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杨
摘 要: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言之美,被作为绝对的美,最高的美,根本的美。无法通过知识去掌握,只有通过心灵去体验。对待无言的美,就需要无言的冥会。对无言之美的体验方式,就是以生命契合生命,而非以知识去分解。
关键词:庄子;无言之美;本源
中图分类号:B2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2-0121-01
孔孟老庄,儒家道家。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大约从这几人的文献中延伸而来。特别有意思的是,儒家或道家,在他们的思想理论体系中,并未明确提及美学相关的内容。然,后世文人画家不断从中进行理解分析,挖掘其中内涵。
老子有云“大音希声”,庄子亦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传统的道家理念,透露出了出世的气息,不管是无为而为还是道法自然,道家所追寻的便是世界的本源,探究的是自然。放置于美学的角度而言,大巧若拙,大美无言。
“大美无言”中的“大美”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是最根本的美,是美的本质,是不加修饰的美。它是不涉及人的理性、感性,是人类语言不可辨别的浑然天成的美。正因无法用言语表述,即为“无言”。这样的美。是永恒的、本源的、无限的。在《庄子》而言,有言的世界,是语言可以描述的,而语言因其自身的局限性决定它不能真实的反映这个世界。词汇的固定性的符号,对“大美”而言是极具破坏性的。
常言所说的“审美”,是一种外在的审美。观照者对对象的认识,就是一种“审美”,这样的“审美”是主观性的,这是将人以一个旁观者,以一种审视的角度去分辨对象的美丑。这是片面的、主观的美,是一般的美。而“大美”是要人没入这个世界,没入关照对象,去感受其本身的意义。
以《庄子》的角度来看,一般美是受制于观照者自身的知识判分,是主观世界下的美。《山木篇》记载: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我觉得它是美的,它就是美的,这样的美,并不是真正的美。庄子所言的美,是没有具体标准的,一切有标准的美,都是知识之美,都是“言”之美。
中国美学以无言之美为绝对的美,这样的美,无法通过知识去掌握,只有通过心灵去体验。对待无言的美,就需要无言的冥会。对无言之美的体验方式,就是以生命契合生命,而非以知识去分解。
不言之美为大美的本体,中国艺术家以无言之心体验去体验,并创作无言的艺术世界。这里以闵贞为例,通过其创作的画作来谈这个“无言的艺术世界”。
闵贞的婴戏题材是其后期主要绘画题材,画风从其巨笔写意的基础上延伸出来,开始追求“墨”本身的艺术内涵。线条在柔润之中的凝重生涩,逐渐演化成了“拙”的自然之趣。不再追求对画笔的控制,转而心随笔动,沉入其中。
如闵贞的《观鱼图》(立轴,纵约88.5厘米,横约34厘米)。画作采用团状构图,画面简洁大方。画幅上方大面积留白,将两名孩童与鱼缸置于画面下方,因而整幅画作并不轻飘。对孩童的处理也颇具特色,一孩童只露脸,身体部分被鱼缸遮住。另一孩童只露背面,面对鱼缸。对于遮住身体的鱼缸的描绘闵贞的构思也颇为巧妙,他并未用墨块将整个鱼缸描绘出来,而是巧妙的勾勒鱼缸外形,在与孩童身子重叠的部分采用大面积的留白,使得人觉得此时无墨更胜有墨。
细品这幅画作,可以从中发现三处浓淡比较:一为两名孩童的头发。虽两名孩童的头发皆用墨块表现,但近处的孩童的发色相较于远处的孩童而言更为清楚浓郁。二为近处孩童自身的头发也被用浓淡墨进行处理。高出的发髻于下方的头发形成对比,虽不明显也还是有一定的差别。鱼缸左侧的墨色同两名孩童的头发形成了第三处的对比。鱼缸的大片留白同孩童的衣服用线条隔开,与左侧的的墨色交相辉映。墨色的浓淡比较加上线与墨的对比,使得整幅画面变得极富节奏感,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气。
这是画家长期以来对“墨”和“线”的不断探索,反复的理解中,延伸出来的极具闵贞特色的处理方式。他用自己心,去体验去感悟这个世界,去感悟画中的世界,去感悟组成画中世界的点、线、面。这是他没入画中世界,去体验的大美。
孔子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兴焉”;《周易·系辞传》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也”;南宗禅亦有不立文字自性显露,不开口,只用生命之眼去观察的指向,八大山人亦有诗云:春山无远近,远意一为林,未少云飞处,何来人世心。可见,很多艺术家都在追求无言之美。他们渴望能如海鸥一样在天地间兹有飞翔,从世界的观照者回到世界中,去没入世界,被世界吸纳,将生命与之契合,去体会无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