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创新,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并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富于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为此,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发展转化;由组织教学向探究教学转化;由教学权威向学习伙伴转化;由传统教法向现代教法转化;由依赖教材向科研创新转化。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学方式 转化
针对目前正在进行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笔者认为,要想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具有厚重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根本性的转化。
一、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发展转化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唤起学生的主体精神,即实施“生本教育”,而传统教学则以教师为本,往往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此,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要由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转化。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指出:“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决不是向学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在发挥教学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形成一种激励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并能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教育机制,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启发诱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平等的参与讨论练习的机会,让他们自主自动自觉地探究学习,决不搞教师“一言堂”。例如在教学《故乡》一文时,经过课外查找资料,课内讨论探究,有学生提出与传统教材不同的看法:小说中的杨二嫂不应是作者批判的对象,而是像闰土一样属于作者同情的对象。因为造成杨二嫂刻薄自私的根源是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杨二嫂与闰土都是社会的受害者。笔者及时肯定了这种自主探究发现的新认识,并鼓励他们要自主学习,敢于质疑,不要只知道死记硬背、盲从权威、人云亦云,而要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二、由组织教学向探究教学转化
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由善于组织教学向善于探究教学转化。为此,教师应及时地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找到完成目标的最好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一种和谐、宽容、热烈、有序的课堂气氛。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应转为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当教师以组织教学为主时,他的基本做法就是分解教材中的知识,将知识有组织地呈现出来,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来再现教材的知识和问答课本的问题。而当教师以探究学为主时,他就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出各种问题,使学习过程变为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适宜的学习活动,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丰富而且富有个性。
《庖丁解牛》是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从中可以悟出庄子的人生态度,发现求知的规律,但如果拘泥于教材的参考资料,思维就容易受限制。在探究教学中,学生研读《庄子·养生主》中的一段文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课文提示略去了“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句话,学生明白这句话意为:“用有限的生命去求取无限的知识,就会感到疲惫;那么不断求取知识的人只会使自己感到疲惫罢了。”然后对照课文,学生便得出这样的结论:庄子反对无限制地学习知识,而重视技能的训练。在笔者的指导下,有学生还结合切身体会,提出了新的观点:当前我们要转变的素质教育观念,几千年前的庄子就有了类似的想法。庄子并非真的要人们放弃知识,而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去追求真知。
三、由教学权威向学习伙伴转化
长期以来,“师道尊严”成为传统的师生关系准则。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设计者,而且是教学内容的确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定者,从而形成了教学上的绝对权威。教师往往习惯根据自己的设计来教学,习惯忽略冷落学生有创新意识但与教材观点不符的见解认识。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由传统上的教学权威逐步向学生的学习伙伴转化。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合作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师生交往中,教师应改变居高临下的地位,与学生做到平等对话。教学过程不能仅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合作、充满个性的创新过程。
四、由传统教法向现代教法转化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需要信息人才,信息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信息化。当今的教材以文字教材为主,音像教材和电子教材为两翼,正向多媒体教材发展。多媒体教材比传统教材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活泼,更加有利于教师指导,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信息化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知识、能力和素质,教师应善于将信息网络上的新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必须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多媒体,将教学软件、网络等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还要能正确指导学生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去检索信息并获取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日益广泛,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新的变革。
笔者教学《背影》一课时,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了导入。先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月光曲》《游子吟》缓缓映入,然后设计一段导语:“同学们,父母爱子女之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不可计数。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就表达了深沉的母子之情,可谓千古绝唱。岁月可以带走一切,却带不走父母给我们的爱,因为这爱永远留存在我们心中。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背影》,走进父母的爱吧!”这样先声夺人,通过多媒体手段紧紧扣住了学生的感情之弦,使他们的兴趣与思维迅速集中到预先设置的情境中,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由依赖教材向科研创新转化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向学生照搬课本知识,过多地依赖教材,而缺少自身创造力的发挥。科研创新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但在当前广大教师队伍中,具有科研创新意识的人相对来说还比较少。许多教师在教学上单纯凭积累的经验、教参来教学,很少想到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对教学进行思考和研究,从而造成教育观念陈旧僵化,教学工作完全被教材和教学大纲束缚,教学方法呆板单一,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由于缺乏科研创新意识,有些教师只能年复一年简单地重复劳动,教学水平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
新课程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创新,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并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富于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为此,教师需要不断对自身的教学进行反思与评价,分析不足,不断改进。此外,教师还应积极开展与自己教学有关的科学研究,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理念,追求创新,推崇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水平,做到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自身应具备雄厚的学科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知识结构,拥有广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知识信息,以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最广阔的发展空间。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学生观念和人才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忘我的热情为新课程改革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王小向,山西省沁水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