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小学思想品德的情感化教学

2009-01-18 06:00王兴松
科教导刊 2009年14期
关键词:情感化思想品德道德

王兴松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思想品德情感化教学的问题,着重从三方面进行论述:一、依据教材文本设计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二、利用教材文本内容,让学生明白其中道理;三、教学中做到寓情于理,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言行导向。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情感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九年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思维模式,采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素养。由此可见,关注小学生的思想感情变化,运用情感化的教学方式,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的规律,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化思想品德的内涵,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1 依据教材文本设计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教材文本是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学生“明理和辨行”的重要指导。对此,教师不妨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文本中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交流的激情。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增强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感悟,加深印象;另一方面,能够激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课堂中的学习讨论交流奠定基础。

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可运用如下的方法来激活学生学习的激情:(1)创设情景,触景生情。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时,笔者利用挂图把我们地区深受环境污染的景象展现出来,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生活家园的一部分,让学生感到惊奇,产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2)设计悬念,激发兴趣。例如,在学习《当好朋友犯了错误后》,教师可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以起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作用。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定会进入学习的境界。(3)对比参照,情趣交融。例如,在《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一文,教师采用竞赛导入,借例释题的办法,让三位学生当堂说出自己的做法,以此让学生在对比参照中明白遵守公共纪律的重要性。

2 利用教材文本内容,让学生明白其中道理

新课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认为,鼓励学生通过学习文本知识来明白世间的道理。教学中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认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爱之切”,因而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在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这种方法,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程度;另一方面,激活了学生的情感升华。

我们知道小学生善于直观体验,侧重形象思维、易受感动。教师要力求将课文中的道德知识点与学生情感上的激发点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把静态的文字、抽象的术语、干巴的数字变成形象生动的语言或画面。让学生在具体认知中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教《腾飞吧!中国》一课时,录制电影《开国大典》万民欢庆的场面,再配上断断续续的画外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些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弦。一个伟大、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形象牢牢扎根在学生心坎上,激发起学生的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之情。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自身心理、年龄、思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感受问题的层次深度往往有所欠缺。对此,我们不妨设计一些与文本相关的问题,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这种通过设计问题的方式,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例如,教《与邻居和睦相处》一课,提出问题:(1)我们怎样与邻居相处?(2)与邻居相处时应注意哪些?(3)我们应该怎样为邻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引导学生设想文中人物的心态和被告发后的境地,联想他的思想波动,合理想象。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和师生课堂间的真情交流,学生不仅获得道德知识,而且获得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

3 教学中做到寓情于理,为学生提供正确的言行导向

小学生的未成年心理告诉我们,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家庭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对道德评价标准难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对学生的言行进行诱导教育应从学生的内心深处和情感发展的需要出发,从理性的角度向学生阐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是非标准,但仅有这些理性的标准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树立起感情的评价标准。通过介绍文本中的一些英雄人物,让学生走进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身上的高尚精神所在,以此来进行比照,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应该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积极鼓励学生暴露思想,大胆发表意见,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动情用理导行,让学生心服口服,入耳入脑。例如,在学习《做遵守社会公德的好少年》时,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引导:(1)好少年的表现在哪些方面?(2)怎样遵守社会公德?(3)让学生运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件来予以阐述。学生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一方面,增强了自身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从中受到一定的教育。

总之,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和认知规律出发,发挥教材文本的“导学导行”作用,不断地优化教学资源,以激活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情感化思想品德道德
面向青年“蚁居族”的交互艺术装置情感化设计研究
选择
情感化办公空间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跟踪导练(五)(2)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道德
用情感化设计点燃学生设计热情
用户服务门户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