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慧 马式先
古人在《乐记》中曾经说过:“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由此可见,早在人类文明的启蒙时期,言、声、舞都是同出一源——“心”的产物,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再从汉语言的特点来看,它有声、有韵、有调,三者串联交错排列,便是一首非常美妙的歌曲,只需吟诵就可让人为之动容。应该肯定地说:语言与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是不争的事实,且音乐与语文的结合,即语文教学与音乐教学的相互渗透不但可行而且必行,可以激发学生学好语文兴趣,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艺术素养。但音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到底起着怎样的作用,又是如何起作用的呢?笔者带着这些问题近日听了好几位骨干教师的公开课,他们的课堂中不时会有美轮美奂的音乐响起,课堂顿时增添些许魅力,使课堂教学一下子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音乐悄然沟通文本
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莫过于让学生与文本、与文本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形成情感上的共鸣。而这种理想境界,却是在很多年轻老师的课中可遇而不可求的。有位教师在执教《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过程中,用一首哀婉凄苦的洞箫曲《忆友人》,一下子叩开了学生的心扉,让学生与文本实现了有效的沟通:
师:诗人王维漂泊他乡,两年了,没见到亲人的面,没听到亲人的声音。他只能将所有的思念,凝聚笔端,化作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
(大屏幕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师在音乐声中声情并茂地范读。)
师: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重阳佳节这天,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不禁想起了在家乡时和兄弟们欢聚的情景,思乡之情更浓了。让我们也做一回大诗人王维,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情来吟诵这首诗。
(学生在音乐声中,深情吟诵这首诗,整个课堂沉浸在诗人思念家乡的愁绪之中。)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虽是首耳熟能详的古诗,但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之前,学生并没有真正地走进文本,对诗人的情感仍显得似懂非懂。就在这时,如泣如诉的洞箫悠悠响起,“九九年年有,今朝分两地。”那呜咽的旋律,伴着教者声情并茂的吟诵,带着诗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的愁绪敲击着人们的心房,宁静、沉思悄然写在了孩子们的脸上。在乐曲的映衬下,孩子们深情地读着、说着、吟诵着……他们的心弦被轻轻拨动了。
箫声里,没有瑰丽的景;风,也是慢的。显而易见,这首洞箫曲为课堂抹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它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悄然架起了一座情感沟通的桥梁,把学生带入了诗文的意境之中,引领孩子们由最初的懵懂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音乐悄然解读文本
卢梭说:“音乐包含了比词语大一百倍的力量。”音乐,看似无形的,但它有时就像是一首诗,一幅画,一段动人的文字。听懂了它,也就读懂了隐藏在它背后林林总总的故事。在《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中,一首《摇篮曲》用她深深的母爱,带出了另一个动人的故事:
师:就是这样一只胆小的小家伙,有一天,它跑到哪里了?你看到什么了?(出示图片“小鸟在作者肩头睡觉”,配乐:《摇篮曲》。)
生:我看到,珍珠鸟站在作者的肩头。
生:它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师:这小家伙睡得好熟呀,瞧,作者的眼光里充满爱意。如果请你给这幅图画起个名字,你会想到什么呢?
生:信任
师:本来那么胆小的鸟儿,竟然在我的肩头睡着了,这是多大的信任啊!
生:我和鸟的故事
生:人鸟情深
生:幸福的珍珠鸟
师:就让我们怀着和小鸟一样的心境,伴随着轻松的音乐一同走进这美好的境界吧!
初见课文插图时,只看到一只鸟儿站在“我”的肩头,显得很小,不太清晰,所以一时还不能明白图画的意思。但伴随着温柔舒缓的《摇篮曲》的响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了,图画的意思也随之清晰起来:珍珠鸟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就像孩子在母亲的怀里一样,很舒服,很安全。《摇篮曲》本是母亲在摇篮旁为使婴儿安静入睡而唱的歌曲,具有温存、安宁、甜美的特点,上文中本来特别胆小的珍珠鸟竟敢落在作者的肩头甜甜地睡着了,这不就像孩子对母亲一样的信赖吗?
在《摇篮曲》恬静的旋律中,孩子们的灵魂被轻抚着,课堂上充满着温馨的情感,一幅人鸟相亲的画面立刻展现在我们眼前,文本背后的故事就在不经意间,被轻轻地解读了。
三、 凿开鱼鸟忘情地,展尽江湖极目天——音乐悄然丰满文本
古人张僧繇画龙后点睛,乃使两条点睛之龙乘云飞翔而去。这个历史故事告诉人们点睛之笔之神妙。一位教师在《青蛙看海》一课的教学中,在青蛙历经千难万苦,终于看到大海的重要时刻,用一曲班得瑞的轻音乐,带给学生一幅广阔的画面,从而眼前豁然开朗: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一路上它们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它们又是怎么克服的呢?
生:它们可能遇上暴风雨,就在旁边的山洞里躲一会儿,继续赶路。
生:天气太热,它们热得满头大汗,就用山泉水洗把脸。
生:它们可能一脚踩空,从台阶上摔下来,摔破了皮。它们在路边采点草药,搽一搽,继续往上跳。
师:一路上困难重重,它们后退了吗?
生:没有!
师:是啊,它们克服了千辛万苦,不知不觉,它们——
生: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
师:小朋友们看,青蛙看到什么了?
(随着轻音乐“月光水岸”响起,大屏幕出示“大海”画面,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叹——哇!)
师:此时此刻,青蛙会说些什么?
生:啊,我终于看到大海了!
生:我太激动了!
……
师:让我们一起来分享青蛙的快乐吧!
(学生齐读: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上述案例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引导学生充分想象青蛙一路上的艰辛,在学生“愤懑”之时,突然教者话锋一转,班得瑞的《月光水岸》随之响起,从那一起一伏的海浪声中,你可以看见茫茫的大海伴随着跳跃的音符正在澎湃着你的胸襟,不仅是学生,连听课老师也为之振奋。随着“辽阔无边的大海”图画的接踵而至,孩子们发出了“啊,大海终于在它们眼前”的欢呼声,他们通过自己的朗读尽情地分享着青蛙成功的喜悦。这空灵的轻音乐激荡着学生的心灵,引领着他们回忆小青蛙一路走来的坎坷,从一开始的失望到登山过程中的辛苦,直至如今实现美好的理想——看到了大海。孩子们的情感在乐曲声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音乐悄然延伸文本
《礼记•乐记》中讲道:“一唱三叹,有遗音者。”所谓“有遗音”者,也就是能给人回味的余地,有绕梁余音,袅袅不绝于耳。有一位老师教学《灰椋鸟》一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把师生带入了纯美的境界,在缅怀护鸟女孩徐秀娟的哀痛中,课堂内的情感延伸至课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师:你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吗?
生:徐秀娟
师(深情地介绍):徐秀娟,1987年大学毕业,自愿来到了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从事鹤类研究工作,在她23岁那一年,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在渡河时沉入河底,失去了年轻的只有23岁的宝贵生命。人们为了纪念她,为她写了一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 》。
(欣赏音乐,学生皆沉浸其中,有的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
师:相信大家再来读这句话一定会有更深的感受!
生:(含着泪,声音哽咽)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
师:你们想对徐秀娟说些什么呢?
生:你为了保护丹顶鹤,为了环境保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崇敬你!
生:一个徐秀娟倒下了,千千万万个我们会站起来!
……
一个美丽的故事,一首动人的乐曲,把人们对灰椋鸟气势磅礴,恢宏大气的感叹,带入缠绵、凄婉的情境之中。没有刻意的雕琢,没有层层的堆砌,就是那动人的旋律,摄住了人们的魂魄,令人回肠荡气,欲罢不能。自此,教师情、学生情、课文情,“三情”共振,情意浓浓。孩子们发出了真诚的呼唤: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儿的乐园。此时此刻,还需要什么“爱鸟的倡议”、“环保的宣传”?孩子们那认真的表情已经明白地告诉了我们:我们都是鸟儿的小卫兵,我们永远是环保的小使者!《一个真实的故事》响在了学生心里,也伴随着学生走出了课堂,走向了生活。
音乐作为一种教学媒介,长久以来备受广大师生的青睐。但是回顾以往的课堂教学,音乐大多作为朗读时的配乐,它的作用是单调的,更多时候是可有可无的。而如今,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的灵性、美感,音乐具有的生命价值,不断被发现,被欣赏,被唤醒,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往往就是课堂亮点出现的时候。音乐以其巨大的魅力,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在教学过程的必要时刻,款款而来。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使课堂教学熠熠闪光。
(作者单位: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宝应县范水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