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林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兴趣,再进行引导,在语文教学中可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赏识和情感;主体意识; 教学实践 ;电教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2-0025-01
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下了功夫,花了力气,但成绩不够理想,而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实施赏识和情感教育,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以恰当的评价行为,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魏书生有两句名言:“一件事有一百种做法。”“一句话有一百种说法。”这就是说,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观点,并科学地运用“无错原则”来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比如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都可以树立起他们的自尊、自信,帮助他们驱逐心灵上的阴云,使整个教学过程沉浸与一种和谐、纯洁、疏朗的氛围中,从而展开思与想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
其次,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对于那些讨厌语文学科,学习上有些掉队,存在着不同程度自卑心理的学生,应实施“倾斜政策”。当然分寸要得当,要使全班同学理解教师的用意和诚心。如果在尊重这部分掉队学生自尊心发面处理得慎重、科学,不但能激发他们迎头赶上的信心,而且还能有效地融洽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当然,决不能因此对他们一味地迁就和放松,相反地应该从严、从实要求。而这个“严”和“实”又是植根于教师对学生纯真的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之中的。
二、创设问题境界,培养主体意识,激发求知欲望
教师要精心设计一种问题境界,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发生疑——主动质疑——研究解疑——全程参与——延伸学习”的过程。问题情境和创设手段很多,如故事、对话、投影、音乐、电脑显示等等,这要根据当时授课的时间和情境而定,比如导入新课就可以采用故事引入法、悬念法、单刀直入法、出示实物法等等,当然,这还要据课文内容而定。在学生预习了《最后一次讲演》后,老师可用“看了这篇文章你想说点什么?”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也可以由闻一多的传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触发学生的灵性。在课堂进行之中,更要随时调整课堂情绪,善于利用一切时机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和语言沟通。在语文课上,老师讲到笑笑说的写法时,学生为小小说的创意发愁,一言不发,于是冷了场。老师便发言了:“期末考试开始了,教室里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这时,只见一个男生不时将自己左手心伸出来看一看,监考教师敲了几次课桌以示警告,但他仍然不改,老师忍无可忍,掰开男生的手,一看愣住了…….同学们,请猜一猜,老师看见了什么?”“答案”“公式”“定理”……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老师见状便挥笔在黑板上写下了“细心”二字,从同学们的表情中说明这个结果出乎意料,老师告诉同学们:“这就是小小说的创意(要使读者感到出其不意)。”学生心领神会三、以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激起学生共鸣,进而感染学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居易的这段论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通过“言”和“声”显情动人。许多文质兼美的作品,如教师能在教学中声情并茂地给学生示范性朗读,让学生如同亲眼目睹荆轲刺秦王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聆听舒婷那发自肺腑的对祖国的挚爱之声……做到以情传情,从而在教师、学生、作者之间创设感情,就能使作品产生动人心弦的魅力。总之,教师要用广博的知识,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滋润他们的心田,促进他们思维火花的迸发,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语文知识,整体感知课文,升华情感。这样,学生才会喜爱语文课,学语文的兴趣也将日益形成和加深。
三、巧用电教手段,拓展愉悦空间,创设美感情境
教学时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美之所在,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人情美、自然美、语言美。如在《绿》的教学中,为使学生很快进入作品的意境并声情并茂地背诵全文,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梅雨潭”那“奇异”的“醉人”的“女儿绿”,使学生在清晰、鲜明、真实可感的情景中,仿佛畅游其中;同时让学生把吟诵看作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学习《神奇的极光》可下载地理网上的极光图片,让学生形象地感受极光的绚丽多彩、神奇瑰丽。教学《廉颇蔺相如传》时,可播放“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和好”录像投影片等。总之,巧用电教能帮组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改变接受知识的思维信号,将学生从狭小的教室带入辽阔无边的大自然,把远古的历史人物拉到眼前,使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这样的课堂教学会变得生动、具体、兴趣盎然。
四、利用幽默,营造轻松、愉快、舒畅的学习氛围
要使学生乐学,就必须努力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平等的民主和谐的气氛,“尽可能地做到每堂课教学要让学生有笑声”(魏书生语)。如果教师喜欢并尊重自己的学生,对学生有深厚的感情,学生对老师就会尊敬,发自内心地喜爱,对这个老师所教的科目也会产生兴趣。在教学中还要努力创造一种轻松的、愉悦的、舒畅的学习气氛。对学生坚持多热情鼓励、多耐心点拨、多积极诱导,使他们消除压抑,释放激情。有时,也可适当地讲一点与教材有关的奇闻异事,或者偶尔利用幽默,使学生感受到教学的愉悦。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为浓厚了。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