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实证分析与多元策略

2009-01-14 09:35黄文彬
学理论·下 2009年12期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分析

黄文彬 刘 军

摘要:为了更加准确全面地了解当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于2009年对本校大学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文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出发,结合实证调研数据,详细分析了大学新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并对如何提高大学新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09) 32-0174-02

一、研究背景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社会环境的日新月异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对于刚经历高考走进大学的新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并不是突然现象,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学校、同伴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然而,这些心理问题在强大的高考压力可能被掩盖,进人大学后,新生脱离了严格管束的高中来到纪律相对宽松的大学,面对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迥然不同的授课方式,绝大部分新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生活。在适应的过程中,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在所难免,若得不到及时解决,会给他们的大学生活带来不利影响,长期积累的压抑甚至会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研究路径

本文所做的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了华东理工大学不同院系的新生共4000人,涉及了文、理科两大类,其中文科1200人,理科2800人,男生2000人,女生2000人,城市生源2700人,农村生源1300人。

2.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环境适应、学习问题、生活问题、人际关系及职业规划五个方面。其中环境适应旨在了解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后对所在学校各方面的适应情况,分为“非常适应—容易适应—较难适应—很不适应”的分级回答;学习问题主要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方面的定位,如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对学习成绩的要求、对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等;生活问题列举了学生在生活中容易遭遇的困扰;人际关系包括与同学的相处情况、与陌生人的交往、发生矛盾时的宣泄方式;职业规划是对毕业后去向及择业标准的考虑。

3.数据分析

本次调研发放问卷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00份,有效回收率为92.5%,其中男生1860人,女生1840人。文科生1020人,理科生2680人。城市生源2580人,农村生源1120人。问卷收集的数据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

1.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在对环境适应从“非常适应”到“很不适应”的分级回答中,有12.4%的学生选择了“非常适应”,有80%的学生回答“基本适应”,只有7.6%的学生出现了“不太适应”或“很不适应”的情况,表明新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倾向乐观。但仔细分析调研结果可以发现:

(1)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生源有关。统计结果显示:来自农村的学生较城市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生源是农村的同学较少参加学生会、社团等活动,而且与高中同学的联系也不频繁,这与其它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这与农村生源同学进入大学之前所处的环境较闭塞,信息量少,社会活动与社会交往少,到了大学以后生活上的巨大改变,让他们一时难以适应环境有关。

(2)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所学专业和学习途径等因素有关。问卷结果分析表明,新生心理产生困扰源自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满意度以及学习方法有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管文科还是理科,大学新生多数选择的学习方式倾向于课后自学,这与其在进入大学之前所接受的教学方法不同有一定关系。

2.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不足之处

(1)大学新生的不适应性。调研分析发现,关于大学新生的不适应,主要存在着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三个方面:首先,学习方面。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学习方法,大学与中学相比都有很大区别,这些差异使自学能力差、自律意识弱的新生难以适应,表现为对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学习自我意识以及学习计划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必然使他们心理上产生压力、困惑、苦恼、迷茫和焦虑不安。其次,生活方面。刚入校的大学生也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适应。新生普遍缺乏独立生活的意识,依赖性较强,自理能力差,有的对集体生活不适应,还有的对语言环境、气候饮食以及课余生活多样化不适应,特别是一些来自偏远落后地区或家境比较贫寒的新生,更是存在很大的心理压力。再次,人际交往方面。大学新生在中学时期人际交往面比较小,进入大学后,面对人生经历、生活习惯、性情脾气、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的新同学,一些新生产生了交往障碍,人际交往中出现了恐惧、冷漠、孤僻、自我封闭的现象,因此,在新的环境中能否尽快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新生面临的第三大挑战。

(2)大学新生存在的心理矛盾。在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大学新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心理矛盾:①优越感与失落感的矛盾。在众多高考生中金榜题名,脱颖而出,令他们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然而进入大学,他们感到身边的同学也是群英荟萃,强手如林,自己只不过是沧海一栗,再加上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挫折,一种自卑感和失落感随之而来,心理严重失衡。②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和自立、自理能力的缺欠,在很多时候,他们有独立的愿望但又对自己信心不足,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在没有找到依赖对象时往往会感觉到茫然。③强烈交往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他们虽然有强烈的交往需求,但又表现出一定的闭锁性,在交往时拘谨、退缩,把自己内心的感受隐藏起来,不轻易与人沟通,陷入深深的苦恼孤独之中。④轻松感与压力感的矛盾。一方面,大学新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多,思想随之放松。另一方面,面对还不适应的大学学习方法、优胜劣汰的社会现实以及父母的殷殷希望,大学新生时常会有一种压力感。据调查,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新生对未来没有打算,这也增强了他们的压力感。⑤新鲜感与怀旧感的矛盾。初入大学校园,大学新生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但时间一长,不少新生开始出现强烈的怀旧感,对中学生活和家乡亲朋思念心切,常常沉湎于对昔日生活的回忆中,情绪不稳定。⑥兴奋感与困惑感的矛盾。刚入大学的学生,往往带着“金榜题名”的兴奋,但身临其境生活一段时间后,大学的种种现象和弊端逐渐使他们的兴奋点消失,随之而来的则可能是迷茫的困惑心理。

(3)大学新生解决心理困扰的途径。据调查,面临心理压力或困扰,新生倾向于进行自我调节,也有不少学生选择相关书籍或电台节目来进行调适,还有一些学生选择其他方式,如和朋友交谈、和家人沟通等方式。相比之下,学校有关心理课程并不是学生获得心理困扰解决办法的主要途径,说明学校在相关课程的设置方面还有待完善。其实,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日常教学及管理之中也都可以体现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关怀。

四、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策略

大学新生的种种心理不适现象,可能会随着对大学生活的逐渐适应而缓解,但也可能随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压力的增加而进一步加重。因此,学校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团体心理训练活动等策略,帮助他们平稳渡过心理转型期,引导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心理朝着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

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新生心理素质

(1)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新生入学之际,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发放心理健康小手册,有利于新生在开学之初,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开端,与此同时,及时了解每个新生的心理状况,制作心理健康档案,能够有效了解新生的心理思想变化情况,有利于因人而异的心理帮助。

(2)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学校应组织多种力量通过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健康讲座、与心理辅导老师面对面交谈、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建立心理健康网,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因网络的隐匿性使人际间的心理距离缩短到最小,即使内向的学生也可在网络里坦陈自己最难启齿的事情,无所顾忌的交流能让使专业咨询人员快速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学院、班级及各大社团都会组织大量的校园活动,学生参加活动,一方面可以学到新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扩大交际面。同时,鼓励新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为学校社团注入新的面孔,新的活力,新的血液,也可以开阔新生的视野,特别是来自农村的新生,他们往往拥有大城市里所缺少的那种纯真和自然,积极参加活动,能够帮助他们挖掘自身的潜力,帮助他们正确的自我定位。

2.关注自我心理健康,增强心理保健意识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助人自助”,拥有健康的心灵还需要大学新生自身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1)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心理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的身体密不可分。对大学新生而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健康、文明与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2)正确的压力认知。对刚入校的大学新生而言,环境的剧烈变化,人际关系网络的暂时中断、学习方式的改变等等都是比较大的生活事件,特别是有的同学还可能面临经济压力、饮食习惯的被迫改变、气候的不适应等等。因此,必须要在思想上承认压力的存在,认识到初入大学这些压力具有普遍性,是大家共有的。承认压力存在的同时,新生还要在思想上接纳压力,压力并不总是坏事,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一定的压力下,人们才能充分有效地调动体内的各种积极因素。

(3)合理的应对方式。面对压力,除了需要正确的认知外,还需要合理的应对方式,也就是直接面对困难和压力,努力解决问题,接受现实和寻求支持的策略。

(4)积极寻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面对压力,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大学新生应当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并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风采,同时学习他人的优点,全面提高自身素质。通过群体交往活动,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验友谊与沟通的快乐,以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集体。

参考文献:

[1]姚小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5).

[2]杜传梅.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新西部,2008,(2).

[3]蒋松梅.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5).

[4]程玮.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4).

[5]刘欣.当代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其对策[J].素质教育,2009,(8).

猜你喜欢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回头潮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