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学
新课程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前瞻性无可质疑,但在使用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许多传统课堂所没有的“新现象”,如课堂“乱哄哄”,学生高谈阔论,情绪高扬;数学课像物理、化学课一样,做起了实验;学生常制作一些工艺品、小制作等.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在学习上出现“问题”,如计算能力差、易出错,表达能力不强,思维不严密,等等.这些与传统课堂情景和“效果”形成鲜明对照,让许多学生家长忧心忡忡:学生到底学到些什么?其实,新与旧的分歧,最根本的还是体现在基本理念上.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推崇“数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的‘大众化数学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较传统教学应有根本的变革.
变革的关键是在教师掌控课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学习,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创设问题情景.怎样创设问题的情景,才能激发同学的求知兴趣呢?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方式技巧,最重要的是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让学生处于“问题”状态.
1. 教材能够实验的可以创设实验情景;能够通过观察、类比、尝试等猜测的可以创设猜测情景,让学生发现新问题,达到“问题”的状态.此类方法,有关教育杂志论述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2. 有时也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创设魔术情景.比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之引题,教师可以先请一位学生上来任意说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比如:x2-6x+5=0),判断它是否有实数根?若有的话,教师就问:谁能口算出两根的和呢?学生为难之时,教师直接告知答案(6),让学生很想知道其中的奥妙之处.这时,只要简单地复习求根公式,学生自主地发现规律就易如反掌.
3. 创设想象情景.以上这些都是针对特殊的教学内容,但是,数学的知识往往比较抽象,特别是某些定义就像规定似的,又要如何创设情景呢?例如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书上是通过两幅长城图片引入相似形,同时又给出两个相似三角形,引问:如图,△ABC与△A′B′C′相似吗?如果照本宣科,假如你是学生,在不知所以然的情况下,会欣然接受吗?更谈不上兴趣了.有的教师先复习全等三角形,再导入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请你以学生的身份自问自己:为什么相似三角形要给出这么多的条件呢?学生的疑团未解开,对今后学习相似三角形的判断也是一个障碍.更有甚者,认为自学就是自主学习,于是引题:同学们,先阅读课本第几面,说说什么叫做相似三角形?这种引题不但无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其实,可以从学生非常熟识的相片入手,通过引问:同学们,照相洗出的自己相片有一寸、两寸的,都像自己吗?哪些大小相等?哪些大小不等呢?这样,不但可以引出相似形的概念,而且能够回顾特殊情况下的全等形的概念.接着,出示两个相似三角形厚纸片,交待说:这些是由同一个三角形模板通过电脑摄像,一个是放大、打印、剪裁而成的模型.不用教师说,学生就已知道它们是相似三角形了.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对应角相等吗?(重叠比较一下即可)对应边有什么关系?不一定相等,能成比例吗?(得测量.因时间关系,只要交待说:教师已测量过了,对应边成比例.有兴趣的同学课外试试这两个模型)这样引出三角形的定义不但显而易见,而且对今后相似三角形的教学提供很好的想象材料.
创设问题情景,不要故弄玄虚,能简则避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准则.
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那么,当学生完全处于“问题”状态中时,教师就要担当起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身份,数学新课程提倡在课堂上,生与生、师与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大致是: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完善课程设计,积累教育素材,提高教育水平;②引导、布置探索内容,参与讨论;③协调学生之间的交流;④完善评价体系和实施评价.学生应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这过程中,数学教育从“以课文为本教学”回归到“以人为本教学”,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绝对的权威,而是学生的朋友和伙伴.教师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方面要尊重、保护、关爱学生,另一方面又要唤醒、激励、发展学生.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