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剑而起”背后的“亮剑”精神

2009-01-08 09:48陈忠文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安陵侠士唐雎

陈忠文

《唐雎不辱使命》是一篇经典之作,文中有许多意外值得我们品味,首先文中的对话描写之多就是一个意外,我们很少见过像这样密集的文言对话。其次,文中的结局很意外,唐雎经过一番舌战后,使秦王色饶,长跪着向唐雎道歉。一个如此强大的秦国国君竟然屈服于一个弱国的小小使臣。但文中最耐人寻味而又被很多人忽略或曲解的细节,应该是唐雎“挺剑而起”这个动作了,这是全文为数不多的动作描写中的一处,而且是使整个对话情节发生转变的关键性动作。

按照秦国的法制,使臣上殿禁止携带武器。同时《唐雎不辱使命》中那个强国之主秦王,正是几年前在“荆轲刺秦王”事件中大难不死的秦王嬴政。《战国策·燕策三》中有一段文字:“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非有诏不得上。”还有《史记·刺客列传》,唐李冗《独异志》等书籍中都有相关记载。那我们该如何理解这把剑呢?这把剑的存在是不是合理,该不该出现,为什么要出现这把剑呢?

要解决这个最大的意外,我们不妨先看看强大的秦国和秦王为什么会屈服于一个弱国的小小使臣。首先我们先看看课文中的秦国和秦王。

可以说,秦国和秦王的强大,除历史知识外,我们从文本中就能找到很多表现。首先,从秦王对安陵君的做法和语言中体现出来,秦王要用五百里地交换只有五十里的安陵,这显然是个骗局。这样一个天大的谎言和借口,包藏着秦王想不费一兵一卒吞并安陵的野心,但即使实现这样一个阴谋,秦王竟然自己都不出动,派一个使者来和安陵君说,可见秦王根本不把安陵国放在眼里。而且说话的语气用了一个“其许”,一定要答应,其言外之意是要安陵君乖乖送上国土。这种语气志在必得又咄咄逼人。

其次,安陵君的回答也可以从侧面看到虎狼之秦的强大与秦王的恃强凌弱。安陵君也明白秦王以大易小是一种欺骗,但他回答说:“甚善”,在委婉的语气中,它让我们看到了许多的无奈与妥协。他不敢也没这个实力断然否定秦王,更不敢揭穿他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骗局。安陵君虽以受先王之地弗敢易为托词,虽说得小心谨慎,但还是致使秦王不悦,无奈之下,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

在国家危亡之际,问题棘手,唐雎的出使压力是非常大的。秦王既然连安陵国的国君都不放在眼里,更不用说弱国的一个使臣。所以秦王与唐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不听寡人,一个“听”字,语气中充满了霸道与强权,并且以“灭韩亡魏”进一步施加压力,因为安陵国曾是魏国的一个附属国。同时秦王还说,安陵国能以五十里之地而存者,是因为把安陵君看做忠厚的长者,所以才不打他的主意。这话表面上冠冕堂皇,其言外之意在于:不是不打安陵国的主意,而是安陵国对秦国根本没有威胁,没必要打主意。所以秦王对唐雎说,我以十倍之地扩大安陵国的领土,安陵君不答应是逆寡人,轻视寡人。一个“逆”字,已经把自己当作了安陵君的君主。

面对秦王的狂妄与威胁,唐雎竟然说:“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值五百里哉?”“否,非若是也。”可见,唐雎敢于大胆否定,语气比安陵君坚定、果断、强硬、决不含糊,足见其勇气之可嘉。同时他的第二句话充满了智慧。首先,他维护了安陵君的推脱之辞,还是以“受地于先王而守之”为借口,君臣言行一致,保护了安陵君的言辞,不给秦王留下可乘之机。其次,进一步揭穿了秦王的阴谋,以“千里之地”回击他的“五百里之地”。 一个“岂”一个“哉”,在反问的语气中充满了对秦王欺骗性借口的斗争,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足见其智慧。

应该说,唐雎这样的说法是很危险的,因为一个弱国之臣出使强大的秦国,面对的又是一个不把自己国家的君主放在眼里的秦王,而且回答既坚决尖锐,又决不妥协,甚至针锋相对。因而,秦王勃然大怒。直接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面对这样的性命威胁,唐雎不但没有丝毫的退却,反而以“布衣之怒”反驳之,并列举了三大刺客,誓言自己将成为第四个。列举三个刺客来反驳秦王同样充满了智慧、勇气。首先,从语言上说,排比句式使得话语本身具有了气势上的优势与战斗的力量。其次,这三个刺客都是不惜牺牲生命的侠士,效仿他们,表明了唐雎视死如归决一死战的精神,不给自己退路更不给秦王退路。面对秦国以强凌弱的威胁,唐雎用一个人的生命反抗整个强大的秦国,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智慧,而面对秦王逼人死地的胁迫,唐雎竟以“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作了将生死置之度外最彻底的斗争。

但也正是这“伏尸二人,流血五步”的言辞不仅把秦王逼到了绝境,更是把唐雎逼到了拼命的境地。这时,如果没有更强大而有说服力的行动或合理的事态发展来支持唐雎的语言,那么从情节和情感逻辑上都说不过去。所以,这时必须要出现一把剑,支持唐雎完成“伏尸二人,流血五步”这个使命。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贵的,侠士为了完成一项使命而视死如归,这是一种崇高。唐雎虽然出使不辱使命,但安陵国的灭亡却是不可避免的。据许多历史学家说,安陵国当时其实已经灭亡了,但人们还是坚信这个故事的存在。也许是为了祭奠唐雎这个悲壮的英雄,祭奠士为知己者死的侠士精神。

所以,唐雎可能身上没有剑,但唐雎的语言之剑,气势逼人,力量无限。虽然历史上也许没有这把剑,但唐雎的个人精神光芒熠熠生辉、锋芒无比。可以说,这把剑历史上到底是否存在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唐雎即使手中无剑,但心中有剑,那是一把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的爱国之剑,是一把与秦王斗争到底不辱使命的责任之剑,更是面对秦王淫威不屈服的勇气与智慧之剑,正是这无形之剑刺中了秦王的要害。

其实,这把无形的剑经过了作者艺术化的处理。专诸之刺王僚也,慧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而唐雎之刺秦王也,挺剑而起。慧星袭月,白虹惯日,仓鹰击于殿上。显然这些自然现象的出现是作者文学化的处理,是这三位侠士行刺的时候,善良的人们希望弱小的正义能战胜强大的非正义的一种愿望。唐雎的挺剑而起也一样,即使不可能出现这把剑,即使唐雎不能去挺剑,作者也要让他去实现不可能实现的正义之举、侠士之举、英雄之举。

之所以留存这个故事,也正是因为人们对这些不畏强权的英雄人物充满了赞美之情。也许历史是客观的,但这把剑还是永远存在了我们文学长卷中,为无数悲壮的英雄唱着同情之歌。

所以这把剑也可以看作是人们同情弱小,崇尚侠士英雄的情感之剑,是唐雎为实现个人价值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舍身取义之剑。我们说这把剑是包括“唐雎”在内的无数英雄的化身,它传达了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亮剑精神。

[作者通联:浙江台州市峰江中学]

猜你喜欢
安陵侠士唐雎
攻 城
攻城
友谊的小船为何而翻
浅析侠文化中的“隐逸”之道
唐雎不辱使命否?
唐雎不辱使命
试论《琅琊榜》中所蕴含的侠士文化
《唐雎不辱使命》阅读练习
唐雎的说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