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之专业英语课程设计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9-01-20 02:30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30期
关键词:专业英语课程设计

杨 成

摘要: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之专业英语课程设计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探讨了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之专业英语课程设计需注意的几个问a题,即学习过程系统化的理念;动态思维结构的培养;合作学习的应用;词汇教法、学法探讨以及相关的一些问题讨论。最后寄望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之专业英语课程设计研究领域多出成果。

关键词:专业英语;课程设计;国家示范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246-01

当前开展的各项课改工作都要围绕学习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要打破学科体系,通过系统的工作任务完成某个产品[1]。专业英语课程设计如何体现这一思想呢?笔者赞同从课程设计理念,教学设计,教法、学法、教学评估等方面对传统的专业英语学科体系进行全方位的,颠覆性的改革。

(1)推导型思维结构。利用学生已知的知识,启发学生自己经过思考,推导出新的结论,获得新的知识。(2)发散型思维结构。发散型结构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或提出富于想象力的问题。(3)归纳型思维结构。在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这一渐进过程中,既有语言知识的逐步积累,又有运用语言能力的不断更新的发展。“这种实践越累积,就越能将自己学到的东西概括为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式。”(布鲁纳语)(4)释疑型思维结构。专业英语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需要模仿、记忆,又要有思维理解,还要有工科思维的实践操作。(5)探究型思维结构。静态结构的专业英语教学把教学活动局限在无休止的经验式的实作和念经式的“读”上面,忽略了教学的思维加工能动化过程,动态结构教学要求学生由已知领域到未知领域、由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不断深入。(6)迁移型思维结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实作言语实践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促使知识和技能的顺利迁移。

(1)合作学习小组的结构设计。合作学习大多需要组建比较稳定小组结构,每个小组都需要有一套适合其学习目标、学习环境、学习基础及组员构成的结构。合作学习小组的结构要素包括地位、角色、规范和权威。(2)合作学习小组的策略指导。在专业英语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与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是否能够取得成功有很密切的关系。

1.课堂教学方法。(1)英语单词的“文化教学”。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同化或顺应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2)单词的科学记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词根与词缀记忆法。掌握好词根和词缀是提高词汇量的有效途径。大多数专业英语单词是由词根加上前缀后缀组成的合成词,但与常用词汇不同之处是:常用词用的前缀后缀是比较通用的,而专业词汇的前后缀却是专业性较强的。2)转义联想记忆法。所谓转义联想记忆法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单词的一般含义与专业含义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比较、引申等方式,达到理解和记忆单词的目的。

2.实践教学方法。专业英语教学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应用就离不开实践。尽管日常生活中,许多专业英语难以找到运用机会,但专业教师仍须重视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用英语,在实践中学英语。

(1)利用专业课的教学和实习巩固专业词汇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运用英语,如在现场教学中,要求学生用英语指认各个零部件,在实习时,要求学生动手操作之前,必须读懂英文图纸,英文说明书等等。(2)留意社会生活,实现“快餐式”学习。“快餐式学习”即谓以尽量短的时间摄取知识,掌握信息。比如,教师通过组织某个专题活动,用模拟实践的方式,让学生“现学现卖”或“现卖现学”,达到快速学习的目的。

(1)处理好课堂教学中的精讲与多练的比例关系,找到二者的“黄金分割点”。尤其是专业英语教学中,应加强实训、实作场所的英语应用练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2)处理好教学结果的评价与教学常规检查的关系。综合口试,听力,与笔试相结合的评价检测手段及时地、多层次地、反复地考查,再结合课堂学习表现以及期末考试成绩对学生做出整体评价。

猜你喜欢
专业英语课程设计
“石油工程专业英语”开课情况调研与分析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MOOC课程设计
机电专业英语“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示例研究
植保专业英语的特点、翻译及思维教育
浅析电子商务专业英语快速掌握方式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开发
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