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凇》答问过程阅读例谈

2009-01-14 02:19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12期
关键词:长堤雾凇松花江

李 鸣

《雾凇》一课的教学,课题刚一出现,学生就迫不及待地发问:“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实践告诉我们,阅读课上的答问,不论是教师的提问,还是同学的发问,并非以获取具体答案为终结目标;它的本质追求是顺应阅读心理,以问激趣,以问导读,扎实推进阅读训练,培养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顺应心理,激发阅读情趣

孩子一见课题,就急于知晓雾凇的形成过程。这是“雾凇奇观”的魅力所至,是审美情趣的驱使,也是阅读心理饥渴的一种反映。对于孩子这样的发问,我们不妨引领孩子查阅《汉语规范词典》,让他们自己动手,练习析字解词,将课题《雾凇》中的“凇”与“淞江”的“淞”和“松花江”的“松”进行字形、字义的辨析,知晓:“凇”与寒冷、冰冻有关;“凇”是寒天,地面物体上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冰晶”;“凇”是白色,有形,松散可感的,接着,让孩子想象严冬季节雾气遇冷凝结,树枝上覆盖的白色茸毛,草叶上晶莹的冰花,联系生活感知词义,引发审美情趣。继而,呈现十里长堤上美丽动人的雾凇图画;朗诵《雾凇》精彩的开头,扣读“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点题妙笔,打开阅读门径。孩子边看图、边读文、边想象,视通万里,神与物游。文字神奇的穿透力,让他们嗅到了书香,尝到读的甜头。

二、 读悟、思辨,探究“奇观”成因

“吉林雾凇”之所以成为闻名全国的一大“奇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有着独特的形成条件。我们要给学生留有充裕的时间,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探究,琢磨语言文字,相互交流研讨,精心思辨,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吉林雾凇奇观”的形成原因。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吉林雾凇奇观”的形成原因,尤其要关注成因的独特之处。(生边读、边画、边思、边注。)

生:“吉林雾凇奇观”,是冬天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形成的。

生:我认为他讲的可能是通常“雾凇”的形成原因,“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每年的12月至第二年2月,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水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当江水流经松花江市区时,形成一种特别大的雾。

生:我认为“过于饱和的水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生:我觉得“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昼夜之间从零上4度骤降到零下30度,特大的雾,遇上温差特大的冷,这可算是一个巧合,试想全国还有哪个地方具备这样的条件呢?

生:我认为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条件,那就是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绿化得非常好,从那幅亮丽的雾凇图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长堤两边的松树高大粗壮,柳树繁枝低垂,银松雪柳蔚为壮观。

师:同学们读书很用心,理解得很深透,讲得也很精彩,“吉林雾凇奇观”确实是人与大自然的一部稀世杰作。

三、 自主发展,答问各展其长

在读懂雾凇成因的基础上,教师把个性化阅读引向深入,做到“三个放手”即: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爱与需求,自主阅读,自主吸收,读出自己的感受;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答题思路,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述方法;放手让学生给自己定位,尊重他们的基础、能力、情感,各展其长,在不同层次上取得相应的发展。“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大致有这样四种表述:

其一、整体把握,概要表述。针对问题要点,从整体上感受雾凇奇观,从整体上把握雾凇的形成过程。他们的表述思路是:松花江过于饱和的水汽——流经市区遇冷——在十里长堤上形成雾凇奇观。

其二、紧扣发展,具体表述。细心研读雾凇的形成过程,从过于饱和水汽的特定环境、具体地域、具体时间、具体温度,感知雾凇形成的过程。其表述思路: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松花江上游水温零上4摄氏度——流经市区形成弥漫大雾——夜里气温将至零下30摄氏度——雾气在树枝上凝结。

其三、描绘景物,形象表述。关注景物的变化,抓住“雾气随风飘荡”“树木被雾气淹没”“渐渐地”“慢慢地”“起初”“最后”等细微的动态形成过程。他们从景物的变化描述雾凇形成:江面弥漫雾气——雾气笼罩长堤——松针、柳枝“镀银”——“银线”——“银条”——十里长堤“银松雪柳”。

其四、整合语言,有序表述。从自主吸收到自如表达还需要有一个梯度,有一个自我攀爬的过程。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文本中圈画出雾凇形成过程的关键性词语,融入自己的语言,有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表述。

(作者单位:仪征市真州小学)

猜你喜欢
长堤雾凇松花江
临江仙·长堤柳
松花江
雾凇岛的“繁花”
忆(通韵)
雾凇奇观
问客
雾凇岛
松花江緑石硯
美哉,兴凯湖雾凇
水 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