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堂教学行为须做到: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学会了飞,就得飞起来。在行动中实践教育,学会开放视野和敏锐捕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反思 理念
近来笔者阅读了一些关于新课程改革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在内容上精彩纷呈,风格方面个性迥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问题与方法共并容,对落实新课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引导性。用专家们的新课程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学,笔者认为这只是在隔着青纱观看新课程,是在蜻蜓点水践行新课程。联系我们的教学实际,笔者最深的感受是——学会了飞,就得飞起来。
一、怀揣课程理念
“课改成功与否,关键在老师。”“课改要求教师重新设计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是变成一位引领者,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新课改给老师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我们就像厨师,以前给学生做的是‘盒饭,好不好吃都是一样的。现在,‘盒饭改成了‘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反而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在一些文章中,专家们反复传达这些新的课程理念。但是对大多数教师而言,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是模糊和有失偏颇的。比如,教师多将“课程”理解为自己所教的学科甚至为一本书。如果他们对新课程理念作认真的学习与思考,就会明白,课程的内涵应是自己所教学科、课标、教材、教案、课堂教学、课程计划、课程表等,这样不仅要关注自己的学科,也要关注其他学科。专家们强调,不带课标不能上课,应将课本、课标、大纲、教案间建立联系。又如“三维目标”中“三维”之间有无主次、有无老大老小之分,是否是立体方块的拼凑整合等都需要记于脑,理解于心。要实施新课改,教师必须认真系统地学习与新课程相关的教学理论。教师自学理论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专业引领。因为,行为受观念影响,观念受理念影响。理论更重要的价值在于给人以精神和气质的熏陶、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拒绝理论,就是拒绝进步。
二、贴着地面行走
“理念应该植根于现实的土壤。”“教育是实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立足教育实践,精炼教育观念,信奉教育理念。”专家们如是说,教师应该做“放风筝”人:心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标,手中有分寸,脚下有大地。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不能滞留于理论层面,应在理论的指导下努力探究课程之“新”、课堂之“新”。理念与教学间脱节使得教师对新课改产生迷茫,新的学不会,旧的用不上,课堂成了四不像。新课改强调“学道尊严”,从“人”的发展视角去看“人”,去理解课堂,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对“师道”内涵的整合化提升,是实现教与学的“双主”优化发展。新课堂教学设计须强调:课堂教学应为“学”服务,而不为“教”服务;价值观要由以书本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以静态教案为本位的备课观要转向以动态方案为本位的设计观。新课堂教学行为须做到: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学会了飞,就得飞起来。在行动中实践教育,学会开放——心的开放,脑的开放,手的开放,视界的开放,空间的开放;敏锐捕捉——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化“熟悉”为“陌生”,区别“传统教材”与“变革教材”,知晓为何而改,改过之后教什么,怎么教。
三、伴着反思教学
“人应该用思想来生活,把自己保持在理性的轨道上。”“立足教育实践,总结经验策略,提升教育认识,精炼教育观念,重视学术研究。”“教师成长=教育过程+反思”“教师成为研究者。”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专家们异口同声地强调:自我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渠道。北京十四中校长王建宗说:“我校管理者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反思的意义,并在实践中开展了相关的探索。具体的做法是要求教师每周撰写一篇反思日志,对工作中经历的事件进行反思,以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与能力。”教师应是研究者。研究是一种态度:对任何事情都问一个为什么,是一种行动:总在寻找怎样才能做得更好,研究怎样教,怎样教好,怎样教更好。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是把学生的每一次激动,变成他们毕生的喜爱!叶澜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勤于反思——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反思即为修炼,修炼自己的发音,让它愉悦耳膜;修炼自己的言语,让它妙趣横生;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灵犀相通;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有如泉涌;修炼自己的个性,让它鲜明唯美。反思是对来路的盘点——是否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否关注了每一个学生,是否尊重了每一个学生,是否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确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是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否挖掘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教育资源。
新课程的实施是对教师的一次大考验,是对老的教学理念的一种严峻挑战。上课,是教师的“圣事”。上好每一节课,应当是教师的基本追求。不要把教材当作世界,而要把世界当作教材。教法的最高追求是由有模式到没有模式。一堂精彩的好课,对于教师而言,无疑是一种享受和幸福。
★作者简介:陆会柱,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