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校企合作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中的实效性研究

2009-01-14 08:11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09年23期
关键词:就业实效性校企合作

叶 茜

[摘要]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市场的现实需求的比较分析,揭示了现阶段教育模式的一些不足。文章以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为个案,针对校企合作的教育形式提出具有实效性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为学校培养优秀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提供借鉴,也为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校企合作 就业 实效性

[作者简介]叶茜(1976- ),女,浙江温州人,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服装展示设计。(浙江温州325035)

[基金项目]本文系温州大学教改课题项目“服装陈列设计课程模块式教学应用改革”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7]132)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178-02

一、校企合作:国外经验与我国现状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10万,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之最。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对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产生冲击,到目前为止,2009年大学生整体就业率为35.6%。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从近年来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上分析,能够贴近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艺术设计本科教育培养的趋势,只有加强实践性教学,进行校企合作,才能够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艺术设计人才。

在欧洲,从20世纪20年代起德国包豪斯学院就开始建立了“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影响了现代大多数欧洲艺术设计院校。如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艺术设计系实行院企合作教学;英国伍尔弗汉普大学和企业联合教学,在专业发展上利用周边企业项目结合课程实施教学;法国ESMOD国际服装艺术学院,一直与国际服装界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并和世界巨型集团如LVMH、ANDRE等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对于本校的学生,都会为他们建立详尽的跟踪档案,并积极地给他们提供创造各种实习和就业的机会。据了解,国外的很多设计院校在实践方面,都给学生提供很多与企业和商家互动的机会。如在巴黎拉丁区的圣-马丁(SAINT-MARTIN)街的多家高级时尚服装店,就有专门的区域提供给一些设计院校的学生。学校定期把很多学生在校期间所做的优秀且富有创意的作品在这里展示及出售,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学生的质量水平受到世界范围内大学的肯定,获得业内一致好评,就业率颇高。

以上国外院校教学体系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教学和社会实践、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十分紧密,是实现产学研结合促进就业的新型模式。这些教学体系为我国当前艺术院校的教育发展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在我国,设置有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几个高等院校都相继推出了一些校企合作办学形式,主要以建立实习基地为主,利用校外专业实训基地进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来提高学生就业适应能力。有的院校建立了工作室项目制,使企业直接把设计研发工作室设立在学校内部或是学校成立专项工作室共享资源,共同制订学生培养方案等,形式多样,各有所长。但是,通过与国外艺术设计专业培养方案的比较,可以发现我国艺术设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专业基础课开设过多,学生在一、二年级反复进行造型训练,存在着与将来的专业学习衔接不上的问题;而反观国外艺术设计院校,大多将类似三大构成的课程整合起来,在低年级重点安排的是实用性很强的技能型课程或工作室课程。其次,知识点分散,系统性、应用性不强。与国外设计院校相比,国内艺术院校单科学分少,理论型课程多,各知识点分散。国外专题类课程(如专题设计、工作坊、毕业设计等)多,学分高,学时多,通过“市场——工作室——学生工作坊——实训车间——企业”的教学环节,以项目设计为导向、以设计任务为驱动,在实际制作中穿叉理论知识。

二、以就业为目标,进行校企合作教学的探索

为进一步明晰校企合作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的影响,笔者以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为个案进行了研究。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利用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坚持专业建设与行业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积极与企业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现已建立九家企业实习、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学院与各大品牌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学生实习、就业、员工培训、学术交流、工程项目等方面进行合作。经过多年的积累,学院与多个校外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采用项目驱动教学及依托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来实施“订单式”新型教学模式,按企业的需求来培养学生。

1.“订单式”的含义及特点。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以企业订单为依据,组织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这种“订单”,不仅是一张用人需求的预定单,而是涵盖整个教育流程的一整套订单培养安排,是一组订单的集合。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学生树立了“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学校推行“订单式”学生培养模式,可以实现三赢:首先,学生可以在大学本科四年期间,将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保证学生顺利就业,并缩短毕业生上岗后的磨合期;其次,学校可以按照企业要求培养出“产销对路”的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借以扩大学校的影响力;第三,企业可以根据需要“量身订制”一批高质量的员工,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人才保障。

需要注意的是,从表面上看,订单培养等于100%的就业率,但不能认为只要完成订单就可以了,因为人才培养毕竟不是产品制造,学科特色是龙头,办出学校特色也是首要工作,所以,必须在此基础上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更高的目标,努力做到既满足订单要求,又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使毕业生发展后劲足,职业适应性强,就业率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好,使学校发展呈良性循环。

2.“订单式”的具体实施。“订单式”教育的重心在学校,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在实行“订单式”教育模式以来,从招生环节到培养环节都起到了主导作用,学校根据教育部所规定的教学大纲,巧妙结合市场需求,培养既具理论知识,又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定向培养”的重心在用人单位,与学校合作培养的用人单位决定学生的生源以及学生培养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要求相对较低。通过推行“订单式”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学院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有效的调整,从一年级就聘请企业里一些具有很强实践经验的教授级工程师来学校为学生授课,有针对性地培养这批准员工,在以后三年的大学生活中,企业还定期组织这批学生前往企业,由富有经验的技术和管理干部带队,进行岗位式的能力试训、座谈交流等。在学院与“浙江婉甸服饰有限公司”的合作对接过程中,还积极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院每学期推荐优秀学生到品牌卖场做导购员,从基层出发以最快的方式掌握市场,通过零距离的接触,了解品牌终端等;合作企业每年为学校提供岗位给学生实习,并有专门的展示厅为学生提供实训练习、课堂讲座,从而更好地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理论传授、现场观摩、实践操作技能练习为一体,增强了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训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也使学生了解自己适合哪个岗位,为其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订单式”教育模式,充分整合了学校和企业双方资源,扩大了校企合作范围,是缓解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压力的一次全新尝试。由于企业技术以及企业文化贯穿了大学学习始终,学校为“订单学生”设置的教学计划针对性更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

同时,学院还实行工作室项目制,加强“订单式”的实效性。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通过工作室项目制教学,在《礼服设计》的课程讲授上突破传统教育形式,从单一的课堂转向专业的店内,并在真人模特上讲解婚礼礼服搭配的艺术,使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到婚礼礼服的设计,了解并贴近了市场。工作室与“嫁衣工坊”婚纱店合作举办的“温州大学生嫁衣美学设计大赛”已成功举办两届,获奖的学生还被推荐参加国家级的设计比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工作室项目教学是学生通过设计项目以及设计流程,将设计原理与设计效果对接以完成有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为今后进入社会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增强社会就业竞争优势。

3.“订单式”模式的毕业设计考核成果。“订单式”的考核形式是通过校企联合建立学员考核标准。成绩由企业老总、设计师和导师共同认可打分,实现课程内容与生产实际的一致性,课程考核与岗位技能考核的一致性。让学生直接面对社会行业的客观评价。这个评价是对学校办学水平高低、人才质量优劣的最终标准。

艺术设计学院一年一度的毕业作品汇报展是校企合作在学生就业中实效性研究的最终体现。学院把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交叉进行,以实习促进毕业设计,以毕业设计带动就业。毕业设计阶段,经过各工作室指导教师与企业沟通,由学生、指导教师、企业三方共同确定毕业设计课题,学生在学校进行两周的论文开题工作,查阅各类资料,调研市场。然后毕业生驻厂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将设计构思、制作过程以设计日志的形式记录下来,将实践上升为理论,为毕业论文做准备。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学生在企业实习能够将课题与企业实际生产结合,而那些与指导教师保持密切联系的毕业生最后完成的作品水平普遍较高。这种做法一方面解决了以往学生找工厂制作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实训环境,培养了学生结合社会和企业生产实际进行设计的专业能力。如举办动态和静态的毕业设计作品展,是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历年来的传统项目。在当下经济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冲击仍有余音的情况下,“2009‘东蒙杯温州大学服装设计毕业作品大赛”为温州大学09届服装专业的75名毕业生提供了一个与服装企业界零距离沟通交流的机会,让用人单位直观地了解了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本次大赛另一大亮点即本土服装企业老总亲临现场下“人才订单”。由于增添了同台设计竞技、用人单位现场遴选人才这两个重要环节,本次毕业作品大赛成为历年来毕业生作品秀中最具活力的一场,同时凭借这个平台促进了该专业学生顺利就业。由于本专业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制定各培养方向,并为促进就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实习学生很受企业好评,因此具有广泛的就业和自主创业前景,就业率高达98%以上。

三、结论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作为艺术设计院校必须主动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学校才能有活力。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挖掘其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中的实效性,能更好地把握企业脉搏,掌握企业需求,主动实现人才供需平衡;同时可以结合课程设置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充分发挥相关的企业和政府的作用,达到学校和社会的双赢合作局面。校企联合办学的有效形式,学校与企业联合育人,共同发展,促进了企业双方的了解,促进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同时也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只有这样,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才能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

[参考文献]

[1]艾威.发展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J].湘潮,2007(12).

[2]魏静.精品课程立体裁剪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温州大学校报,2007,20(5).

[3]郁涛.对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探讨[J].艺术教育,2007(4).

[4]李伟.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J].装饰,2006(12).

[5]潘鲁生.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装饰,2003(3).

[6](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志焱,潘琪,张炎,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猜你喜欢
就业实效性校企合作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