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荣 李平刚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教学成功与否,学生所获丰欠与否,都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教学中教师所提问题设置要目标明确、问题实施需时间保障、抓住时机提适当问题、面向全体给同等机会,让有效提问引领我们的课堂,更大的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学;有效提问;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2-0134-02
教学的成功与否,学生所获的丰欠与否,都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问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知识的殿堂。只有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巧妙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优秀教师的教学不只在于会讲,更在于会问。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提问才有效呢?
一、问题设置要目标明确
问题的设计是实现提问有效性的前提,只有精心设计有效的问题,才能给学生思考、回答的空间。首先,老师在设置问题时,问题的指向要明确,即要寻找什么样的答案要明确。如果范围太大,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如“年月日的认识”教学片段:
案例一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年历卡,仔细观察,试试看能发现什么?
生1:我发现有的月份是红色,有的月份是绿色。
生2:我发现我的年历卡比我的同桌的漂亮,上面印着一只可爱的小猪。
生3:我的年历卡上还有许多小星星呢。
生4:我的年历卡上还有一个大“福”字呢!
……
(学生汇报的热火朝天,台上的教师不知所措,头上冒出了汗珠……)
案例二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年历卡,仔细观察上面的月份和天数,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生1:我发现有的月份有31天,有的月份有30天,有的月份有28天。
师:那么,你能说说哪些月份是31天?哪些月份是30天?哪些月份是28天吗?
生1:31天的月份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30天的是四、六、九、十一月,28天的是二月。
师:说得真好,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2:我的年历卡上二月是29天。
师:说得很好,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月份有31天的,有30天的,还有29天和28天的……
(揭示大月、小月和特殊月(二月)以后,进入下面环节)
案例一中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年历卡,由于所提问题太大,指向不明,结果导致了学生活动虽然热火朝天,但得出的结果却令人失望。而案例二中的学生在教师巧妙、适度的引导与点拨下,学生很快发现了一年中各月份天数的特点,精巧的教学设计,流畅自然的教学过程,体现着一种和谐,流淌着一种以“知识探究”为“载体”,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自主发展”为“目标”的美丽。
二、问题实施需时间保障
在某教育杂志上曾报道有位教师在一堂课上提问学生98次,平均每半分钟提问一次,学生陷入了问题的海洋,根本没有思索的机会和时间。该教师提问多流于形式,像诸如:懂了吗?还有不会的吗?找到了吗?……无效问题占了一半以上,这种为提问而进行的提问,根本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而精心设置的问题,说是让学生讨论讨论,但是两三分钟后,老师自己就按捺不住自己的老习惯,总是以自己讲解代替学生思考。以讲代学,以讲带思,不仅是教学方法问题,更是教学观念和行为习惯的问题,明知应该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究,可是教师一旦开讲就全然忘却学生的存在。当然,教师一路开讲,比起组织学生思考、探究要轻便得多。但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就要求我们把课堂的重心从自己如何教转移到学生如何学目标上来。在这样的要求下,我们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的时间,多听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在与学生的反馈交流中,检验自己提问的效果。试想,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随意而答,教师也就不能从中发现自己的问题设置的效果,问题的有效性也就无法得到落实。总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学生的回答才是检验课堂有效性的关键。
三、抓住时机提适当问题
提问要灵活运用,根据孩子的反应即时调整,围绕教学要求进行适当的追问。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要善于通过追问让孩子把行为背后的思考表达清楚。有价值的提问设计要能帮助孩子梳理不同的经验, 层层递进。在预设活动中,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经验大多是无序的、零星的,因此,教师的提问设计应该有一定的逻辑性,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易及难,多层设问,层层递进。
在学生没有思考、没有疑问、没有形成认识冲突之时,不可轻易提问。因此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注意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循循善诱,方能鼓起学生的信心,通过分层启发,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提问难度大都巧设在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的层次上,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想象思维引入最佳状态。如:在教学《正方形面积计(下转136页)(上接134页)算》时,我让学生首先想想我们的生活中什么形状和正方形最接近?它的面积又是如何计算的?接着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如何去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里学生就会从长方形方面考虑了,课上也确实如此)因这几个问题带有较强的启发性,所以能够探究出方法的学生很多,并都基本上能够完整的讲述探究的过程。课堂教学也处于一种“愤而启之”、“悱而发之”的状态。
四、面向全体给同等机会
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提问的有效性是否体现在问题抛出后有多少学生能进行正确的思考和给出正确的解答?如果想通过难题来激发他们思维的活跃性,那教师的教学场所就不能是课堂,是竞赛场;如果提问后只有个别学生能解答,那么只能说这种提问是选拔人才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情况,而提问正是起到帮助学生更好的领悟知识的作用。因此,我本人认为,提问一定要立足于学生的整体水平,兼顾到班集体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弱势群体。提问的难度要适当,同时要留给学生探索的空间,难度过大或过小,提问的有效性就会降低。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片段为例:
师:你们知道这两个花坛中哪个面积大吗?
师:那么,谁的想法正确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好吗?
师:我们把这两个花坛画到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数数看。注意:这里的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数一数,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
我们发现,这个教学环节是这一节课的一个难点,就是要引导学生从动手中观察发现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这时课堂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的学生都举手回答,仔细推敲一下,在有问题情境的条件下,这样的问题难度不大,而且对小学生来说显得不很抽象,提问的有效性也就有了。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高效的课堂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低效或无效的提问是败笔,而有效的提问则能成就精品,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 柳青.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6, (4).
[2] 安国学. 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艺术[J]. 成功(教育), 2008,(3).
[3] 赵敏霞. 对教师有效课堂教学提问的思考[J]. 现代教育论丛,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