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与完善“服务型”学生工作机制

2009-01-14 04:28梅爱冰
教育教学论坛 2009年12期
关键词:服务型以人为本人性化

梅爱冰

摘要:高等院校的学生工作,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在调整学生工作的内容、整合学生工作的机构和职能、改革学生工作的手段和方法三方面进行创新,实现“管理型”向“服务型”学生工作机制的转变。

关键词:以人为本;服务型;人性化

据某报报道:某小区物业管理处改名为“物业服务中心”。对高等院校来说,变管理型学生工作机制为服务型学生工作机制,也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教育、管理、服务是学生工作的三大主题。长期以来,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通常被称为“学管人员”,这说明以往的学生工作,是“管字当头,以管为主”。中央16号文的颁布以及新的《高等院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实施后,高等院校基本树立了“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的新理念,但要真正把关爱学生、服务学生落到实处,还需要有行之有效的服务型学生工作新机制作保障。

一、调整学生工作的内容

传统上的高校学生工作主要内容是:按照学校、教师的尺度制定学生管理规定,对学生出现的违纪情况作出处理。这种做法的结果只是管住人,而不是教育人,常常是管而不导,堵而不疏,治标不治本,管不住的只能开除学籍、推到社会。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逐步从管理型向教育型、服务型转变:

1.制定学生管理制度更法制化、人性化。新修订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强调“育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在涉及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和依法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方面有重大改变。新《规定》授权高校自主确定学生学习年限、具体学习标准和成绩评定方式,自主决定学生调整专业,自主管理学生学籍。对照此规定,各高等院校应该领会其内涵,修改且更细化《学生手册》中的许多条款,删除一些霸王条款,尊重、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以便更好地服务学生。尤其是在学生违纪处理上,实行学生申诉制度,使其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关心学生,完善勤工助学机制。济困助学,是关爱学生的重要举措。经济困难生资助工作是当前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高等院校普遍已建立勤工助学管理制度,但具体操作上还需要多动脑筋。除建立经济困难大学生和勤工助学岗位数据库,联系企业为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外,还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大力宣传勤工助学先进典型,培养经济困难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建立结对帮扶机制,采取经济资助、赠送物品、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精神鼓励等多种方式,使贫困学生在物质上、精神上双脱贫。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勤工俭学要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在解决学生生活困难的同时,锻炼、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这比单纯物质资助更重要。

3.建立就业创业服务机制。随着高职招生规模的扩大,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要服务学生,就要解决学生就业困难。着手建立一批实训和就业基地,鼓励并引导毕业生到贫困地区、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强劳动技能培训,积极开展订单式培训;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完善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监控和评估,形成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有效就业服务体制。

4.实行“心理信息员制度”,完善心理预警服务机制。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脆弱、多愁善感的年龄,很容易产生心理困惑。统计资料表明:大学生中自杀的现象时有发生。马加爵现象更是给高校敲响了警钟。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就要帮学生解开心结,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建立完善三级心理预警服务机制,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学院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咨询员;每班设立心理信息员,及时反馈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情况;辅导员注意观察学生日常表现,及时交心谈心,预防异常情况发生。

5.精心建设符合学生特点与需要的校园文化。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全都是有生命的,能自己发育自己成长的;给他们充分的合适条件,他们就能成为有用之才。所谓办教育,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的条件。”学生工作部门通过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立,满足学生全方面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二、整合学生工作的机构和职能

传统上一所高等院校的工作,根据分工可分为教学、管理、服务三大块。这种分工造成的事实就是:人们认为学生的教育管理主要是学生工作部的任务,其实,学生的需要有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涉及到教务、后勤、财务等部门。学生工作机制要从管理型转到服务型,不仅仅是学工部门的职责所在,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高等学校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形成“人人皆教育之人,处处皆教育之地”的大格局,整合学生工作机构,成立由学工部、系部、教务、后勤、保卫、财务、网络管理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组成的学生服务机构。并在职能上进行整合:

1.服务学生,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学生服务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改造现有设施,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宜学习、生活与休闲的安全环境。如增强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供及时维修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切实解决学生生活上的问题;开展防火、防盗、防骗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

2.建立学生与学校沟通的长效机制。学生服务机构要建立学生工作情况通报制度,贴近学生,及时与学生沟通。将学校涉及学生工作的有关政策、制度、规定、程序及时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工作的进展情况。在学生生活区建立咨询服务室,指派专兼职工作人员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业、心理、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咨询与指导;使学生与学校的沟通渠道更畅通。

3.努力完善辅导员工作机制全面为学生服务。高等院校普遍实行专职辅导员制度。专职辅导员和教师兼任的辅导员相比较,精力较集中,能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和学生活动场所了解学生情况;经常找学生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不足之处在于有些专职辅导员自身资历欠说明力;在学业上难以给学生更多帮助;管理的班级、学生人数较多,难以将关爱传达给每个学生。有必要在设立专职辅导员的同时,让专业教研室参与对应专业学生的管理,请专业教师担任学习导师,关心学生的学习,及时了解情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倡导党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任学生政治辅导员,解答学生思想困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向党组织靠拢。进一步优化学生工作队伍。

4.加强师德教育,提升学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人格魅力。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成长规律,很多思想观念及文明行为的形成一般源于模仿。学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尤其是广大教师,要充分注意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言谈举止,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营造文明氛围,为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服务。中国有句教育名言:“亲其师,信其道”,它揭示了一条教育的规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将有利于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效果。“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要求我们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感受,如果我们能用真诚的服务,培养起学生对学校、对老师良好的感情,就能使学生工作事半功倍。

三、改革学生工作的手段和方法

高校学生工作的传统做法就是从学校的条条框框出发,要求学生去适应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这就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而新形势下学生工作必须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主动性,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令你行”的居高临下的观念和做法,牢固树立平等、关爱、疏通、引导的观念,尊重、关心、引导每一个学生,在工作手段和方法上形成新认识,开辟新途径,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1.引导和服务相结合。教育本身的要义就是要把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变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需要。高校学生工作要从传统的以本本上的制度和手中的权力去管理的模式中走出来,注重“导向管理”和服务相结合。管理的依据要从校纪校规的管理上升到以法治校、民主治校的高度层次;管理的手段要变直接管理为主到宏观和导向管理为主,变教师管理为主到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教育的方法主要是从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向启发式、引导式、激发创造式的教育转变。总之,就是要从被动式、强迫式的管理变为主动式、民主式的管理,从管理为主的工作模式走向以教育、服务为主的工作模式。

当我们在正面要求学生的时候,不应再仅仅以规定制度形式出现,而应采用疏导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做法,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使之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例如,我们要求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但却屡禁不止。如果我们能从高校火灾频发的几个主要原因入手,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为他人和自身带来极大安全隐患乃至生命危险而自觉抵制使用大功率电器;另一方面我们又积极地想学生之所想,为学生提供免费充电、延长备用热水开放时间等服务,把服务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时时细心,那么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运用传统的方法与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学生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新的空间和途径。新形势下学生工作要转换教育观念,主动超前介入网络教育平台,找准学生工作进网络的立足点,采取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生理特征及成长规律相适应的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用正确、积极、健康、科学的思想文化信息占领网络阵地,充分发挥网络在学生工作运用中的教化动能、引导功能和服务功能。如学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在网上回答学生问题,及时反馈、解决,网上心理咨询等。把现代科技手段和传统的方法相结合,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形式的转换,可以丰富学生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拓展工作领域。

总之,要适应新时期学生工作的需要,落实“以人为本,寓教育于爱心中,寓尊重于管理中”,需要调整学生工作的内容,整合学生工作的机构和职能,改革学生工作的手段和方法,建立、完善服务型学生工作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0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

猜你喜欢
服务型以人为本人性化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