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

2009-01-12 05:47
武当 2009年1期
关键词:经文本源暗物质

方 瑛

老子在《道德经》里写进了70个“道”子,这标志着“道”是《道德经》一书的核心和基础,是经文中最最重要的词语。是否理解“道”的真意,成为正确解读《道德经》的关键。但是,当今却有一部分人,对“道”的认识还处于蒙昧之境,根本还没有弄明白《道德经》里“道”字的真实意义,就写出了大量与“道”意向悖的文章来。

在道教界,两千五百多年以来,从来没有人敢于把《道德经》里的“道”意赋予神格化的概念。奇怪的是,却就在当今,竟会有人掀起“道神一元论”、“道有神性、神有道性”的阵阵妖风,妄图把“道”原来的科学理念引导到神鬼迷信的邪路上去,正可谓无知、无智、无德和自不量力。可以用来做对比的是,佛教尊奉的“禅”,同样也经历了两千五百多年,为什么至今仍然洁净无染,不存存任何神格化的意思,难道说道教中的某些人不该引为思考吗?

老子在《道德经》里,对“道”有着明确的定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绣呵,缪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下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帛书本《道德经》第25章)

“可以为天下母”,是说“道”是生成天地万物的根本或本源。

“先天地生”,是说在天地生成之前,“道”本来就已经是存在着的了。

“独立而不改”,是说“道”虽为天地万物之本源,却不是物质。它独立于天地万物之外,永恒不改地保持着“可以为天下母”之本质。

这生成天地万物之本源,在其它经典里也有相同意义而不相同用词的记载。

例如,圣经《旧约·创世记》里,把生育天地万物的“造物主”称为“上帝”,又在《新约·约翰福音》里,开篇写道:“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明确地提出了,“道”就是“上帝”。只可惜作为造物主的“上帝”,却被后人赋予了人格化和神格化的概念,笔者仅能表示遗憾和无奈。

《金刚经》中凸现出来的是“无相”二字,经文解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能以诸相非相,几得见‘如来。”“如来”,是指原来或本来。“无相”,就是“如来”,这句经文的意思是,天地万物都是有形有相的。凡是有彤有相的东西,皆虚而不实,有生有灭,不是永恒存在的。那虽然无形无相,却是宇宙间真实且永恒存在着的,就是指生成天地万物的本源——“如来”。“道”,就是“如来”。但是,“如来”之意也被后人给人格化和神格化了,并塑造出了形象,让笔者不得不再次遗憾和无奈。

“道”与“禅”的崇信者,虽分属于道家和佛家,但是“道”与“禅”却是互为呼应,让“修道”和“参惮”显现出了异曲同工之妙。老子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意思是说,“道”无形象可表述,而勉强以语言文字做山水的比喻,就不是永恒之“道”的原意了。“禅”也同样“无相”可表述。圣严法师著《禅的开示·禅的体验》一书中写道:“对于尚未进入禅门的人而言,禅也是不可以语言文字说明的东西,你也别寄希望靠着语言文字的说明米了解它。可是语言文字虽不能说明“禅”的内容,却能引导或指示你如何去亲自体验它。“道”与“禅”两者都是无法用语言或文字予以表述的,但又都需要“修道者”或“参惮者”以切身体验来验证“道”或“禅”的真实存在。此相同的两点,无疑表明了“道”与“禅”有着完全相同的含义。“道”就是“禅”,“修道”也就是“参禅”。

婆罗门教,印度教所信奉的“大梵天”,其实也与“道”、“禅”、“上帝”及“如来”有着相同的意义。

这“生育天地,运转日月,长养万物”(录自《常清净经》)的永恒不灭之“道”,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被老子写成《道德经》一书公诸于世了。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科学发现啊!是一件多么让中华后世子孙们引以自豪的事情啊。

时至今日,这永恒不灭之“道”还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道”依然“独立而不改”,丝毫未改变地存在于宁宙之间。它不但存在于宇宙的任何空间,而且完全地寓人于一切物质之中。正如老子所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帛书本《道德经》第43章)。他说的是,这看不见、摸不着的天下最柔弱的“道”,却能够进入到那天下最坚硬而且无任何细微间隙的物质之中。因为天地万物相对于“道”来说,不具有任何屏蔽性,所以说“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百分之百地充实于天地万物之中,衰老的天体、物种不断地湮灭,新的天体、物种又不断地生成。这宇宙问天地万物的生长存亡全都在“道”“周行而不殆(怠)”(楼观石刻本《道德经》第25章)的制御下,生生灭灭永无止境地演化下去。

近百年来,全世界科学界正在努力搜寻的宇宙“暗物质”,实际上就是老子论述的“道”。只不过,当今科学界对暗物质(道)的认识,尚不及老子在《道德经》里论述得清楚而深刻。

所谓暗物质,实质上并不是物质。因为名不副实,所以近来有人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中,把“暗物质”一词改称为“暗能量”。

笔者赞同“道”就是“暗物质”(暗能量)的观点。

责任编辑刘伟

猜你喜欢
经文本源暗物质
探本源,再生长:基于“一题一课”的生成式专题复习课的探索
暗能量VS暗物质(下)
暗能量VS暗物质
山东临朐唐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考
何以为家
佛、僧与三重门(组诗)
简析庄子思想中的“大美”
关于暗物质的物理问题お
从经文翻译策略看景教本土化的失败
王育琨:成功传承要回归人性“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