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萍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型的新课程,它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课程的有心人,周围的一事一物都可以开发成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开始新课程研究时,作为一名教研员,我感到任重而道远,带领课改指导小组的成员一起认真研读课标,仔细翻读课程,觉得资源浩如烟海。大家怀着急切的心情开发各类课程资源,但对其有效性还不够重视,在广阔的资源海洋中大量“捕捞”,造成资源开发利用或浮于表面,或过于繁琐,走了不少弯路。经过长时间的教学实验和探索,我们集思广益,不断反思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逐渐认识到,光有资源意识远远不够,要使课程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应注意有效的拓展和取舍。
●用心拓展资源得法,“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它的开发利用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不要为了开发而开发,为了要利用而利用,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地开发教材资源、生活资源。
1因材施教,充分利用课本
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资源。新教材的编写非常成功,重视了学生品德教育的实效性,融品德教育于学生的生活和活动之中。书中没有用大量的文字抽象的说理,而是将知识技能、做人的道理镶嵌于真实的情境与活动之中。首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课本资源,运用教材设计的活动、提供的资料,使其真正发挥最大的作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服务。其次,我们还研究开发了校本课程和乡土教材。校本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如官林小学的《礼仪教育》、丁山小学的《陶娃文化》、万石小学的《石文化》。
2恰到好处,科学利用媒体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中,有一些知识比较抽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课堂教学效率很低。如果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化不可见为可见,化动为静,化抽象为形象,图、形、声、色有机的交融在一起,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一课中,为了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学校,我们开展研究课,上课教师精心设计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软件,把立体的教学楼和各种教学设施用动画的形式演变成平面图形,再分步骤地配上生动清晰的讲解,使讲授变得趣意盎然,使学生一目了然。
3瞬息万千,及时利用网络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构筑起学校庞大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和工具的优势,用信息资源辅助教学。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去解决,学习中进入哪个网站、哪个网页自己决定,形成了自主学习,主动求知的新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到桃溪小学听课时,教师上了一堂开放式的放样课。在学习《中秋与重阳》一课时,教师把自主权完全放给学生,让他们在网络上自由获取知识。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到很多学习资料,如“什么是重阳”,“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中秋的含义”……还了解了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资料是老师也闻所未闻的,学生在网络上获取的知识信息量是书本上和教师的讲授所不能比拟的。
4因地制宜,调查体验生活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开发学生的生活资源。课前布置学生走向社会,观察生活,学习做好调查报告。课后,组织学生到社会上进行实践活动,亲自体验生活,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为了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我们很多学校组织了“当一天小农民”、“当一天小交警”、“今天我当家”、“小小导游”等体验活动,让学生体验甘苦,丰富内心世界。从而充分开发社区资源,让学生充当社会中的一员,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慧眼取舍资源得当,杜绝“捡到篮里就是菜”
课程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在众多的能为课程服务的资源中,教师要有慧眼,善于取舍。
一次费力不讨好的经历令大家记忆犹新。在进行《平安回家》这一研讨课时,上课教师拍了二十多个交通标志的照片,除了常见的红绿灯、禁止行人行驶标志、机动车道标志外,还有一些比较复杂、与学生生活关系不大的交通标志,如道路变窄、两车交会、时速限制标志等,一节课下来,学生只觉得有很多交通标志要记住,却张冠李戴,连最常见的也没弄清楚。讲完课后,听课的老师说了一句:“这简直是在培养小小驾驶员了。”我们和上课老师一起反思,花费了不少力气,可效果并不好,真是画蛇添足。事实上不要说小学生,就是成人也难以在一节课时间内记住那么多交通标志。我思考:倒不如只用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几个交通标志:红绿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标志、禁止行人标志,其他的有选择的展示,才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后来我把上课老师叫来,和她进行了交流,再一次上课,果然效果事半功倍。
经此一役,我们明白了,如果看到与课程有关的资源就不加选择地拿到课堂上,“捡到篮里就是菜”,只会造成资源的低效甚至无效堆砌。教师要甄别、取舍课程资源,适度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以提高课程资源的有效度。
1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
首先,应做到用活教材。在教学中,既以教材为本,但又不照本宣科,删去一些与现实不符的内容,及时输入新鲜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与当前联系密切的内容。
例如,在教学《我是教师的美容师》一课时,适逢有学校开展讲究卫生少先队主题活动。所在的学校品德教师就适时做了调整,把这节课作为倡导和发动学校主题活动的契机,把本课最后的“弯弯腰,爱班级”活动扩展成为“伸伸手,弯弯腰,让我们的校园更美好”实践活动。既给学校开展主题活动提供了机会,又使学生爱劳动,讲卫生的思想不仅仅局限在班级,而是扩展到整个学校,上升为爱学校的思想。
其次,还应积极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和乡土教材。在学校领导的关注和努力下,有学校除了大力弘扬校本课程中的系列礼仪教育,还邀请当地交警中队的队员、退休教师、企业成功人士担任课外辅导员,以书信、亲临讲座等方式定期为同学们举行了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如交通法则讲座、青少年怎样正确对待网吧、艰苦奋斗精神不能丢等。这些教育活动既有传统教育,又有做人哲理的探讨,既生动有趣,又耐人寻味,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同时,我们围绕每一次主题,又在同学们中间深入开展了相应的教育活动,如开展我与爸爸妈妈比童年、交通规则知识竞赛、礼仪之光规范竞赛等,使每次教育活动都能落到实处,强化了活动效果。
乡土资源是品德课程最肥沃的土壤,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而教育好一方人,就要用好一方土。乡
土教材体现了地域性特点,与宜兴的文化和民俗紧密相连。过年过节,组织学生调查宜兴人春节期间的民风民俗,开展“宜兴民俗展示会”;传统集市,组织学生搜集集市上的传统项目,写成一篇篇妙趣横生的日记;陶都招商会,组织学生了解宜兴陶器的品种、产量及销量……宜兴这片富饶的土地,这座文明之城,给我们提供了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教材。
2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品德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学生。这就要求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源于学生生活,但要高于学生生活。
在教学《春天在哪里》这一单元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乐趣,教师组织学生到公园里、田野里寻找春天,观察春天。但不是盲目的把学生放到大自然中,而是有目的的组织了一系列活动:自己动手制作风力小玩具,在春风中互相比赛;亲手种植花草树木,观察记录它的成长。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不仅通过观察和接触感悟到了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乐趣;而且通过游戏和制作发现了风和风筝、风车、纸飞机的关系,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风的力量;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懂得了如何爱护花草树木。
●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拘一格的呈现方式
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喜欢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喜欢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同样,课程资源的呈现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呈现的方式力求不拘一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我们的民风民俗》一课时,以举行家乡风情博览会的形式来呈现宜兴的民间风俗、土特产和陶瓷T艺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博览会”上全班分为民间风俗、土特产和陶瓷工艺品三个小组,分别用不同形式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有导游介绍、课件展示、实物参观、图片展览等,这些资料的不同呈现方式把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起来,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高涨,课程资源的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也充分体现了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地位。
●一个学生也不少:积极热忱全员皆参与
开发课程资源不仅是教师的事,也要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求学生收集课程资源,必须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次要求,可以是学生随手可得的,可以是需要家长配合的。不能为了资源的生动而挫伤了学生宝贵的积极性。
如《绿色小卫生》一课,课前教师要求学生收集环境方面的资源,有学生拍了照片,有学生从报纸剪了有关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甚至有个别学生拍了环境受污染、破坏的录像。但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条件这样去做,那么把看到的用文字记录下来也可,口头说说也可。这样,每个学生只要愿意去收集资源,或多或少总能收集到一些。学生全员参与了,在收集的过程中已经受到了生动的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性不言而喻。课堂上教师做到了对学生的尊重,师生关系融洽,也充分体现了课堂的和谐。
总之,品德课程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面对不断变化的资源更新,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之人,努力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性,拓展得法,取舍得当,唯有如此,我们的品德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