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继武(1954- ),男,吉林辉南人,蚌埠坦克学院政教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摘 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内涵,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规定:在人与物的比较上,是以“人”为“本”;在执政党或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比较上,是以“民”为“本”。这里的“本”,是指“根本”。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内涵;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10-0019-0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但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中,歧见最多的也是这个核心。有人认为,“以人为本”的人是与“物”相对的,是指任何一个人;有人认为,“以人为本”的人是与“物”或“神”相对的,也是泛指任何一个人;有人认为,“以人为本”的人是与“官”或“领导干部”相对的,这里的人不是泛指任何一个人,而是指“民”或指“人民群众”;还有人认为,“以人为本”的人是与“共产党”相对的,这里的人是指“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广大群众”,如此等等。显然,为了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先厘清“以人为本”的内涵。为此,又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质观。
人的本质是从古至今的哲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即使是马克思提出的权威性的人本质论,现在的学界也是质疑不断。原因之一,在于马克思曾在不同时期提出过不同的人本质观点,而他又未对这些不同观点的适用对象、条件以及这些观点的内在联系、轻重取舍给予明确和系统的说明。原因之二,在于争论者自身对争论的概念(如本质、人的本质、具体人的本质)没有遵守形式逻辑的同一律,尤其是这种同一律在概念内容的要求上,没有将实践因素在规范人本质定位中的作用考虑在内。
其实,马克思是用实践来定位人的本质的,这开创了科学解释人的本质的先河。在研究人的本质时,马克思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条思路,即:首先研究人的一般本性或人的普遍本性,然后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变化着的人性,即人的个别性、特殊性或具体性。基于此,马克思根据实践的需要,至少从两个方面定位过人的本质:一是为清除旧哲学对人的本质的影响,基于考察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实践需要而探讨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二是为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基于考察如何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需要而探讨具体人与具体人之间相区别的本质。对于前者,马克思用需要、实践尤其是劳动来定位和解释人的本质。他说过:“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2]96。对于后者,马克思从社会关系角度来定位人的本质。他说过:“‘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3]270;“人并不是抽象地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3]452;“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2]24;“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可见,对于具体人的本质,马克思虽然有过不同的表述,但并没有明确揭示具体人的本质的特殊规定性。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具体人的本质实在是无法穷尽的,于是,他只能为人们指出一种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告诉我们,具体人的本质应该从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去寻找。
将上述马克思的话归结起来可以看到,他实际上已经科学地阐明了人的本质和具体人的本质的问题。对于前者,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相对于动物等而言的,他说:“富兰克林从劳动的观点出发,对人下了个正确的定义:‘制造工具的动物或‘工程师。”[5]105对于后者,马克思认为,具体人的本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在社会关系之外我们所能看到的,不是具体的人而是与动物相区别的人。马克思批判蒲鲁东的话能给我们以这种启示:“蒲鲁东先生从社会的角度进行的考察,把那些恰恰表示着一定的社会关系或经济的形式规定性的区别忽略掉,抽象掉了。这就像有人说: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并不存在奴隶和公民;两者都是人。其实正相反,在社会之外他们才是人。是奴隶或是公民,这是A这个人和B这个人的一定的社会存在方式。A这个人本身并不是奴隶,他在他所隶属的社会里并通过社会才成为奴隶。成为奴隶和成为公民,这是社会的规定,是A这个人同B这个人的关系。蒲鲁东先生在这里就资本和产品所说的话,意思指的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不存在区别;其实恰恰只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才存在着这种区别。”[5]173由上述马克思的话可以看出,具体人的本质(个人、群体的本质)才由社会关系来规定,而人的本质则不是由社会关系来规定的。我们以往的教科书笼统地认为人的本质由社会关系来规定,是不对的。
明确了上述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质观,对于我们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内涵有六点重要启示。
一是在人与物相对应上,是以“人”为“本”。在哲学史上,“人”常常与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物,一个是神,人是相对于物和神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毛泽东曾经说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6]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因此,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人,首先是相对于物而言的。在与物的比较上,我们党毫无疑义要坚持以“人”为“本”,这是“以人为本”的第一个价值取向。
二是在执政党或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相对应上,是以“民”为“本”。在现代,作为一种哲学价值观,人本与民本是不同的。如前所述,人是相对于物和神而言的,人本是讲人与物、人与神的关系;而民本则是讲人的内部具体人与具体人的关系,民是相对于官而言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国儒家政治哲学的这一表述就是从这个层面来谈的。科学发展观所有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都十分明确地指出,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显然,这里的人是指具体的人(群体),是相对于执政党或领导干部而言的群体,不是抽象的相对于物和神的那种一般的“人”。它实际上指的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
作为执政党,在工作层面,我们也讲为民,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正确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但这与封建帝王的民本思想是根本不同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它来自于人民群众,根植于人民群众,服务于人民群众,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同人民群众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完全不同于封建社会君与民之间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它要求全体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地做人民的公仆,坚决克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官本位”思想,反对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命令主义。对于我们党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为了人民群众。因此,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人”,又是指具体的人,它是相对于执政党或领导干部而言的。在执政党或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比较上,我们党毫无疑义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认为党以及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群众的工具或公仆,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以外,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第二个价值取向。
三是以人(民)为本的“本”,是指以人(民)为“根本”。“本”在哲学上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与领导干部相比,人民群众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逐末。
四是“以人为本”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以物为本”观念的摒弃,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而提出来的。这种片面的、不科学的发展观认为发展就是GDP的高速增长,它忽视甚至损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见物不见人”,是一种与“以人为本”根本不同的发展观。
五是提出“以人为本”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始终强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科学发展观并不否认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它所强调的是,经济发展、GDP增长,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目的就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与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相一致,使发展的结果与发展的目标相统一。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7]
六是“以人为本”说明人不但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和“依靠谁”是分不开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根本目的,不讲根本动力,或者只讲根本动力,不讲根本目的,都不符合唯物史观。毛泽东早就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同时也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8]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的“七一”讲话中说:“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9]
总之,“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中的“人”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这是必须首先给予关注和厘清的,否则,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极为不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2
[7]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4-03-11(1)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1
[9]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3-07-02(1)
责任编辑:王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