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中信息共享问题的相关探讨

2008-12-29 00:00:00王洪鑫李凌云孙承志
中国市场 2008年2期


  摘要:信息共享是成功的供应链集成的关键。本文对供应链信息共享进行了价值分析,探讨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信息共享的模式以及信息共享的激励策略。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模式;激励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90年代美国宝洁公司发现“帮宝适”产品的销售量很稳定,但是从零售商到分销商的订单波动很大,从分销商到制造商的订单波动更惊人。人们称这种订单从下游向上游逐级放大的现象为“牛鞭效应”。随后,大量学者对“牛鞭效应”进行研究。Lee H L 等深入研究后,提出了解决“牛鞭效应”的基本方法——在供应链企业间加强信息共享。供应链的优化的关键,就是要实现信息共享。其中有两大类信息共享问题对供应链管理优化的影响特别突出,一是关于量的信息;二是关于产品组合的信息。
  
  一、供应链环境下信息共享的价值分析
  
  根据供应链中合作企业间信息的流动方向,可大致将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分为两类:一是从原料供应商到制造商、零售商以及顾客的纵向供应链信息共享;二是企业与同行企业之间的横向信息共享。
  1、供应链中的纵向信息共享。传统上,上下游的企业之间是一种以“价格谈判”为核心的竞争关系,是“推”战略,而不是“拉”战略,缺乏一致的消费者导向战略。信息共享使整个供应链能够实现高效的消费者响应,提高整体绩效。
  (1)零售商与消费者的信息交互。零售商能与消费者近距离接触,及时全面进行信息相互传递并据此作出市场预测。
  (2)销售商与制造商共享信息。能够避免供货短缺时因上下游博弈而产生的虚假需求、制造商超量存货,和因制造商增加生产能力或赶工引起的成本增加。也能让销售商保持适度库存,在服务水平不变的前提下节省成本。斯坦福大学曾经对食品和消费品行业的100家生产商和100家零售商做过调查,结果表明企业信息共享越大,其盈利能力越强。
  (3)供应商与制造商实现信息共享。供应商掌握了制造商的生产进度安排和库存控制,就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长、短期生产计划和供货计划。根据制造商的库存水平变化及时准确地安排送货,既节约了制造商的订单发出成本,又使得两者的原料库存降低。
  2、供应链中的横向信息共享。供应链中同行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有着利益冲突,使得一些企业不愿公开信息,从而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实际上,同行企业间合理共享信息可以做到“双赢”。
  (1)同一个企业的供应商之间信息共享。一个生产性企业生产一种产品一般需要多种原材料,原材料供应分属不同的供应商。因不同供应商的供货时间、运输方式等的不同,原材料供应有早有晚。这样就增加了制造商的库存成本,因储存而来价值衰减;同时有些供应商怕耽误生产,而采用空运等高成本的运输方式。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可以节约成本,增大供应链上的利润空间。
  (2)生产同类或功能替代性产品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该类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共享生产、技术、销售信息。共享生产信息,可以将自己的某些业务外包或是接受同行企业的转包业务,减少由于生产能力的限制而带来的损失。同行企业之间通过共享信息,加强合作,能共同抵御外来大型竞争企业的冲击,降低了风险,共存共赢,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益。
  (3)生产互补性产品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对于生产或销售该类产品的企业,信息共享,主要是对客户信息的共享,能给供应链带来良好影响。一方面,可以扩大本企业和合作企业的客户来源,提高销售额,增大了本身和供应链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为顾客提供了有用产品信息,节约了顾客的成本,使得整个供应链趋于优化。
  
  二、供应链中信息共享的模式
  
  信息共享模式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三种:
  
  1.点对点的直联共享模式
  该模式指供应链合作伙伴间通过自身内部信息系统,利用专有网络互传信息。信息从提供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