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讨论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初步探索

2009-01-20 01:56王秀琴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讨论思维能力语文教学

王秀琴

【摘 要】素质教育十分强调个性教育,而个性教育的实质就是教育学生树立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其核心是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将讨论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与学、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思考的能力。充分认识讨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 讨论 教材理解 思维能力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讨论作为一种能够有效调动学生思维的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课堂讨论使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角,充分地调动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课堂讨论既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现实选择。

一、用讨论诱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的欲望

要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化,没有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心理和参与意识是难以奏效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善于抓住时机创造出一种氛围,让学生动脑思考问题,动口表述自己的观点,产生进一步探求未知,获取新知的欲望。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看电视》一课,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诗,写的是一家人看电视时互相谦让的关爱之情。在教学时,在熟悉课文的前提下进行讨论:①文章是如何表现我们一家人对不同电视节目的态度的?②为什么爸爸、明明听不懂京剧,只好“打盹睡觉”,却没有走开?③为什么奶奶虽然看不懂足球,却“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④为什么说我们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通过讨论使学生清晰地明确了课文蕴涵的“情”与“趣”,进而通过一个“爱”字进行语句训练。

句一:因为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 。

句二: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我们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

句三:因为我们都爱妈妈,想让妈妈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

这样的讨论,学生融自己的情感看法于主动发展之中,很好地进入了探求新知的学习状态。

二、用讨论帮助学生深化理解教材,提高感悟性

讨论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愈是深层的问题争辩也就愈激烈。在讨论过程中,为了证实自己的正确

性,显示自己的能力,学生会主动地反复研读教材,查询资料,这样教材的内蕴就在一次次讨论中逐渐显露,被学生内化,继而在讨论中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如教学《白杨》一课时,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①我们这里青山绿水,为什么大戈壁都是“昏黄一体呢?②为什么白杨在大戈壁也能变得那么高,那么直?③爸爸与孩子的对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愿?④爸爸看见几棵小树,为什么“嘴角浮起一丝微笑”?⑤文中说爸爸在向孩子们“表白着自己的心”。爸爸的“心”是什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通过探究了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感知白杨树高大挺秀的外形特点,深入理解白杨树正直、无私、坚强的品格。明确了本文表面上是在写白杨树,但实际上却是借描写白杨树,歌颂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文章在结构上明显地表现为“赞白杨”──“喻人物”两个层次,从而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献身祖国建设崇高理想。

三、用讨论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其思维的发散性

新课程改革的的一个突出点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思维定势是妨碍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大障碍。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各自不同的思维定势相互碰撞,便激活了思路。

在《凡卡》一文教学接近尾声时,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凡卡提心吊胆,好不容易将信投入邮箱以后,结果将会是怎样呢?”学生通常会在教材中找出答案:“信寄不出去,凡卡命运改变不了,他的悲惨生活还将继续下去。”这时,笔者抓住时机提出来说:“可能有不同的结果发生吗?”这样一引导,就点燃了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有的学生说:“过几天,凡卡的爷爷就把凡卡接回去了。因为邮差疏忽,把凡卡那一封没有贴邮票的信送了出去”;有的学生说:“信虽然没有寄出去,但凡卡爷爷的朋友几天后遇到了凡卡,听了凡卡对悲惨生活的讲述,就把顺便把凡卡接回去了”;还有的学生说:“凡卡忍受不了老板的奴役,奋起反抗,机智地逃走了。”等等。教师引导的讨论,诱使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在不知不觉中就发展了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想象思维能力,同时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成就感,树立了自信心。

四、用讨论引导学生质疑,有效地形成创新意识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讨论争辩锻炼了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从中学会了调用平时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把通过阅读、生活实践等渠道获得的信息,加以选择、整理、内化,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这也是灵感、创新产生的基础。

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①十万枝箭有多重,几只草船是否可以承载?②曹操为什么射了这么多箭还没有看出船是伪装的?③许多的箭射在船的一侧,船是不是会翻?④诸葛亮怎么能够知道船上的箭有十万枝,少了怎么办?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交流,鼓励同学们大胆把想到的都说出来。通过讨论,学生在展示自己认识、看法的过程中碰擦出一颗颗小小的智慧火花,此时创新意识已悄悄萌发了。

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能力,是我们一贯彻追求的目标。实践证明,将讨论引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突破了静止和孤立思考问题的模式,给学生立体和多变的思维空间,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

[1]刘军兰.语文教学中如何组织课堂讨论[J].新语文学习(小学教师), 2007,(3).

[2]陈月兵.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课堂讨论的分析[J].学周刊(小学学术研究版),2008,(10).

[3]李雅妹.浅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尝试[J].金色年华(学校教育),2009,(1).

[4]温海忠.讨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教师,2009,(4).

猜你喜欢
讨论思维能力语文教学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