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明谊
我校(江苏省赣榆县青口盐场学校)是一所有着特殊地域条件的学校。它地处江苏八大盐场之一一青口盐场场部,原隶属于江苏盐业公司,2003年移交地方管理。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努力实践新课改理念。以下几个方面。是近年来我校的教改实践。
一、立足当地优势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盐场学校地处黄海之滨,地域广阔,这里自古有“善山、海、鱼、盐之利”之说,盐业文化历史悠久,学生祖辈的生活、工作都在这里,因此立足于盐场历史这一特色资源来开发校本课程教材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便。2004年,我们组织教师认真收集江苏盐业史资料,并参考《江苏盐业志》《江苏盐业发展史略》《青口盐场场志》等资料,编写了《青口盐场发展史》、《我爱盐场》,把它作为校本教材。教材内容分不同章节,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从煮海为盐到塑苫结晶新工艺等方面,记述了青口盐场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不仅让学生很好地了解盐场的发展变迁史,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热爱盐场热爱家乡的热情。近几年,青口盐场开始了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随着“退盐还养”、“退盐还农”政策的推行,盐场所有盐田都改成了水产养殖塘或农田,盐场的水产养殖业随之蓬勃兴起,几乎是家家有池塘,户户搞养殖。在这种形式下,我们在校本课程中及时增加了专门的水产养殖章节,安排我校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的教师参与编写教材并亲自授课。无论是水质检测化验,还是“立体养殖”、苗种培育,教材中都有专题介绍。由于教材浅易,又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教学和实践,因此,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用,而且做到活学活用,学用结合。
二、建立适用地域经济的实践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实践基地建设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然而实践基地的建设也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资金、场地、技术等条件,同时实践基地要切合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我校在开展这项活动时,充分发挥作为原职工子弟学校的优势,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优势,企业的化验室、育苗场、新产品实验基地都是我们利用的资源。这里就是我们教学的第一线,这里是学生探究生活的广阔天地。在这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实践,对于感兴趣的问题能通过兴趣小组活动开展调查和调研活动;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同时,学校还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一同参与,给予指导和讲解;学校为学生实践和解决问题营造浓厚的氛围。鼓励学生将自家水产养殖过程遇到的问题带到学校,和老师、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分析、研究,寻找破解的方法和措施。学生们在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同时也学会了合作。在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同时,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实践育人”这一教育宗旨也得到体现。
三、加强校企文化合作,共建文明和谐新盐场。构建学校与社区的融合互动机制,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赣榆县青口盐场是一个大而特殊的社区,盐场学校与青口盐场有着血缘关系,也正因如此,两者的文化之缘割舍不开,相互交融。只有学校融入社区,社区参与教育,学校教育才更具开放性,更有活力。盐场学校以前是企业办学,校企分离以后各自的文化资源仍然互通有无,学校积极帮助企业进行相关的职工培训工作,如学校利用电教资源对企业管理人员开展多期信息化管理培训、电工知识培训等等,并为企业职工培训提供场地,学校积极帮助企业进行网站建设,帮助场区编辑小报,场校联合搞文化演出,组织学生服务社区……不仅为企业培养了人才,也为企业争得声誉,学校文艺宣传队多次代表盐场参加盐务系统会演并获得奖励,师生在参与盐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地得到了锻炼,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办学能力。与此同时,企业对学校文化建设给予很大帮助,除了资金帮助以外,在实践活动基地、技术人员等方面都给予支持。开展社区与学校的融合互动,促进了社区与学校、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进一步沟通、开放,使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程度,有利于增进学校与社区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赣榆县青口盐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