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宝萍 陈晓鹏
摘要:团体是个体的有机组合,团体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团体之间存在着心理效应,团体心理效应对体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团体心理效应对体育教学的启示,为在体育教学中掌握与运用团体心理效应,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提供心理学依据。
关键词:团体心理效应;体育教学;启示
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运动训练,决不是单个个体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整体,需要师生或同学之间协作配合完成,彼此有着共同的目标(或掌握运动技能、或参赛获胜、或促进身心发展),每个人占据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各自的任务与职责,并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通过共同活动,成员之间彼此吸引,在心理上相互影响,促进心理发展。体育学习是一个团体,在团体成员之间存在着团体心理效应,团体心理效应对体育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掌握团体心理效应,对进行高质量的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与思考,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商榷:
一、社会促进作用
所谓社会促进,指的是有别人在场会增强个体的动机性行为,即个体在与他人一同活动时,即使他们之间互不沟通,但由于有他人在场,无形中激发人的活动动机,使活动效率得到提高。体育课堂是一个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团体组合,在体育教学中人与人之间的影响对体育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社会促进作用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合理引导,设置情景。
社会促进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分别是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旁观者在场时的相互作用,这两者都会提高唤醒或驱力,促进占优势反应发生,而对于较简单的动作学习或者很好地掌握所学任务时而言,社会促进作用可以促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所学的任务,占优势反应趋于正确,从而对成绩产生促进作用;而对于运动技能学习的初期,或者学习比较复杂的难度较高任务时,社会化促进作用往往对运动技能的提高起到消极的影响。换句话说,社会促进作用所起的作用,主要决定于所从事活动的性质,如从事比较简单的活动,有他人在场就能提高活动的效率,使工作更加出色,如从事较复杂的活动,他人在场将会发生干扰,对活动产生促退作用,影响活动的效率,这样的情况在完成体育活动中很普遍,特别容易出现在难度大,自控性强的任务中,以及年轻新手,适应力差,性格内向,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身上。
社会促进在体育教学中给我们的启示是:社会促进作用为我们有效地利用分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心理学依据,教师可以明确什么时候,对什么样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促进作用的积极作用与减少其消极影响。在运动技能的学习初期,教师在运动技术运动技能传授的时候,可以利用传统示范讲解教授式的模式,也可以利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但在运动技能练习时候,要注意合作学习的慎重选用,在运动技能的学习初期,合作学习运用的不好,往往对运动技能的正确学习具有阻碍作用,而在这个时候,也不适合运用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纠错等学习方法,(当然为了发现学生的典型错误,让有错误的学生在群体面前做“反面”示范是可以的)更不适宜采用比赛等方法进行学习效果的检验。这个时候,应该尽量采用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纠正错误的方式,减少或者避免社会促进作用对运动技能学习的消极影响。
二、社会顾虑倾向
社会顾虑倾向指个人在大众面前由于感到不自在,其行为表现与在一般情况下不尽相同,个体行为不仅受其所属团体成员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团体外各种各样甚至看不到的大众的影响,在外界人员不熟悉的情况下,学生容易表现出踌躇反应,失败次数多,动作变形等。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后,高中体育实行了选项教学,而选项教学则打破了以往的班级的建制划分,选项班来自不同的班级,学生之间往往只和自己班级的比较熟悉,而对其他班级的比较生疏,学生在不熟悉的其他群体或个体面前,经常表现出紧张,行为拘谨,动作变形,不能表现出原有的行为模式等。
在体育教学中,社会顾虑倾向的产生一般取决于个体与群体成员之间的熟悉程度,也就是说,个体与团体之间的成员越熟悉,社会顾虑倾向产生的越不明显,个体与团体成员之间的关系越不熟悉,则社会顾虑倾向则表现的越明显。
社会顾虑倾向现象给我们体育教学的启示是:在进行合作分组的时候,在学生之间相互熟悉之前,一般采用友伴分组,由于小组之间相互比较熟悉,感情融洽,小组里互帮互学的气氛浓厚,学习效果比较好,这样可以减轻消除社会顾虑倾向。但这种分组仅局限于选项教学的初期,不同班级的学生之间还不很熟悉的阶段,如果一直按照原有班级形式的友伴教学,则会形成“帮派”现象,形成“小团体意识”,学生交往的对象比较固定与单一,对学生之间的交往不利,不利于社会化的成长。
社会化顾虑倾向一般在性格内向的学生中比较容易产生,因此,教师要利用社会化焦虑来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锻炼,让学生敢于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有些性格内向或者胆子比较小的学生往往不敢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的缺点,因此产生“怯场”等现象,让学生在不熟悉的同学面前多表现自己,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心理素质。
三、社会从众行为
社会从众行为是指个人在真实的或者臆想的团体压力下,不由自主地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同团体的多数人员趋于一致的现象。在学校体育活动中,从众心理既具有积极的作用,又具有消极的作用,积极的作用表现为:通过先进的体育团体影响,改变学生个体的运动行为,促使学生运动行为向好的方面转化,其消极的作用表现为:舆论一致的从众行为容易造成“小团体意识”,忽略个别差异。
社会从众行为给我们体育教学的启示是: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不自发地组成了一个非正式群体,在社会学上被称为“同辈群体”( 是指在相同年龄层次上,由地位、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非正式群体),青少年在确立生活目标上及价值观念上,同辈群体的意见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同辈群体是交往频繁的集合体,互动的范围很广,加上情绪上的相互感染和心理暗示,个体往往会不自觉地按照群体所共有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于是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就传播给了学生,同辈群体内成员在行为举止、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比较接近。正是由于学生普遍比较在乎群体对他的评价,希望被群体所接纳,并从中感到满足与快乐,所以他会主动去模仿群体中其他成员,因而也就很容易吸收群体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同辈群体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为,同辈群体对同一体育活动不仅有共同的爱好,而且对某一项体育项目有着共同的观点与见解,在对体育项目有强烈的兴趣同时,会带着极大的疑问与思考参加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会以特别的关注和极大的热情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与体育活动有关的各种问题,以及用灵活、新颖、更加有效的方法手段从事体育活动。体育教师要在日常的体育活动中注重从众心理的影响,借助舆论保持教学集体的一致性。利用团体的积极压力影响和促进体育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使他们放弃原来对体育学习的偏见,使其认知和行为与团体趋于一致,同时要防止学生的盲目从众,导致其失去个性化。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团体对个体体育学习行为的影响,树立榜样的作用,并发挥团体的作用,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纠正错误,合作学习,共同提高体育学习的效果与水平标准,使学生在团体的影响下促进运动技术的学习。但是,不能搞“一刀切”,不能因此忽略了学生的个性,有的时候,要正确看待学生出现“非常规动作”。因此,在体育学习中要允许这种个性的存在,只要是适用的,就是合理的。教师不能为了统一标准,而将一些“独特”的运动技术“扼杀在摇篮之中”。
四、去个性化行为
去个性化行为指个体在由数人构成的非正式团体的压力或一定意识的影响之下,导致自我导向功能的削弱或责任感的丧失,出现一些在单个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例如在分组教学练习时候,出现的部分学生围在一起进行闲聊;或者相互打闹,追逐,一些学生还出现成群结队地起哄,违纪等均属于去个性化行为。
有去个性化行为的学生往往觉得自己是处于某群学生之中,自己仅仅是以整体中的一员身份参与到某团体的行为之中,教师或者其他同学的注意力都指向整体身上,而不易觉察出自己的言行,即使造成了不良的后果,责任或错误人人有份,自己也不会承担由不良言行所导致的后果,而责任将由所有参与的同学来承担,即“责任扩散”,学生往往认为“法不责众”。
当然,去个性化行为并不都是消极的负面影响,去个性化行为可能扰乱正常的教学进程,给课堂教学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意外”,导致体育课堂“冷场”,体育教师要因为不必要的课堂管理而浪费许多时间,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的降低等负面影响。但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关键看如何引导,去个性化行为也有其积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去个性化行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时,个别学生可能“浑水摸鱼,滥竽充数”。因此,教师要树立规范意识,强化课堂常规,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学生适应和遵守团体的规范要求,服从教学团体的需要,把个人的利益与团队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给团队预先设置好学习目标,并以竞赛比赛的方式,说明奖惩方式,引起学生的重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表现好与不好与团队的成绩紧密联系在一起。
五、结语
团体之间是一个复杂的相互影响的过程,团体由许多个体组成,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错综复杂的,而了解与掌握团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就成为了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教育学与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对课堂教学不断反思,总结心得体会。学校体育团体心理及其规律知识是体育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心理依据之一,所以,体育教师在把握学生个体的心理的同时,还要把握团体心理效应以及体育社会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它对有效实施课堂教学,提高驾驭课堂能力,提高教学效果都有积极的意义。掌握了团体之间的心理效应影响规律,体育教学就会变的得心应手、轻车熟路、游刃有余了。
参考文献:
[1]祝蓓里 ,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邵伟德.体育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浙江师范大学学校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浙江省桐乡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