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常宝 周 俊
一所“小号校园”要走出困境,必须开创自己的办学特色。找准切入点,借助信息时代的东风,十年磨一剑,从建设信息化环境、师资队伍,到构建基于学习型校园网的各种学习模式、“ETPS”成功教育模式等,从而以教育信息化为办学特色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突破瓶颈,寻求特色发展之路
孝友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秉承“孝贯人伦,友睦天下”的校训和敦厚踏实、治学严谨的办学传统,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针对校园面积小,发展空间有限的问题,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学校领导进行科学调研和论证,将“教育信息化”定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发展方向,从此使学校的发展前景变得豁然开朗!
从“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起步,孝友中学克服经验少、没有专业教师的困难,靠领导带头下的自我学习信息化知识,踏上了一条极富前景而又充满荆棘的特色创新之路。
2004年在常熟市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两所各俱特色的“小号校园”孝友中学与常熟市第五中学合并搬迁新址,成为一所崭新的孝友中学。新孝友中学整合了两校优质的师资队伍,整合了两校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德育工作、学科教学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与优秀成果。十年磨一剑,孝友中学以教育信息化推进学校的发展,走上了特色办学之路。
●加大投入,建设信息化环境
孝友中学现已建立了广播、电视、计算机等多网合一的“一网通”,有独立设置的多媒体教室5个、网络教室4个,各类实验室、艺术教室等配有多媒体设备。宽带千兆网接到每个教室、办公室,组成了校园网,实现了班班通;每个教室都能实现Intemet浏览、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点播、音频广播、有线电视、视频直播等功能。专任老师配备手提电脑达100%;学生机219台,生机比例为7比1。
学校配备了数字化教学平台、家校路路通、电子备课系统、数字图书馆等多种网络平台,购买了科利华备课系统、网络教室系统、国之源教学资源库等大型教学软件,以及各种教学软件计光盘400多张。学校网站已有约300G的教育资源库,教师自制课件200多个,有些课件还正式出版发行。这为构建学习型校园网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组织学习,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应用、管理与发展。为此,孝友中学制定了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以“青蓝工程”、多元化的学习共同体、网上书友会等方式,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1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树立科学发展观
孝友中学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等,推荐教师阅读《教师最需要什么——100位中外教育家给教师最有价值的建议》等,鼓励教师参加教育硕士的学习、全国远程非学历培训、省市各级新课程培训等,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培养目标,逐步树立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观念。
2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提高信息化水平
(1)教师的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在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下,学校引导教师主动学习专项技术,了解与教育教学有关的软件、平台、现代化仪器设备等的功能,熟练地掌握其操作方式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善于综合利用各软件的优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2)教师的信息设计技能培训。信息化环境下的课程资源包括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图片、文字及各类视频、音频、多媒体课件、光盘、网站、数据库等。学校购买了各种优质资源,建立电子备课系统、网上教研论坛、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作为建设课程资源的一条重要途径。
但是,建设课程资源的主力军仍然是教师。与技术人员相比,教师更了解课程的目标、内容、要求、过程、方法、评价。如果要联合技术人员一起开发的话,那么教师的侧重点应该放在设计课程框架、课程内容的甄别、网络资源的筛选、重难点的处理方式、课程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成果的评价方式、信息技术的使用方式与使用环节、课件的设计等。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地发展。
(3)教师的信息加工技能培训。当前,网络中呈现的学科资源虽日益丰富,但也真假难辨、良莠并存。孝友中学教师及时捕捉科学的、有用的学科信息为己所用,在提高学科能力的基础上,识破不科学的学科信息,防止伪科学进人课程。
在孝友中学,所有教师都会合理地利用全球共享的网络资源。通过下载、重建或进行超链接,与课程内容融合起来,以形成针对性、有效性更强的课程资源,供学生进行学习、分析和讨论。其中,根据课程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对网络资源进行再加工,已成为所有教师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
●科研引领,创出信息化特色之路
孝友中学十分重视教育科研,注重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来研究与指导教学实践、德育工作和学校管理。“十五”期间,在《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等教育部重点规划课题的引领下,学校先后完成了三个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学习型校园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依托学习型校园网,构建学校一家庭一社区“ETPS”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网络环境下德育实践与研究》。“十一五”期间,学校又进行了《学科专题学习网站建设和应用研究》、《新教育实验促进师生成长的实践与研究》等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学校围绕办学目标,立足本校实际,通过建构各种学习模式,引导教师转变“以教为中心”的观念,并在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建立了基于学习型校园网的自主学习模式
建设与创新信息化环境——学习型校园网,有利于学生打破时空界限,开展自主学习。孝友中学理解的学习型校园网,是硬件、资源、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模式的总和。孝友中学着力建设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活动为核心的学习型校园网,在其结构与内容框架上,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探索新的学习模式,促进师生教与学观念的转变,培养一批适应信息时代的骨干教师和管理人才,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孝友中学在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的现代学习理论和现代教学结构理论指导下,将先进理念融入到教学设计及教学活动整体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型校园网和Internet环境下,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整合课程、网络、社会各种资源,积极创设“情境”,通过“协作”、“会话”,建构各种自主学习模式,如“情境N究”模式、
“专题探索一网站开发”模式、“资源利用一主题探究一合作学习”模式等,引导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2整合不同学习环境,建立了开放式合作一探究学习模式
建设与创新校园文化环境,开发与拓展社会实践环境,依托信息化环境,有利于学生在开放式的环境下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孝友中学,老师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改变“传统单一”的学习环境,整合不同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不同学习环境各自的优势,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切入点,通过调查、实验、活动、阅读、走访等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解放思想,拓展视野,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发展打基础。
3建立了基于学习型校园网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处于信息时代,能否利用网络进行搜集、处理信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孝友中学老师认真领会新课程培养目标,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进一步确立“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情感、态度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基于学习型校园网的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利用学习型校园网的功能,围绕研究主题对网络资源信息主动收集、甄别、加工处理和利用,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学校通过举办网络研究性学习讲座、观摩、成果比赛等形式,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题研究。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发挥网络的优势,结合社会调查、实验探究、采访活动、外出参观等形式,进行了多主题的研究。例如:环境方面的《建筑和装饰材料对人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垃圾分类好处多》和《慎用农药、等于善待自己》,经济方面的《股票交易费用的调查》、《银行存款利息的调查》,心理健康方面的《当今中学生对什么最感兴趣》、《中学生交往状况调查报告》、《本班同学学校生活适应情况的调查》,养成教育方面的《关于我校学生早餐习惯的调查研究》、《关于纸张浪费的问题》等。正如一位学生在《探究学习锻炼了我的能力》一文中所说的,通过研究性学习,提高了他的质疑能力、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定论能力。
4建立了基于学习型校园网的“ETPS”教育模式
E:ENCOURAGE(鼓励);T:TRUST(信任);P:PROGRESS(进步);S:SUCCEED(成功)。孝友中学以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等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结合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加登纳多元理论等,在学习型校园网环境下,以素质教育为重点,以基本技能为基础,整合情感教育以及养成教育,结合学校实际,发挥学校一家庭一社区教育优势,以情感为突破口,面向全体,通过对学生鼓励,表达信任,促使其进步,共同享受成功。
罗森塔尔效应指出:教师期望是师生互动中对学生学习影响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师对学生形成期望并通过态度、表情、语言和行为等方式将期待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受到鼓舞,从而能促进师生互动,促进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我能行”的观念,启动和形成学生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因此,“E——鼓励学生取得成功,T——相信学生能够成功”是帮助学生成功的前提。
新课程的实施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更加重视学生能力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加登纳多元理论指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结构。因此,面对学生群体所表现出的丰富性、差异性,学校要设立多元的评价标准和体系,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如此,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不断进步。P——进步能让学生尝试成功,体验快乐,而无数的点点滴滴的进步也将成为“催化剂”,将激发学生产生成功的渴望,促使学生自己去争取成功——S。
同时,孝友中学依托学习型校园网,建构学校一家庭一社区的“ETPS”教育模式,发挥三者的合力,在不断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家庭育人环境、社区育人环境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实施“ETPS”教育,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从低一级层次向高一级层次发展,从“帮助下取得成功”一“自己尝试取得成功”一“积极主动取得成功”,并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态势,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总之,在创出教育信息化办学特色过程中,既锤炼了骨干教师,又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现有1位江苏省特级教师,18位常熟市级学科、学术带头人,30位常熟市级教学能手、德育能手和信息技术能手:数学组老师主编了《中学数学教学同步辅导》系列软件,已由江苏电子音像出版礼出版,信息组、生物组老师参与了江苏省生物教材教学参考资料配套光盘的设计与制作,化学组老师参与管理与制作“常熟化学教研网”,该网站获全国主题网站评比一等奖。学校许多骨干教师发挥辐射作用,进一步向全国、省、市各级推广研究成果。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堂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参加各种主题教育活动、网上知识竞赛、网络主题班会,撰写博客、制作电脑小报、个人主页等,许多成果获省市各级奖。
师生的成长进一步促进了孝友的快速发展。学校2002年成为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2003年成为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学校,2004年成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2005年成为苏州市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2006年荣获苏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2007年成为首批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初中,2009年又率先在常熟市中学阶段运用电子白板于教学中,并在苏州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比赛中获得两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近年来,学校教师代表队连续两次获苏州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竞赛一二等奖,荣获“苏州市十佳网络教学团队”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