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斌
摘要:现代的体育教学观,要立足素质教育,而体育教育在学校的素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要积极树立现代体育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素质教育;健康第一
现代的体育教学观,要立足素质教育。而体育教育在学校的素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体育教育一方面要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对国民体质和竞技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战略推动作用。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界定的健康标准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适应方面都处于一种安宁完全的状态”。具体是:1身体健康;2心理健康:3社会适应能力强。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确立了生物、心理、社会相结合的多维健康观。
(一)学校体育为增进学生健康和增强学生体质服务。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可塑性最强,打下良好的体质健康基础。不仅是他们在学生阶段完成学业和幸福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他们的终身健康的需要。所以教师要树立健康观,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态度、兴趣、习惯,使学生终身享受体育的乐趣。
(二)注重健康教育,通过体育和健康教育相结合,使学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心理包括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心理健康主要是指智力发展水平、情绪状态,行为反应与心理适应能力等:心理素质主要是指自尊心与自信心,意志品质,创新意识与竞争意识、团结协作与开拓进取精神,自律能力与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和人的生理健康是密切相关的。
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一)贯彻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终身体育并不是说一生一直进行某种特定的运动项目,而是强调体育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人们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应将体育作为生活内容对待与安排,充分享受体育的乐趣。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学校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体育活动进行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价值的形成和运动习惯的养成,对走向社会后的终身体育活动将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此,教师应在体育教育中融入生活体育教育内容,使之将来能与社会体育接轨。
(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和习惯,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乐趣,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感受到参加运动的好处,从中得到实效。激发学生对运动的渴望和兴趣,满足他们的身体发展,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不断积累而形成习惯,
三、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是一种以技能学习为主的课程,学生学习的结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能、技能和运动行为的改变方面。虽然人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状况与其先天遗传有极大关系。但只要学生认真、主动地完成学习要求,一定会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保证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前提出发,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
四、眼光高远,胸怀全局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否拥有良好的体质,是学生能否拥有良好学习成绩和远大前程的关键。体育教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拥有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拥有健康体魄的建设者,就要站在民族大局的高度,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培养出能担当历史重任的接班人。
总之,体育教学事关大局,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关系到学生将来综合竞争力强弱,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们要尽我们所能,做好本职工作,大胆创新。摒弃传统意识。不墨守成规,把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运用到工作当中,把体育教学工作做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