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009-01-20 01:56陈万清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藏族政治课情境

陈万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作为一种心里倾向,使学生的各种器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接受知识信息达到最佳效果,由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而藏族学生的母语是藏语,他们对抽象理论的理解,就显得更加困难,因此,激发藏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师生关系建立的情感化

内地西藏班的学生从小学毕业就远离父母和家乡,来到异地求学,而这一年龄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相当重要的阶段,他们在求学的道路上所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强烈需要有人理解、渴望向人倾诉。但是,由于藏班学生普遍缺乏自信,使得他们在与同学和老师相处时,总有一种戒备心理。尤其是中学生的成人感使得他们极力想摆脱成年人的影响,于是从心理上拒绝与老师沟通。这样一来,他们与人交流沟通的机会极其有限,致使他们常常觉得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爱护,有话没处说,情感交流严重受阻。这个时候就要求每一位任教老师都要重视学生在情感上的需求,这也是教学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是获取知识的土壤和动力”。孔子也说过: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每一位老师都曾经是学生,都会有过这样的体会:当自己喜欢这门课或者喜欢这门课的老师的时候,就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从而可以达到相对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而当自己不喜欢这门课或者不喜欢这门课的老师的时候,就会对这门课产生抵制情绪,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这一点在内地西藏班的学生中尤为突出,而在众多课程当中,由于思想政治课的特殊性,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较之其他课程而言影响更大。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该怎样进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克服情感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提高学习效率呢?首先,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让藏族学生钦佩你、欣赏你。教师在年复一年地教学中,传授着同样的内容,很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许多知识也会逐渐遗忘。作为“授业”和“解惑”者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觉的终身学习者,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尤其是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老师,更应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与时代和生活贴得最为密切的一门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哲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如果教师能够不断充实自己,能把自己的学识与所教的内容融会贯通,并把所教理论和现实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活动就会变得生动而有趣,学生也会易于理解,乐于接受,轻松自然地获取新的知识。

作为藏班学生,接触社会和外界的机会毕竟有限,因此,他们对于知识和信息的渴望是很强烈的。如果教师能把学生关注的国内外大事与课堂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又能让学生感受教师的博学多才,产生对老师的钦佩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从事教学。

其次,教师要给与学生更多的关怀和爱护,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教师在教学中要懂得以情感人,特别是藏班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怀、爱护。藏班学生的人际交往绝大部分是与老师之间的交流,这种朝夕相伴的生活,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教育工作便更难以收效。热爱和关心学生是教师道德要求中的重要规范,是教育活动有效展开的前提。教师应当自觉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怀有高度的爱,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实际上,热爱学生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教师爱学生,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必然更强烈,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同时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形成一种求学上进的热情。

热典卓玛是一个性格比较开朗,但学习上又是比较粗心大意的女孩,平时在政治课上也没被我少批评,但始终不见有明显的改进,我甚至隐隐约约地感到她还有一点抵触情绪,因此,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同时也在思考着如何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藏族学生从小就生活在雪域高原,常年空气比较稀薄且干燥,所以他们不大适应沿海平原阴冷、潮湿的天气,一到冬天,天气还不太寒冷,就有些学生开始捂热水袋了,同时又不肯多穿衣服。在一次冬天的课堂上,我发现热典卓玛在记课堂笔记时,另一只手放在桌下,当时,我以为是在捂手,就不点名地进行了批评。下课以后,一位同学来问问题,等我答完疑以后,却发现热典卓玛在座位上默默抽泣,还有几位同学在劝说,我走过去问明情况。谁知,热典卓玛很委屈地说:“老师,我知道您批评的是我,我也知道您不喜欢我。可我不是在捂手,而是由于关节炎复发,用手抓着想减轻疼痛!”我一听,顿感内疚,一边当场表示道歉,一边说一些要及时找医生等安抚的话。回到办公室以后,就一直想着能不能为这位学生做点什么,后来,想到买一副护膝,可以保暖,也就会减轻疼痛。于是,我连忙赶到体育用品商店,买了一副比较精致且不影响形象的护膝。当我把护膝放到热典卓玛同学手上的时候,她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事后,我欣喜地发现,热典卓玛同学上课更专心了,作业、考试更细心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教学情境创设的生活化

学生的现实生活范围,包括他所处的家庭、社区、当地的风土人情、国家等社会环境,一般来说,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课本的局限性,使其与学生的实际尚存一定的距离,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恰当的教学情境必定是取自于现实生活,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学生所关心的或有能力关注的现实问题;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走向生活,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融合起来。创设教学情境,对在内地求学的藏族学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在全国统编教材中,许多背景材料多是以内地为主的,尤其在当前实行新课改后,很多实行课改的地区课本,创设了大量的教学情境,但有着很强的地方特色。因此,不管在哪种内地使用的教材中,能与藏族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情境很少。这就要求从事内地西藏班教学的教师去从藏族学生身上、从他们开始生活的地方挖掘素材,创设与藏族学生关系密切的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促使学生的内在情感因素产生共鸣,努力揭示和获得场景提供的内在知识,最终从感性认识经过内在思维,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觉得“政治课内容,就在我身边”,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笔者在讲授《感受文化影响》中关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这一内容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边拿出一条课前准备好的一条洁白的哈达,请一位同学演示了藏族同胞行见面礼献哈达的方式,同时,配以美妙动听的藏族歌曲《哈达》,使学生很快就进入了融融的情境之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接下来,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交流了自己其实懂得并不太多的献哈达的方式及其蕴涵的意义,最后再拓展延伸,让同学们一起来分析藏民族这种交往方式深厚的文化根源,深切感悟到:我们藏民族是一个热情好客、追求真、善、美的优秀民族,我们要发扬光大这一民族优良传统。同学们个个脸上都洋溢者自豪的神情,那种成功的感觉不言而喻。

三、教学问题设计的巧妙化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巧设一定难度的疑问,并根据藏族学生的生活体验,设置一些带有针对性的问题,以激发他们的探究,让他们在探究中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得一种自主成功的快乐。为了能顺利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注意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出现太大的梯度,使藏族学生有话说、敢说,这样就可充分地激发他们质疑和解疑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正确行使消费者的权利》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出示了这样的一段材料:据南通大润发超市反映,该店自开业以来,经常发生有顾客拆开食品包装品尝,或是打开其他日用品包装试用,为此一项,每年要损失10至15万元。问:这是不是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为什么?你还能够列举其他类似现象吗?作为一个消费者,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学生在这一系列问题的启发下,积极主动地去探求新知。这样一种比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能对学生的社会生活有指导性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然,除了必须创设贴近社会生活,还要注意 “问题”要有其内在价值,即内在的思想教育价值;“问题”的设置要讲求一定的延展性、开放性、承续性、层次性和启发性。充分调动藏族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懂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基本思想、政治、道德观点,并深信不疑,以形成他们自己的认识,帮助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兴趣是成功的基石”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恒心、有耐心,通过多种形式激发、提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一定能收获到良好效果。

猜你喜欢
藏族政治课情境
The Light Inside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
《演变》《藏族少女》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