足深情。

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对灾情也感同身受,两岸三地300名艺人联手举办赈灾义演,从官员、富商到普通老百姓,纷纷加入捐助行列。截至22日,香港共捐款1.5亿港元,澳门1500万澳元,其中,香港特区政府5000万港元,澳门特区政府1000万澳元,李嘉诚、邵逸夫各1亿元新台币。中国驻美大使馆共收到来自华盛顿福建同乡会、美中工商联合会等两岸三地侨胞6万美元捐款,部分华侨艺术团体还举行赈灾义演。

大陆援台:两岸互动“最佳见证”

大陆倾力援助台湾同胞救灾的善举,获得了岛内各界高度赞誉。“在灾难面前,你们并不孤单”的信心传递,极大地坚定了台湾灾民战胜洪水的信念。

从去年汶川地震到今年莫拉克台风,两岸同胞在自然灾害面前相互扶持,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凝聚了共同的民族情感,深化了“两岸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国民党中央党部副秘书长张荣恭指出,经历屡次天灾的考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逐渐稳固,两岸互助合作与和谐相处进入新的阶段”。岛内舆论也期待水灾成为“完成两岸和平共处进程”的契机。

两岸联合应对自然灾害、推动建立两岸灾害防救机制的时机逐渐走向成熟。回首10年前的“9·21大地震”,李登辉执意推行“两国论”和“地震外交”,导致两岸难以有效合作。而到了10年后的今天,台“陆委会”、海基会多次向大陆表达谢意,认为两岸基于“相互理解及合作”的方式救助灾民,为两岸良性互动做出了“最佳见证”。

大陆放行美国军机赴台“实施人道主义援助”,充分显示两岸互信已有大幅提升,两岸联手抗灾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渐形成。

莫拉克台风激发出大陆各界手足情深的同胞大爱,在岛内已经产生良好反响。这有利于凝聚民族情感,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新动力,未来可能进一步成为两岸深化合作的新契机。

猜你喜欢
拉克台湾同胞同胞
两岸同胞一家亲
刘毕新
回归
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的?重大意义
小狐狸拉克探长
肘前外侧入路逆向反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
大陆领导人高度关注并作出重要指示
海外同胞与中国健儿心心相连
杉木半同胞24年生优良家系选择
台湾同胞参加抗日战争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