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良洁
摘要:音乐课程改革的发展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工程,音乐教师必须在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的同时,增强责任感,积极探索和研究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使音乐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真正做到让每一位同学喜欢音乐、热爱音乐。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音乐;思考
音乐课程改革已全面推进,作为一名在音乐教育一线的教师,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教学实验中去,在这场“新课程”实践过程中,我领悟了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实质,现总结以下几点体会:
一、音乐教学必须以音乐为本
音乐课程是以音乐为载体来实施教学工作的,离开了音乐这个载体,以其他学科的内容取而代之,那么音乐课的教学地位就已经不存在了。
从教学的角度看,不要单纯地追求教学方式新颖、学习方式多样,在活泼热烈的课堂气氛下,总觉得有些课堂教学好像缺少了什么,那就是音乐。脱离了音乐,空洞的、走形式的教学活动设置,使教师和学生迷失了方向,不知目的地在哪里。教学方式的变化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为了使学生对音乐学习更有兴趣,教学更有效果,感情更丰富,人格更完善。因此音乐教学决不能忽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音乐性,这是音乐教学的根本,不能因为过多关注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改变,而忽略了音乐本身,应真正做到音乐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以音乐为本。
二、运用学科整合要适度
“提倡学科综合”是新课标提出的崭新理念,之所以倡导“综合”理念,根本意义在于“综合”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面化生成而向人格的完整化和和谐化发展”,是基于音乐学科本身的综合特点和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需要,使音乐教学不拘泥于唱歌、弹奏,而是更多地关注自然、社会、科学文化各个领域,使音乐教学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真正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力能得到开发并终身享受音乐的乐趣。
但是在当前高中课程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音乐教师将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凌驾于音乐内容之上,音乐艺术的教学内容反倒成了音乐课中的点缀或陪衬。应该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教师对音乐课中的学科综合存在着错误的认识或理解。一些人认为,一节课中如果没有几门其他学科的内容出现,就不符合当前教改的大潮流,就是一种“传统课”;也有人认为,提倡学科综合就是要在音乐课中尽量地使用其他学科内容来上课;还有人认为,既然提倡学科综合,那自然是综合的内容越多越好……凡此种种,导致音乐课的课程性质及学科性质被其他学科所代替,导致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在音乐课程中的地位被大大削弱。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最严重地违背了音乐教学“以音乐为本”的教学原则。
三、培养“创新”教育观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超前性和新颖性,因此,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必须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与世界音乐教育发展先进水平趋于同步,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传统音乐教育中的“填鸭”灌输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教师启发式的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所发现和有所创新。创新教育在音乐教师要求上,不再满足于传统功能和作用,而要求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因此,音乐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自己的创新实践中发现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创新教育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相结合,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体表现为:
1.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参与体验。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儿童是自然之子,音乐对于他们来说,首先不是表演,不是艺术,而是自我流露,是生活的需要,是生命的一部分。因此音乐教育不应将儿童束缚在狭小的由音符组成的枯燥的世界里,束缚在课堂书本里,而应展现音乐与生活的有机联系。因此,今日的教育必须立足于学生当下的鲜活活动,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2.把封闭的课堂式学习转变为开放式的音乐学习,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自然。比如去欣赏音乐会,去文化广场观看或参与校园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另外,网络时代的到来,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它能给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例如教师可向学生提出要查找的资料的要求,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网上查找课本以外的相关资料。这样就大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成为发现探究和创新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