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军
什么是创新人才?中外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国内既强调人才个性及思维品质的独特性,同时要求创新人才基础理论厚实,治学方式严谨,具有大无畏的进取和开拓精神、强烈的竞争意识。这是一个“完人”的标准。美国的赫钦斯和德国的雅斯贝尔斯也主张教育要力求培养“完人”和“全人”,只是,人们更愿意从心理学的角度,相对关注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是否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我认同并拥戴这样一些观点: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一种人才类型: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型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基础;所谓创新型人才,应该是个历史性的概念,允许不同国家(地区)、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一生的不同时期对此有动态的理解。
有人说,创新人才产生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对此我持反对的观点。姑且不谈什么是全面发展,人群中普通的大多数是否真的能够全面发展,即使教育或许需要培养赫钦斯所说的那种“完人”和雅斯贝尔斯所说的“全人”,以培养“全人”或“完人”为目标的基础教育,也不可能大批量地培养出我们所定义的创新型人才。人群中,不同于常规人才的创新型人才总是少数,教育首先需要面向的是那些面广量大、基础厚实、心态健康的普通人,努力让他们成为有作为的人、精神和思想自由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其中有多少人能够成为我们期待中的创新人才,还要看他们先天的禀赋和个性。人的创新素养,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的教育所营造的包容性、激励性、平等性氛围和环境。如果我们的教育在履行自身固有功能的时候,不注意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的新芽就依然会被扼杀。
人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诚然重要,需要重视的是,“片面的深刻”常常同样闪现出创新的思维和火花。创新人才不一定是完人,甚至常常是不完善、不完美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于国家和民族极为重要。然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不特别鼓励人敢作敢为,勇于奇思妙想。我们过去一直强调和谐(人自身内存的和谐除外)平衡和内敛,如此,创造习惯和思维在文化判断中倒可能呈现出一定的性格劣势。必须加以必要的矫正。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当前教育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加法,更要善于做减法。勇于给学生松绑,本身就是教育自身的创新,创新型人才压抑不住就会脱颖而出。那么,学校具体可以做些什么呢?
当前最紧迫的是给学生更多的自我时间。尽管有“急”中生智的现象,但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需要适度的闲适。1923年至1929年,是钱学森一辈子忘不了的六年。当时他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那时附中的教与学弥漫着民主、开拓、创造的良好风气,学校形成的考试风气与今天迥然不同:临考前从不紧张备考,绝不因明天要考试而加班加点背诵课本。大家重在理解不在记忆。不论什么时候考,怎么考,都能得七八十分。对于这段启蒙教育,钱学森十分怀念:每天中午吃了饭。大家在教室里讨论各种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化学……不怕考试,不死记书本,玩得也很痛快,天黑才回家。学生的知识面广,求知欲强,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师生关系密切,息息相通。
在时间管理上,多给学生一点自由时间,就是复旦老校长杨福家倡导的“大爱”。当前教育不尊重学生。主要表现在任意剥夺学生的时间。这是教育所付出的最大成本。
降低现有课程的难度。课程设计中掉下来的“深度”、“难度”和“广度”在后期的教育,甚至后教育时代是很容易补回来的。但个体在童年及少年时期应该完成的阅读和应该得到滋养的阳光心态,岁月无法弥补。适当降低课程难度,教材编写者可有所作为,具体学校的教学也可以有所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