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南
摘要合作学习对培养二十一世纪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走进今天的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较多。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选择随意,学生合作不充分,学生参与不均等,教师评价手段单一等。影响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因素很多,有教师方面的,有学生方面的,也有评价方面的。要增强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要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明确合作学习的内容;教师对活动的有效指导;转变交流、评价方式;与独立思考有机结合。
关键词数学教学 合作学习 学习观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目标”和“总体目标”的“解决问题”中也明确提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并制定三个学段的分步目标,即:“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达到“学会与人合作”的总体目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应表现出学生要有合作的意愿和需求,明白自己在合作过程中的责任,知道怎样帮助、协调同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速度与质量的目的。
1 树立正确的合作学习观
1.1 教师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具有独立学习的潜能
课堂教学就是教师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过程,教师是教会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学习、有效指导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促进者。当然,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及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一段时间,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在先学过程中摸索,教师对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
1.2 教师要坚持让学生独立学习
教师应改变以往把自己作为教学中心的想法,摒弃学生学不会、不会学的担心,避免出现过度教学甚至包办代替学生学习的现象。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效学习的环境,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的成长。
1.3 要允许学生表达个性化的观点
学生表达自己个性化的观点,往往表示学生不是在记忆,而是在独立地分析和思考。“少教多学”赋予学生学习的权力和责任,教师要允许每位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要帮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和主人。
1.4 具有学习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负责是教师应有的责任,把学习的主动权大胆地交给学生,增强学生的自治、自信、自理能力,一旦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技能,学生就会学得主动,教师也就能教得轻松。
2 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具有较大的优势,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只有选择适当的内容,把握最佳时机组织实施,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作用。
2.1 揭示知识的规律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教材中,规律性知识占有较大的比例。这类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小组合作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在生生交流中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
2.2 体验知识形成过程,探索问题时进行合作学习
数学学习往往要求学生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来建构某一概念,证明某一结论。这时的小组合作不仅能帮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自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实验操作的分工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
2.3 在开放性问题教学时进行合作学习
开放性题目答案多样,不同学生常常发现不同的结果,为学生之间的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倾听同伴的意见,并从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共同进步。
2.4 意见分歧较大时进行合作学习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较大的意见分歧,此时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根本原因。如果此时采用合作学习,可以形成较浓厚的研究氛围,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质疑,不同的观点可以反驳,在这种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中,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都将得到相应的提高,并且养成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3合作学习的策略
3.1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教师要全面地了解每位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个性特长等,依此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有利于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的练习活动中,让学生小组合作根据主题图提出了一个问题并解答,学生在活动时,先商量分配好分工,如:谁来记录,谁来计算,谁来汇报等任务。有了明确的分工,每位学生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责任,各司其职,这样小组间的合作学习才能顺利进行。
3.2明确合作学习的内容
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内容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和关键。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对象或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提供的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明确,必须适合每位学生参与,使学生能围绕实质性的内容有一定的探索性。数学课堂教学的合作学习的内容,可以是教师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提出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第八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在引导学生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你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你的猜测?”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这又具困难的问题,使学生自然想到共同合作的解决问题方式,从而让每个孩子积极地参与,在组内的合作交流中,思维得到相互启发,共同讨论得出最佳的方法,这样,合作学习才摆脱了教师的硬要求,而且真正满足了学生内心的学习需求。
3.3教师对活动的有效指导
合作学习应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之间有序进行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合作活动中要体现出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地位及作用,不能一味追求突出学生“自主”。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之初,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评价的标准等等。在学生进行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掌握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同时,通过巡视老师还可以及时引导、点拨,避免学生走过多的弯路。当学生对一些问题得不出结果时,教师就要设置一些有层次性的点拨问题,由浅入深,使学生一步一步的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参与和指导对于低学段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3.4转变交流、评价方式
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间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交流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在小组内清楚表达个人的想法,在全班交流时表述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认真地倾听别人的意见,真诚地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因此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要关注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包括对学生的倾听、表达、质疑、追问等方面的评价,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评价融于其中,也要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小组之间的竞争。这样不仅能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而且对于合作技能的培养,都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实现教学评价的多样化。
3.5与独立思考有机结合
在小组学习讨论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不同程度的思维相互碰撞,往往会引发创造的火花,同时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也可以进行广泛的交流。在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究、交流、解决问题,这样做就避免了只有好学生动口、动手,困难学生没有独立思考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的现象。
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教师先让学生猜测:三角形的三边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自主选择方法材料去验证,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确定本组验证的结论,小组同学共同完成操作过程。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不够,尤其是那些能力较差的学生还没经过思考,就会被那些能力较强的学生所压制,差生根本插不上嘴,会造成优生独霸的局面,导致学习能力的两极分化严重。
4结语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这种学习方式并不是自我独立、互不相关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自觉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积极能动地参与读书,参与各项探究学习活动,参与质疑解难,大胆发表有创见性的体会和看法;教师也应发挥其应有的引领作用,参与小组学习,及时掌握学情,及时捕捉学生在交流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疑难之处,整合各种因素,用系统、发展的观点调控合作过程,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必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智慧的大门。它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通过相互探讨,不断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实践证明,坚持不懈地抓常规、科学地组建小组、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充足的时间加上多元的评价,能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能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各类学生各尽其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合作学习的深入开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员性,增强了探究活动的效果,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刘永红.当前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8).
[2] 郭建鹏.如何准确理解建构主义教学思想[J].教育学报,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