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明
摘要: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我们对教材的处理,本文试着通过从“点”“线”“面”结合的角度来谈谈处理教材问题。即独具慧眼寻找“语言训练忽略点”“思维冲突点”和“情感渗透点”;不拘一格穿起课堂教学的“主线”,提纲挈领展开教学;有所侧重地统一“人文性”和“工具性”这两个“面”的训练。最终打造出简约而又丰满的课堂。
关键词:点;线;面;简约;丰满;课堂
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课堂?有人说语文课堂应当简简单单,应当做减法除法,删繁就简,操作简便;有人说语文课堂应当具有深度和广度,应当做加法乘法,深挖拓展,耐人寻味。我认为应当简约而不简单,丰满而不芜杂课堂。简约的是课堂的结构形式,丰满的是课堂的思想内涵。打造出简约而丰满的课堂需要我们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科学地、艺术地处理好教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但如何用好这个例子,更好地把握教材,处理教材,需要融入执教者独到的领悟和见解,把教材内容转化、优化为教学内容,并富有创造地呈现给学生,从而使教材真正成为一个个好“例子”。
这里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审视语文教学,借用数学语言,通过“点”“线”“面”结合来处理教材这个“体”,或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独具慧眼寻“点”
一篇课文中需要处理的点很多,无论是文章意思的关键点,还是写作手法的构成点,可以说一堂课的教学就是对一个个点的教学,处理好每一个点,也就处理好了整篇课文。这里历数出几个“点”,来打造出精彩的课堂。
一是语言训练忽略点。这里的“点”特指那些在语言训练过程中易于被我们忽略的字词句段,它们看似平常,往往又不是重点段落,容易在教学中一带而过。我们要有一双敏锐的慧眼找出它们,理解它们的恰当意义,辨别其感情色彩,推想它们的内涵,体会表达效果,学会遣词造句。如对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一文处理重点一般都放在文章对榕树和鸟的描述之上,而对1-4自然段则是一读而过。有位教师处理则不同,通过灿烂的红霞,幽长的石子路,白茫茫的水面,轻盈的小船,如乐的浆声…帮助学生先勾勒出一幅迷人的南国风情图,营造出未有曲调先有情的氛围,感受到大师非凡的语言功力,使得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水到渠成。
二是思维冲突点。要善于发掘疑难点、貌似矛盾点,形成有价值的课堂冲突,让学生深思、明辨;能在貌似平淡无奇处投石激浪,引发思考;在见人见智处组织辩论。如《水》一文对“倾注”的理解:
出示: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
师:“倾注”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水是倾注而下的?
生:形容水很多,很大,倾盆而下。
师:这里是否用错了,那文中母亲就只有一勺水,为什么就用上了“倾注”?
生:并没有用错。这一点点水对孩子们来说这已经足够让他感受到有水的快乐了,就像大雨倾注而下。
生:这水虽说很少,不是倾注,但事实上,这水是倾注了母亲对我们的爱。
一个“倾注”的解读,即让我们感受到了一勺水带给我们的快乐,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对孩子的无言的爱。
三是情感渗透点。再如《水》中的“笑”字,既是一个能辐射全文的重点词语,又是一个德育渗透点。母亲为什么要笑?笑的背后隐藏的是什么?母亲的两次“笑”,是她在恶劣环境中笑对人生的态度。
这些“点”,有的教材已通过各种途径加以提示,但更多的却必须依靠执教者自己去寻找。这就要求教者苦练内功,独具一双洞察秋毫、明辨真伪的慧眼,能在课文中披沙拣金,使“点”定得准、定得巧。定点穿线带面可以四两拨千斤,使教学过程中的亮点频出,如同链上的珍珠,光彩照人,赏心悦目。
二、不拘一格穿“线”
这里所说的“线”,也就是能够贯穿所有“点”的纲,可以是题眼或文眼,也可以是行文的线索或其他能够牵动、辐射全文的关键词句、片段,它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领”,是登堂入室领悟课文的“枢纽”和“钥匙”。
如特级教师周益民老师在教《半截蜡烛》时,只选取了一个对话为问题:到底是谁挽救了情报站?一石激起千层浪,潜隐的两种观点被有效激活,引发了认知冲突。学生在“说服对方”的过程中,不断跟文本“亲密接触”,使得教学逐步深入地开展下去。
师: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
生:(脱口而出)是小女儿杰奎琳。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学生开始沉思)
生:我认为杰克也有功劳。
生:还有母亲呢。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是杰奎琳,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杰克、母亲也功不可没。同学们,要说服对方,就必须有充分的根据。请大家快速读相关部分,寻找到需要的内容后,再仔细琢磨。同学间也可以商量商量。(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生1:我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的贡献。你想,儿子杰克在当时的情形下,如果不是那样“从容”,不就会引起敌人的怀疑吗?
生2:还有妈妈呢。她也是表现得那样镇定,一开始是“轻轻”把蜡烛吹灭。
生3:还有,一开始妈妈从厨房取出了一盏油灯,这样,后面小女儿杰奎琳才有可能取走蜡烛。
生4:我觉得还有一点不可忽视。课文最后说小女儿正当“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多危险呀!那么是谁赢得了这一点时间呢?是妈妈。她在一开始就试图用油灯替换蜡烛,轻轻吹熄了蜡烛。
师:大家前后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我觉得我们还可以想得更远一点。
生:两个孩子都还小,在敌人面前为什么能这样镇静呢?我想,那是在母亲长期的影响形成的性格。
生:再说,把情报藏在蜡烛里这个绝妙的主意本来就是母亲想出来的。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如果没有最后杰奎琳的灵活应变,后果不还是不堪设想吗?能不能用一个恰当的说法,既提到全家人,又突出杰奎琳。
生:全家人都为保住情报站做出了贡献,小女儿杰奎琳起了关键作用。
生:情报站的保住是全家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小女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独到的领悟和见解,创造的精神和智慧,独辟蹊径,使课堂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我们说没有主线的课堂,形散神散,教学点线密集散乱,剪不断理还乱。教学主线是“纲”,提纲能目张。教学主线是“卤水”,疏散的豆腐一点便能骤然凝结。教学主线是“领”,挈领能一顿。教学主线是“藤”,顺藤能摸瓜。所以教学主线的确立至关重要,如同人的骨架必不可少。
3.有所侧重选“面”。这里的“面”是指教材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两面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我们对具体教材的处理还是在这两者间左右摇摆。如何找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辨证统一平衡的支点?这就必须正本清源,教师在备课时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准确地把握住教材中最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地方,根据不同的教材来取舍,人文方面特别突出,有很大教育作用,就得比较侧重这方面的学习。
我们来看一个《孔子游春》教学片断:
师:(出示:水好像有德行,它奔流不息,师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水好像有情义,它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水好像有志向,它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水好像善施教化,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由此看来,水师真君子啊!)跟课文对照着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生:课文中孔子论水的品性时,是先讲水的某种形态,再总结出它具有的品性,且四句话都是这样。
师:孔子为什么不先说出水的品性?请再一次仔细读文。
生: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它这样说是想让弟子们有思考的时间。
生:孔子的做法就像老师您平时给我们上课一样,不急着把结论告诉我们。
师:现在你们知道孔子为何遇水必观了吗?
生:孔子通过观水的特点,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生:在孔子的眼中水具备了所有君子的美德。
生:老师,我知道孔子为什么选择泗水河畔去游玩而不去别的地方了。这次泗水之行,是孔子精心设计的一节课。
生:孔子是想教育弟子们做人也要做“水”那样的真君子。
生:孔子对弟子的教育不是直接告诉,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不愧是大教育家。
师:同学们真的体会到了孔子教育的精妙,说得太精彩了!孔子带弟子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泗水河畔,让一花一草含情,让一树一木开口,让一山一水育理,用生活这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教育学生。孔子循循善诱,充满智慧。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八自然段。
一篇优秀的文章,其“人文性”与“工具性”是统一的,如果割裂开来,“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先突出人文性感悟,再加强工具性学习”,找不到二者结合点,就会产生“文道”脱节,把课上得支离破碎、不成系统。不论是片段还是全文,都得从整体出发,在分析语言形式时,就要从中提取出所潜藏的思想情感;在感悟文章思想感情时,品评其语言形式。这样的语文教学才可能达到文道双馨、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同的老师对同一篇文章的“点”“线”“面”的剖析会有不同的看法,同一老师随着理解的深入也会有不同的把握,“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使教材处理别出心裁,常教常新,执教者必须精研课文,浸淫其中,精致入微,沿着思考的阶梯,走入教材的体系和编者的意图,走进文章的生命和作者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思想和情感,从而使教材的处理焕发光彩,让我们的课堂简约而不简单,丰满而不芜杂,彰显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