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甄英莲”形象 曹家命运 象征意义
摘 要: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至第五回里隐有“曹家败亡真相”,如果滤去“甄英莲”的故事成分,把“甄英莲”形象视作一个象征符号,那么就可以勾勒出“曹家败亡”过程的大致轮廓。
从《红楼梦》的内容上看,曹雪芹是以“江南曹家”为主要底本进行创作的。如果从小说创作的角度看,以“江南曹家”为主要底本进行创作将使曹雪芹面临一个技术性难题:怎样写才能既把“曹家真事”隐去,以规避那个特定时代的恐怖;同时又把“曹家真事”显出来,尤其是“曹家败亡的真相”显出来,这可以说是《红楼梦》写作的一个重心所在。
对于前者来说并不难,事实上曹雪芹做得非常成功。在《红楼梦》文本里,曹雪芹一开始就用“甄士隐”(真事隐)和“贾雨村”(假语存)将读者引到真假模糊的境地。再用“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使读者迷失有无,不辨真假。然后用“风月宝鉴”的“正反两照”“表里两喻”使读者视觉出现错觉。三次皴然之后,读者鲜能不坠云雾,不迷方向,此其一也。其二是严正声明此书的写作是“大旨谈情”“为闺阁昭传”,小心翼翼地回避“朝代年纪,地舆邦国”,信誓旦旦地保证“毫不干时世”、“非伤时骂世之旨”、“不敢干涉朝廷”,这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家庭背景下,中国式智慧的无奈体现——所幸,挽救了《红楼梦》。
对于后者,也就是把“曹家败亡的真相”显出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曹家的败亡,不外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内因是家族的式微。外因则“干涉朝廷”。曹家因四次接康熙的驾而致亏空,因亏空而在雍正五年(1727年)被抄家,“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曹家的命运,一言以蔽之,曰“甄英莲”(真应怜)。
对于曹家的巨痛,曹雪芹是绝不会隐去的。相反,他一定会在《红楼梦》文本里把“曹家败亡真相”显出来。只是人们已经习惯于曹雪芹在《红楼梦》开头引导的“甄士隐(真事隐去)”的顺向思维方式,习惯于将“甄英莲”视作“一个悲剧人物”的实体思维方式,习惯于把“甄家”的故事当作《红楼梦》开头的一个引子,所以往往忽略“甄家”,而直接从“贾(假)家”找寻“曹家真事”。这也许是我们被曹雪芹的“真假”弄糊涂后犯的一个方向性错误。其实我们只要把思维方式转一下,即“甄士隐(真事隐)”是“隐事于甄(真)”,而“甄英莲”是虚化了的曹家命运的一个象征符号“真应怜”,那么,“隐”在“甄家”的“曹家败亡真相”就会渐渐地浮出水面,变得明朗起来——所谓“贾不假,甄也真”。
方法是“筛选关键词汇”。将“甄家”的故事像过箩一样,过完大箩过小箩,过完小箩过细箩,最后剩下一小撮含义丰富的词汇,串起来就是“曹家败亡”的脉络和过程。
1.地点:“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脂批“是金陵”)。
2.时间:“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因与“曹家败亡”时间明显一致,故下文略论)
3.起因:因“炸供”而致“大火”(大祸)。
4.过程:①离“葫芦庙”太近。
②遭遇呆霸王。
③遭遇葫芦僧。
④遭遇葫芦案。
5.结果:“冯渊”(逢冤),“秋日(菱)零落”。
下面简要分析一下。
一、 地名意象显出“曹家之冤”
一般来说,在长篇小说的开头部分,第一句话、第一段或第一回,都要引起读者的关注,因为纲领、背景、线索、立意等往往在此。如果作者一开头就不厌其烦,反复强调某人、某事、某物或某地,那么更应该引起读者的特别注意,作者一定有深意存焉。在《红楼梦》文本第一回里,除了要注意开篇的“作者自云”外,石头上所记故事的第一段也不容忽视。按那石上书云: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狭窄,皆呼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仪。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
这是石头记故事的第一段。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曹雪芹在这一段里强调了地点。第一句“当日地陷东南”既是一个普通的地理意思指向,恐怕也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政治意思指向。细思量此句绝非等闲之笔,应是曹雪芹对曹家悠远往事的含泪回眸:在沉重而恐怖的东南舞台上,“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天崩地陷”,天下望族、东南巨宦曹家“地陷”,“呼喇喇似大厦倾”,从此消失于东南。繁华亦如云烟,一去不再。曹家抄家之日的万千惨状在《石头记》第一句重锤一击,引出曹雪芹无比沉痛的“一把辛酸泪”,哗啦啦地流到泪尽而逝。让人遗憾的是,这一颇具象征意义的句子却被人们轻轻忽略了。
然后是从第二句起,曹雪芹用了一组地名意象,有姑苏、阊门、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其中姑苏就不用说了,脂批点明是指“金陵”。再者,曹雪芹点出“阊门”也有深意。按阊门不仅是姑苏的象征,也是东南的泛称。在“阊门”这个地名意象的文化阐释上,将涉及伍子胥这个悲情人物。伍子胥原为楚国人,亡命入吴,后得到吴王阖闾重用。阖闾委托伍子胥重建都城姑苏。当时都城有水陆城门八座,阊门是其中之一,后成为苏州象征。阊门见证了伍子胥的悲欢兴衰。阖闾一朝,伍子胥忠心耿耿,殚精竭虑操理国事,使吴国日渐强盛。但到了阖闾之子夫差一朝,伍子胥因忠直获罪被杀,头悬城门,可谓“成在阖闾,败在夫差”。曹雪芹之所以在开头用“阊门”这个地名意象,大约也是想借“伍子胥之冤”哀叹“曹家之冤”。曹家从龙入关后,在悠长的康熙朝里,备获殊荣。但到了雍正一朝,雍正五年即获罪抄家,可谓“成在康熙,败在雍正”。曹雪芹其借阊门伍子胥之酒杯,浇自己胸中之块垒乎?
二、 “炸供”意象显出“曹家获罪之根源”
按“炸供”所在段落是:
不想这日三月十五日,葫芦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直烧了一夜,方渐渐的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了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
值得注意的是:脂砚斋在“那些和尚不加小心”和“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之后,分别批上了“写出南直招祸之实病”的字样。南直,即南直隶,是江苏的旧称。关于“南直招祸之实病”,吴世昌在《红楼探源》里推测“大火无疑是一历史事实,可能发生在南京的某织造厂,也可能是江宁织造官邸起火。但曹的继位者隋赫德在奏报曹氏家产的摺子中没有提及财物被焚等情况。曹寅的藏书也安然运到北京,看来这场火不像起于官邸。也许曹頫革职的直接原因是这场大火”(吴世昌著《红楼探源》,北京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260页)。
同样是“南直招祸之实病”,周汝昌的推测是“此表明,《红楼梦》开卷表面上写‘姑苏葫芦庙失火,其实是隐言‘南直招祸之实病。所谓‘南直招祸,就是指曹雪芹父辈曹頫在万寿庵里为雍正政敌胤禟藏镀金狮子而招祸之事,从而使我们窥视到《红楼梦》是以作者家世中‘南直招祸作为原型而开卷的”(周汝昌,严中著《江宁织造与曹家》,中华书局,2006年12月北京第1版,第161页)。
以上两种推测,似不能确切地表达曹雪芹的真实意思。脂砚斋批“南直招祸之实病”,强调的应是一个“实”字,有“追本溯源,招祸第一原因”之意。在此处作批表明“实”病就隐在这里。细揣文本,如果落脚到“炸供”二字,即“因炸(榨)供而招大火(祸)”,最有可能接近曹雪芹的真实想法。
“炸供”者,炸食以供神也。文本里说的是三月十五日,和尚们炸食以供奉葫芦庙里的神,致使油锅火逸而招大火。推原曹雪芹本意,也许是借此言明曹家炸(榨)干了钱财以供奉上神(康熙)的四次南巡,致亏空而招了“大祸”。事实上,不管曹家招祸的隐形原因有多少,雍正五年(1727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上谕著江南总督范时绎查封曹頫家产》批里,摆到桌面上的堂皇理由是“江宁织造曹頫,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
曹家是冤屈的。曹家是忠诚的。曹家“炸(榨)干了钱财供”南巡,康熙是知道的。《康熙起居注》五十四年十二月初一日记载说:“尚书赵申乔、侍郎孙柱、傅绅、汤右曾等近前……奏曰:‘臣等遵旨问李煦,江宁、苏州两处所欠织造银两,共计八十一万九千余两。上曰:‘曹寅、李煦用银之处甚多,朕知其中情由。”
再有,康熙在李煦于康熙四十九年五月二十六日上的摺上朱批说:“已后凡各处打点费用,一概尽除。奉承上司部费都免了,亦未必补得起盐差之亏空。若不听朕金石良言,后日悔之何及?尔当留心身家性命子孙之计可也。”从康熙朱批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曹家不光“炸(榨)供”南巡,还得“炸(榨)供”上司,所以曹寅、李煦轮流做盐差也未能补完巨额亏空。
除此之外,从《红楼梦》文本第七十二回里,夏太监打发小太监借二百两银子,以及贾琏的话:“昨儿周太监来,张口一千两,我略应慢了些,他就不自在,将来得罪人之处不少。”推知“炸(榨)”曹家的,应该还有太监。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雍正六年隋赫德《奏细查曹頫房地产及家人情形摺》中云:“细查其房屋并家人住房十三处,共计四百八十三间。地八处,共十九顷零六十七亩。家人大小男女共一百十四口。馀则桌椅、床杌、旧衣零星等件及当票百馀张外,并无别项,与总督所查册内仿佛。”曹家也许转移了一部分财产,但从后来曹雪芹的生活状况推知,曹家确实被“炸(榨)”干了。还有哪一个字能比“炸(榨)”字更能深刻地反映出曹家的窘境呢?
曹家炸(榨)干了钱财,换来的不过是一场大火(大祸)。这一场大火(大祸)“接二连三,牵五挂四”。与曹家联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苏州织造李煦家,杭州织造孙文成家也都因这场大火(大祸)而“地陷东南”。
曹雪芹揭开了温情的面纱。曹家不过是康熙朝国库之外的一个小金库的管理员,外加耳目和密探。皇帝博得了体恤下情的美誉,但曹家担当了亏空的恶名和恶果。从曹玺到曹寅到曹颙到曹頫,无不肝脑涂地,竭诚事上,到头来不过“一场欢喜忽悲辛”,“一场春梦”而已。曹雪芹忍不住感慨“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曹雪芹的眼光是深冷的,是历史的。
三、 “葫芦”意象显出“曹家败亡”的大致过程
关于“葫芦”的意象,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至第五回里集中使用三个:葫芦庙、葫芦僧、葫芦案。这样集中而频繁地使用“葫芦”意象,足以说明曹雪芹对这个意象赋有特殊意思。
先说一下“葫芦庙”。“葫芦庙”其实由“葫芦”和“庙”两个意象组成。“葫芦”是宋元时口语,在元曲中常用,也做“葫芦提”或“葫芦题”。比如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里:“念窦娥葫芦提遭罪愆,念窦娥身手不完全”,“葫芦”一词是糊糊涂涂、说不清道不明之意。再者,“庙”也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意象,既可指高高在上的“庙堂”,也可指普普通通的“庙宇”。既然“葫芦”之意不明,那么,“葫芦庙”的“庙”也就可大可小。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十分强调“因地方狭窄,皆呼作葫芦庙”值得推敲一番。曹雪芹或者反指“葫芦庙”为“高高在上的庙堂”,曹家因离“庙堂”太近而被大火(大祸),也未可知。
如果不把“葫芦庙”孤立地看,而是和“天齐庙”,和脂批透露的八十回后的“狱神庙”互参着看,那所指就更明显了。第四回贾雨村胡乱判了葫芦案后,寻了个不是,把“葫芦庙内之沙弥新门子”“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甲戌本在此处侧批:“至此了结葫芦庙文字,又伏下千里伏线。起用‘葫芦字样,收用‘葫芦字样,盖云一部书皆葫芦提之意也,此亦系寓意处。”我们绝不能忽略“葫芦庙”意象在《红楼梦》全书中的重要作用。
把“葫芦庙”的含义大致弄清楚后,那么“呆霸王”、“葫芦僧”、“葫芦案”的意象所指就不难理解了。“呆霸王薛蟠,表字文龙”,此名出现了“蟠龙”意象。“葫芦僧”大致应指受命办理曹家之案的人。关于“葫芦案”,直到现在人们还为曹家究竟是因政治原因获罪,还是因经济原因获罪而争执不休,真正是说不清道不明了。
隐隐约约的,曹雪芹把曹家败亡的过程通过虚化了“甄英莲”之后的几个意象串了起来:曹家因离“葫芦庙”太近而有致火(祸)之险。因“炸(榨)供”而致大火(大祸)。大火(大祸)“接二连三,牵五挂四”烧了好几家。曹家“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性命不曾伤了”(后来到了北京)。
曹家一遇“呆霸王”发威,二遇“葫芦僧”胡乱判案。这案又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葫芦案”,结果是“冯渊(逢冤)也无处诉。总之是糊糊涂涂而又清清楚楚的,曹家败亡了。
当然,我们不必对号入座,呆霸王指谁,葫芦僧指谁,葫芦案指某事。曹雪芹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写人写事都留下了比较大的想象空间,他只是把大致的脉络和轮廓勾勒了出来。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为什么曹雪芹要选择“虚化甄英莲”这种表达方式。曹雪芹不光是一个文学家,而且是一个眼光深远冷峻的历史学家。他看出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吃人,为此不惜秉刀斧之笔痛斥之。但曹雪芹更具有“仁者情怀”,他有一颗温暖而慈爱的菩萨之心。他在《红楼梦》里运用的真假、有无、虚实、正邪、梦幻、色空,以及“风月宝鉴”的象征,“甄英莲”的虚化等一系列表现方法,有一些是为了表情达意和布局谋篇的需要,有一些则纯属不得已而为之,绝非轻薄文人的故弄玄虚。不想天意垂怜精诚,这一种为规避特定时代的恐怖而采用的似假而真、似虚而实、似无而有、似反而正、似邪而则、亦梦亦幻的表现方法,反倒成为超越那个时代的经典——“红楼梦笔法”,和“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的“春秋笔法”等量,并为中国文化智慧的范式。如果我们一定要用一句话概括的话,那就是“一切归之于正”。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孙俊红,河南省平顶山市委党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