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正
无论在什么时候,作文都是大多数学生感到头疼的部分,很多学生不知如何下手。虽然现在一直在强调放开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写各有千秋的文章。然而在无规可循的情况下,学生们写出来的作文总是不理想。
刘勰云:“文场笔苑,有术有门。务先大体,鉴必穷源。”(《文心雕龙·总术》)这位古代文艺理论大家认为写作文是有“术”的。他所谓的“术”,就是为文之“法”。
姚鼐云:“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姚鼐是我国著名散文大家,他认为应先有所“法”而后才能写作。
近代著名文人曾国藩云:“以脱胎之法教初学,以不蹈袭教成人。”他也认为对初学作文者应教以“脱胎之法”。
……
综上种种,古今有识之士都认为初学写作者文章应有定“法”,即有一定的体式。中学生应当是初学写作者,对他们来说,教给他们写作文之“定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无定法”的提倡者当为金人王若虚。但也恰恰是他说:“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滹南遗老集·文辨》)他讲到固定的体式虽可以没有,但大体的法则却是必须要有的。
章学诚也主张“文成法立”,没有“定格”的,但也还是他说:“无定之中有一定焉。”(《文史通义·古文十弊》)在看似没有“定格”之中实际上却是有“一定规则”的。这不也是在肯定作文有“法”吗?
再来看看学生的实际状况,我曾对本校几个班的学生做过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素质较差,不懂写作常规,不知作文有都有哪些思维模式。一般只懂得一篇文章由开头、中间、结尾构成,写的文章就成了“三段式”。直到高中毕业还是如此。在阅卷中我们也发现,有不少作文立意虽好,但空有意而无体,常因结构及方法不当而影响了文章效果。
学生的现实状况,同样也是反映我们作文教学的影子。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现在语文教学课时减少,课文多。教师没有时间传授,而有些教师则以“文无定法”为依据。无视“法”的传授。二是虽然在教学中注意了对“法”的传授,然而一篇文章一个法,学生无所适从。
因此对中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应传授“定法”,即表情达意的思维模式。因为学生作文是不同于作家文学创作的。作家的创作已是作文技能的运用阶段,重在创新,最忌雷同、模式化。而中学生则是用笔的起始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
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来说初学创作:“记事物记清楚了,说道理说明白了,没有语法上的毛病了,没有论理上的毛病了,这就是象样。至于写得好,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中学国文学习法》)
习武最初也须一招一式,打好基础。中学生作文亦须循“法”入门,循序渐进。传授给学生的“法”不能过多,过多了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不能落实;也不能过少,少则不够用。总之,传授的“法”,应能有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打好作文基础,尤其是要能快速提高中低基础的学生的作文水平,而在群体进步的刺激下,使基础好的学生的作文水平达到更高的层次。
那么,中学生作文应有哪些“定法”呢?笔者就自己实践提出几点方法。
一、插入式
其特点是在原来的叙事记人的进程中,插入一些其他相关的事,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事写人。这种思维模式适合于练习记叙文,如鲁迅的《故乡》。
二、悬念式
此法特点是把人物或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片断先在文章前提出,造成悬念,引人入胜,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叙述,循序渐进,探因释疑。此法亦适用于训练记叙文,如鲁迅的《祝福》。
三、串珠式
此法特点是以某特定的事或人做为主线,串联与此相关联的多个材料。此法适宜训练写抒情散文,如秦牧的《土地》。
四、转换式
此法特点是将喻体转换为本体,将部分转换为整体,将自然现象转换为社会现象,以小见大,可托物言志。此法可用来训练学生写托物抒情、借事说理的文章。如陶铸的《松树的风格》。这种思维模式很重要,高考常有此类试题,写作时必须用此才能成功,此“法”关键在于要善于找出特定事物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些特点,来寻找具有相似特点的其他事物,只有把握住相似点,才能完成思维的转换。
五、总分式
此法是大多数学生掌握比较好的。此法先总说,然后分说,最后又总说。暂不多讲。
当然,写法不止此几法,还有很多,不再一一列举。在此笔者只是希望提出几法作为参考,使中学生可从中举一反三,并在实际训练中使作文水平提高一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