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2008-11-18 08:38
关键词: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夏 雪

[摘要]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网上搜索,本文对1997年以来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为文献基础,概括分析了该项研究出现的问题背景、研究成果、发展阶段及其特征。认为关于该问题的研究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较为饱和的状态,如何把以前的研究成果梳理分析合理利用,使其对该问题的解决真正起到作用才是更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08)03-0007-05

关于流动人口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热点,研究的领域涉及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研究的内容也涉及到流动人口工作、家庭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从研究的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讲都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相对而言,对于随后出现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学界的研究则较为滞后,大多是依据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最初的研究成果大多停留在事实的总体性调查和现象的一般性说明等初步的探索和研究阶段,缺乏对现象的具体化、细化的研究,以及相应的比较深入的理论思考和理论建构。2000年以后这种局面有所改观,尤其近年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不仅成为社会各界和政府关注的主要议题,而且也已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在研究方向、内容和深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因此在这个问题提出和研究已经走过将近10年的历程后,有必要对其做一番回顾和梳理,这样才能有利于该问题的有效解决和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从对流动人口问题的关注到对其子女教育问题的探讨,这与近年来流动人口自身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但其本质原因还在于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严重。关于这一点,几乎所有的相关研究都会在开篇给以或简或繁、或粗略或详细的绍介。因为在流动人口子女的相对比例和绝对数量都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就学难和就学质量差的问题也日益浮出水面。在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义务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也就是说义务教育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经费的下拨都是建立在城乡严格分界的户籍制度基础上的。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主要由其户籍所在地政府负责,因此当其跟随父母流动时,原户籍所在地政府不可能再负责他们的教育,而流入地政府又没有义务负责他们的教育。这样,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就被完全抛在了体制外,只能依靠家庭独立解决。造成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大量流动人口子女在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同时,也就往往意味着失学。这一方面所暴露出的问题,在研究领域内也最受关注,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以此为中心,开展调查,进行成因分析,进而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就一般研究来讲,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1,失学率高,无法接受正常的义务教育,受教育权缺乏基本保障。2003年11月5日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对北京等9城市抽样调查表明:9城市流动儿童约为28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未入学率为9.4%,即有26万左右失学儿童。而且孩子跟随家庭四处流动,其中很多人有过辍学的经历。超龄问题都是十分严重的。2,入学机会不平等,阻碍了流动人口适龄子女的正常就学,限制其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2004年以前,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交不起高额的借读费。从2004年开始,北京、浙江、江西、江苏等省陆续取消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借读费,其他省市也降低了借读费的收取标准,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比例也有大大提高。但实际上借读费并没有完全被取消,一些流动人口密集的省市,为缓解学额吃紧和经费压力,所规定的借读费标准依然不低。如流动人口子女数量非常大的广东省就规定,城市每人每学期500元。3,教育过程中的机会不平等现象也比较严重。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公办学校中,借读生与当地学生待遇也不尽相同,教育权利不平等,歧视和不公平对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例如,有些公办学校并不把借读生的成绩计入教师的教学考评当中,借读生成绩的好坏与教师的业绩和利益完全没有关系。还有的学校人为地将学生分为“本地班”和“外地班”,名为方便管理实则造成了更大的不平等和歧视,致使一些不必要的悲剧发生。在民工子弟学校中,虽然不存在歧视和机会不平等等现象,但是此类学校教学条件、教学设施大都十分简陋,而且缺乏监督机制和规范化管理。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流动性大且经常缺编,所以根本无法与一般公办学校相比,教学质量更是无法保证。这样的就学方式显然非常不利于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成长,同时也不达到“接受正规教育”的目的。

综上,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对于中国目前社会来讲无疑是一个非常严重和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正是面对这样一个紧迫的问题,出现并开始了一系列相关的研究。

二、研究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中国国内最早涉及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文字,并不是在学界而是从记者的有关报道开始的。1995年1月21日《中国教育报》刊登的记者李建平的文章“流动的孩子哪上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探讨”。此后两三年间,相关报道陆续刊出(如《光明日报》1997年3月25日“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难不容忽视”等)。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是从1997年前后开始的。据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数据显示,最早的一篇专题研究是刘恒在《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7年01期上所发表的一篇题为“四川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状况的调查与建议”的调查报告。此后的七年间,相关研究发表的文章数仅为37篇,而且很少有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大多发表在省(市)一级的刊物,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非常不尽人意,与这一问题的紧迫性与严重性十分不相符合。但是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这种情况开始有了明显好转。从2003年9月到了2006年初,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章已经达到66篇,质量普遍也有较大提高,发表的刊物级别中全国性核心期刊所占的比例上升,成为该问题研究的一个高峰时期。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正在从幼稚走向成熟,从简单的现象描述发展到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与思考,从政府部门的对策性研究发展到多方关注、共同参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方向也从最初的整体概述性的描述分析发展出许多不同的分支方向,从各个角度各个领域来细化、深化。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前人的总结,笔者以为从第一篇相关的调查报告出炉到现在,国内关于“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分期应该是在2000年前后,第二阶段是从2001~2003年上半年,第三阶段是从2003下半年至今。

(一)问题提出和探索性研究阶段(1997~2000)

这一时期城市流动人口的迁移特征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家庭化”趋势呈现,流动人口适龄子女数量日益激增,就学问题日益严重,开始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的新闻报道也陆续刊出。因此这个阶段的研究主要是提出问题,大部分是以调查报告和对策性研究的面貌出现。调查对象主要针对的是流动人口——流动适龄儿童的父母——描述和概括了他们的子女在流入地就学的现状,揭示了他们所面临的诸如就学难和借读费高等种种问题,并做了简单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在这些研究中有的也涉及到了“民工子弟”学校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一般不是研究的中心和重点,只是作为调查的一个相关部分或仅在对策中简单提及而已。就内容而言,这一阶段的研究一般主要是针对一个区域内——个城市或者是城市内的一个区——的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就学存在的一般性问题,开展整体性、概括性的调查,对此问题给予一个全景似的基本描述,更多的是一种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调查的内容一般包括:流动人口的基本特征、家庭的基本状况、子女受教育的基本状况、入学的基本类型、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家长对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和期望等。据此提出的对策,也多为就问题谈问题,仅限于教育领域,尚未触及到深层次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因素。

这一时期研究的特点主要有:1,数量少,质量低,学术力量投入不够。与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相比,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问题的研究明显处于边缘状态,给予关注的主要是媒体也不是学术界。这从相关研究的数量,发表文章的期刊的级别,从事研究的主体和介入的学科数目都可以清楚的看到。有学者认为到2000年为止这一问题并没有真正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更不用说其他学科的瞩目了。2,区域总体状况的调查占优势地位。这类调查报告一般都是通过总体性调查描述,揭示出现实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对本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相关的建议。而且一般都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大城市进行,如京、津、沪三市,包括:署名研究组的“天津市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周拥平的“北京市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就学状况分析”、赵晔琴的“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困难的思考——以上海市为例”等。3,研究的学科单一化倾向较为严重,缺乏多学科力量的投入。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它涉及到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分层与流动等多方面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涉及到现代化、城市化、城市管理、公民权利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就研究成果而言,这个阶段的研究基本都在教育学一个领域内进行探讨的,尚未扩展到其他领域,触及到深层次的问题,单一化倾向严重。4,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多从流动人口出发而不是直接针对流动适龄儿童。除了几篇教育界的学者和工作者进行的针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干预研究的文章外,其他的无论是总体性的调查还是具体性的分析,调查的对象均为流动人口。而流动适龄儿童自身对他们所经历的种种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变迁,以及其中所遭受的种种外在和内心的冲突与矛盾的认知与处理,在这里统统没有体现。我们只能从传媒上看到相关的新闻报道,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几乎是看不到孩子们的身影的。

(二)研究深入和分化阶段(2001~2003)

这一阶段的研究虽然仍以调查报告和对策性研究为主,但整体性的全面调查已经逐渐让位于某个具体方面的深入调查,现象的描述性研究也正向原因分析的解释性研究转变,对策的提出也不再局限于表层而是开始触及较深层次的制度性结构性因素,研究领域也不再囿于教育这一单一学科而开始出现各学科共同参与融合的新局面。并且相关理论分析性文章的发表更体现了这一时期的研究特点,整个领域呈现出不断分化、不断深入,多学科综合发展的趋势来。

这一阶段调查报告的内容表现出多元化和细化的特质来,关注某一方面特征或某一具体问题的调查报告逐渐占据了主流。如关颖的关于天津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详细探讨了家庭环境变迁、家庭教育对流动适龄儿童在流入地就学和个体发展的影响。杜文平关于流动人口子女价值观的调查,主要分析了小学五年级的流动人口子女的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和所开展的相应的教育干预。与此同时,相关的理论阐释也弥补了前一阶段现象分析过于单薄的不足,学者们开始从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社会结构变迁的不平衡性和社会分层与流动等方面来解释这一问题。如孙红玲在文章中就明确指出,现行教育结构的变迁滞后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乃是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慈勤英、李芬从地位角度出发,主要分析了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在生理上和社会上的双重弱势地位,指出正是这一双重弱势地位导致了其在流入地就学中遭受到种种不公平不合理的待遇,相应的解决措施也涉及到了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提出使用教育代金券、建立流动儿童登记管理制度等,而不再是泛泛地空谈了。

这一时期研究的主要特点是:1,对策性研究仍占主要地位。这一阶段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的主体主要集中在省市教育研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及其政策研究机构,所进行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也不在于描述现象揭示问题本身,而是通过调查研究对本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相关的建议。学界目前尚未全面介入这个问题的研究,即使介入大多也是教育学单一学科的力量,与该问题的紧迫性、复杂性显然不成正比。2,全局性的研究少,整体把握不够。研究成果中最多的仍然是在几个大都市的调查结果中讨论问题。事实上,流动人口分布的普遍性,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业已成为一个具有全国性意义的普遍问题,存在很多的共性。3,调查对象开始转向流动儿童,打工子弟学校成为研究热点。这个时期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开始对流动儿童关注。调查的对象都不再是流动人口,而是把流动儿童放在了研究的中心,使得该问题的研究终于从流动人口研究中脱离出来,成为真正具有独立问题的研究。同时关注打工子弟学校的研究也多了起来,如韩嘉玲的《北京市关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和吕绍青、张守礼的《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关于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调查》。这两份调查报告分别对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的基本情况、教学特点和流动儿童的受教育状况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描述。4,现象性描述研究多、因果性解释研究少。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关于该问题的原因性分析和深入的理论探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目前学术力量集中的所在仍是事实的调查和现象的分析,有的调查甚至只是在做简单的重复而已。从数量上看,对一个特定区域内流动人口子女的就读基本情况的调查占据绝对优势;从质量看,上大多数调查只使用了比较简单的描述分析,较深程度的统计分析并未引入和使用。

(三)研究的成熟与泛化阶段(2003~)

这一时期是“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成

熟阶段。首先从公开发表的文章数量、质量方面,相关文章数量不仅多,普遍来讲文章质量比较以前也有提高,在全国级核心刊物发表的文章比例明显增多。而且各个相关学科也都已经开始介入,包括:人口学、社会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医学等,并且每个学科的特色也比较充分的现露出来。研究的问题也开始出现分支化,内容涵盖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所可能涉及的方方面面。理论深度和广度也也有很大突破,分析角度不仅多元而且细致深入。研究视野也从以往的中观层次、教育领域,扩展到了宏观层次和该问题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同时政府也介入进来为这些年对该问题的解决措施和成果进行学术上的探讨。如《河南解决农村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措施》,《加强统筹,规范管理——昆山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工作初见成效》121等文。但这个阶段同时也是相关的研究文章开始泛化的时期。仅2004年和2005年两年发表的文章数就激增为56篇,比前七年发表的总和还要多出近20篇。然而实际上这一时期非但不是该问题最为严峻的时候,反而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来全面改善的时期。而且单从文章的数量上看,研究成果的确发展很快;可是就主题而言,就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复性。例如类似“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或者是“现状”的标题的文章就占了总体的近三分之一。

但总的来说这个时期研究还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主要的特点为:1,学术研究增多占据主导地位。相比较于前两个阶段,这个时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大部分研究不再是为政府提意见性质的对策性研究,而更多是学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学科背景所进行的生产学术资源的学术性研究。在研究问题、理论分析和方法的使用上都有所创新,弥补了前面研究所未完成的多处空白。例如,在问题上就不再局限于整体的概况调查,而是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挖掘并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在方法上也是各取所长,问卷调查、质性分析、访谈、座谈、个案研究等方法都有涉及,实际调查相对也比较细致具有更强的针对性。2,研究内容细化分支。这个阶段的研究,相对来讲主题比较分散,内容呈现分支发展的态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基本现状。不仅有区域性的而且还有根据以往研究所做的全国总体性的概括总结。(2)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或教养方式。主要从家庭的主客观条件、教育的基本特征来探讨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3)教育平等或公平。主要从入学机会、学习过程和结果平等三个方面来探讨该现象中蕴涵的公平问题。(4)留守儿童。开始关注留在家乡的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分析现状成因并提出解决相应的对策。(5)打工子弟学校。(6)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认知、健康状况和学习困难等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3,理论分析角度多元,广度也有所拓展,开始使用具有各学科特色的理论来解释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理论分析角度:(1)平等和公平的视角。主要探讨的是教育公平的问题。(2)权利的视角,从受教育权利人手,探讨如何尊重和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基本权利。(3)制度性分析、政策分析和政策价值分析的视角,主要针对的是政府制定的相关教育政策、制度,来分析利弊得失和如何改进的问题。(4)社会资本的视角,从流动人口及其子女所占据的社会资本来分析其弱势地位和探讨问题的原因。(5)社会分层和流动的视角。(6)结构二重性的视角。(7)社会福利、儿童福利的视角。后三种也都从不同学科的相关理论来解释、探讨、发展理论,同时也加深了该问题研究的理论分析力度。4,解决对策更加细致具体,可行性增强。一般的对策都为:开放城市公办学校;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改革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义务教育体制;加强政府职责,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联手合作;实行教育代金券、教育卡;规范打工子弟学校;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源;改革学籍和档案管理制度等。

三、研究的发展与反思

综观十年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从缺乏问津到研究激增的发展历程,自简单、笼统、流于表面到具体、细致和理论深入的逐步成熟,由从属于流动人口研究和对策性的研究到独立问题和学术性研究的方向脉络。虽然说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已经达到成熟,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其中并不存在问题,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反思。

首先,理论创新欠缺,本土化的理论解释力度不够。在整个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研究当中相关的理论研究虽然已经有很大进展,但是在整个研究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低。在现有的文章中,理论部分主要是从教育公平和政策性制度性的角度人手去分析和探讨。而该现象涉及到的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及其运行逻辑等问题,却缺乏应有的重视。同时理论的解释与现实的结合仍不够密切,仍有生硬的痕迹。因为该问题的形成和发展的许多方面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和中国许多特殊国情密切相连。所以只是使用国外的理论来进行解释,对该问题的分析与探讨难免有隔靴搔痒之感。

其次,研究的视野比较狭窄,仍然处于就事论事的中观层次,缺乏宏观的解释与分析。虽然角度有所变化,但是大多数文章主要还是围绕着教育在谈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应突破这一局限,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引入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研究分析,单就某一中观甚至是微观层次寻求问题完的全解决是根本不可能的。

最后,对策的实用性依然是个问题。在大量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各种建议、对策已经较为细致深入,可行性业已大大增强。但是对于今后政策的制定的影响和引导如何仍然是个疑问,例如从一开始就强烈呼吁引入的操作性很强的教育代金券制度到现在依旧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影响力,真正对解决该问题起到作用才是我们今后更应该反思的问题。

(责任编辑:左鹏)

猜你喜欢
教育问题研究综述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班主任的对策分析
儿童旅游研究综述
民族器乐合奏课与综合大学素质教育问题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微学习研究综述